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全党搞经济工作,应当在尽力量节约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上下功夫,在符合社会需要上下功夫,努力在提高经济效益上走出一条新路子来”。为了尽快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经济面貌,党和国家从经济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尽了很大努力,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又拨出巨额资金作专项扶持,更应突出地强调提高经济效益,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现就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的经济效益问题,谈个人认识,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必须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要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即企业在工程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创造较大的价值,获得较大盈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  相似文献   

3.
水电企业只有强化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肇庆市白垢电厂厂长陈节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资料,即低投入──高产出──好效益。然而当前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国...  相似文献   

4.
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是要坚持走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之路,展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 1.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节约生产单位产  相似文献   

5.
必须建立劳动竞争机制张绍宗在辽宁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学刊》1993年第2期撰文指出,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为此,企业必须自觉主动地走向市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市场就是战场,竞争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竞争中谁能成为强者,立于不败之地,就看谁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三最”目标。其一是使劳动者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生产资料实现最佳配置;其二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其三是用最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商品。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具备诸多条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委政研室主任肖少秋认为,构建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矛盾预警机制,干部是关键,要让基层干部敢讲真话、敢谈问题。现在,一个县如果出了事,县领导首先得考虑报不报?怎么报?报得太快,对形势估计错了怎么办?把问题说严重了,上级会认为你不成熟,一句“缺乏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评价就可能让县领导翻不了身。肖少秋说:“当前迫切需要扭转这种政绩取向,基层干部解决问题是政绩,能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也是政绩,善于分析困难、敢于讲困难更是政绩。”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在社会矛盾集中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必须要有人能在第一时…  相似文献   

7.
正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当然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风调雨顺来营造中国人的美丽家园。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要实现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当前,我国不少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物质消耗高,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已成为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状况,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用户、消费者的利益,危害了社会经济秩  相似文献   

9.
观点集萃     
财富的三次分配时事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缩小财富差距在于财富的分配。第一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报酬,首先富起来;第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保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覆盖城市,还要覆盖农村;第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来帮助穷人改善生活。只有通过这样三次分配,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是自身发展需要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绝不是…  相似文献   

10.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节约型社会八个主要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燕 《求索》2005,(1):72-7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需要,是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需要,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要弄清节约型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以此作为标尺,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克服和纠正种种不节约的行为,把节约落到实处。标志之一:节约型社会首先是生产节约型社会,也就是说是节省原材料、能耗与活劳动,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其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那么是否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换句话说,物质生产要素,诸如土地、机器、自然资源等是否也创造价值?一、关于价值源泉问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且是活劳动,不是物化劳动。在这里马克思讲的是价值的源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是价值的惟—源泉。这是因为:1.从马克思揭示的价值的本质来看,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可见,只有人类劳动才会凝结成价值。2.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济效益是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一般意义的经济效益,其实质在于节约劳动时间。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以一定量的劳动时间表示出来,以占用、耗费的劳动时间同一定量的劳动成果相比较,得出对经济效益的某种判断。然而,需要节约的不仅是时间。目前,尖锐的空间经济问题已呼唤出空间经济学。对空间经济效益的研究,则是贯穿这门新学科的一条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猿揖别 ,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 ,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 ,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创造物质产品的力量就是物质生产力 ,创造精神产品的力量就是精神生产力。然而 ,从人类漫长的全部生产实践活动中 ,概括出物质生产力范畴和精神生产力范畴 ,却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当高度的发展作基础 ,一方面还要有高度的科学抽象思维能力为条件。因此 ,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15.
<正> 社会科学研究也要讲究效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科学研究的效益,最大问题就是要追踪社会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前沿,分析实践对理论的要求,减少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华而不实的研究.从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看,有经济效益、理论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就是指研究成果对领导部门和经济工作者在决策和行为选择上能起多大作用,因此而带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绝大部分智力劳动成果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切主要特征。智力产品同样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但是,与一般物质产品比较,智力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第一,智力产品大都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这样,凝结在智力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就成为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创造智力产品中必需付出的劳动。这就是说,智力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体上相当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的个别价值也就是它的社会价值。第二,智力产品的价值包括必要物化劳动和必要活劳动两部  相似文献   

17.
一、健康发展是基础。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课题。发展为先,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发展,不断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和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当前,企业在发展问题上,首先要走出单纯增长等于发展的认识误区,改变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经济集约化增长。其次,企业应树立符合行业实际的科学发展观,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用新的发展理念、思路、战略来指导企业发…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活劳动浪费十分严重。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实现活劳动节约,是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一 活劳动节约的特征和意义 活劳动节约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使用,没有被浪费。具体说来,活劳动节约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劳动者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进行劳动,没有消极怠工现象;二是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既  相似文献   

19.
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他们在讲矛盾规律时,都是既讲对立面的对立,又讲对立面的统一的,所以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前提就是承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两对矛盾,所以才产生改造的问题和在改造中要注意和谐发展的问题,因为这种改造,并不是为了破坏和毁灭自然或社会,而是为了把自然和社会改造得更加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三个和谐发展,不但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而且符合实践的需要。翻开邓小平改革开放年代的著作,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除“改革”、“开放”两个…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推进循环经济实践,应加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一种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型工业发展形态。发展生态工业,一是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通过推行资源消耗限额标准、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水平。二是推进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从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