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必然性 提高经济效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经济规律——节约时间规律的要求。 就物质生产部门来看,所谓经济效益,简单地说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所谓投入,依据评价经济效果标准的选择,可以是劳动的占用,也可以是劳动的消耗,可以是物化劳动  相似文献   

2.
建省办特区以来,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化工、交通运输制造、电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37个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实力大大加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但是.也应该看到,海南省经济的增长更多地是靠增加投入,扩大经济规模来实现的,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今天,应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一、经济效益现状的评析所谓工业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就是工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的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具体说,工业经济效益就是工业部门创造…  相似文献   

3.
关柏春 《岭南学刊》2005,1(1):60-64
很多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而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劳动不是商品是马克思的一个基本观点,学者们认为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就是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的。马克思的观点是从资本主义现实概括出来的,它符合资本主义现实,因而是正确的,但是教条式地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不正确的了。  相似文献   

4.
一、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理论和提高经济效益问题 什么叫经济效益?赵紫阳同志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讲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前半句是讲要尽可能地节约,使活劳动和物质的消耗尽量减少;后半句是讲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里关键是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如果再概括一点说,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学,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投入)的社会经济效益(产出)的科学。笔者认为,企业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和产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学意识,有助于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电企业只有强化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肇庆市白垢电厂厂长陈节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资料,即低投入──高产出──好效益。然而当前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国...  相似文献   

7.
禹国峰 《前沿》2007,3(9):8-11
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的视域内就是异化劳动的社会生产方式说。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就是实现异化劳动自觉扬弃的社会生产方式说,就是社会主义的特殊劳动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侧重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绩效角度界定的社会本质观。这一社会本质观兼顾了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是两者的动态绩效的统一,为社会主义自觉地走向异化的扬弃提供了运行的张力。因此,单纯强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维度,不论是在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关系上,还是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上,均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8.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我国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分歧,尚需继续探讨。这里仅就几个主要问题谈点看法,以便引起经济界同仁的进一步探讨,共同促进我国经济效益问题的根本解决。 一 关于经济效益的内涵 近年来在研究我国经济效益问题的过程中,在经济效益内涵的理解上,存在“量”与“率”两种不同的主张,前者把经济效益与产出等同看待,认为产出就是效益;后者则认为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才是经济效益的内涵。看来后者更接近实际,因为产出虽然与经济效益有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是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需要。我国社会劳动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劳动主体及其组织形式日趋多元化 ,新的劳动形式层出不穷 ,生产劳动对市场需求的依存性显著增强 ,劳动质量不断提高 ,分工合作更加广泛和密切。今后应当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上来 ,全面考察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创造价值的特点 ,深入探讨劳动形成价值的条件 ,正确认识各种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 ,就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提出来的。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以前 ,长期以来流行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主流观念是排斥市场经济的。这种主流观念导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竞争时代的无政府状态进行的深刻的批判。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通过价格、竞争等机制将社会劳动分配到各…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劳动取代资本成为社会的主体;但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上,劳动者还不能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实行联合劳动,而只能通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劳功者以企业为单位从事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纯产值;并在作出各项社会扣除之后,使纯产值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中以劳动为依据分解为收入,等量劳动只取得等量收入,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运行系统。作者以劳动和纯产值为贯串始终的基本线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人的基本社会属性。然而,在阶级社会中,表现出强烈阶级对抗性的劳动却从实践上被放置于道德评价之外。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真正解释了劳动的共产主义道德内涵,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道德的心理取向和物质取向的统一性。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道德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诚实劳动、劳动致富、致富思源。  相似文献   

13.
张荐华 《思想战线》2002,28(5):19-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在于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形成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正确认识。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 ,劳动创造出价值即纯产值 (V +M) ,纯产值不仅按劳分配 ,而且按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进行分配 ,通过市场竞争 ,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收益 ,而等量资本也取得各自的平均收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必然存在资本剥削 ,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 ,这种按资分配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对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奖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劳动运营和资本运营并行不悖 ,共同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几乎没有发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1875年8月,在恩格斯参与下,马克思曾帮助修改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约翰·莫斯特所著《资本和劳动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浅说》,其中写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因此,它不能把工作日限定在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所必须的时间内。但是,在这里,……工作日将比在现代社会中大大缩短,因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将参加劳动,资本主义经济中那种不可避免的力量浪费将得以避免,并且随着工人的全面成长,社会劳动生产力将取得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搞清楚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劳动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唯物主义历史观归根结底就是劳动历史观。劳动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劳动  相似文献   

16.
“经济效益”这个概念,是高一《思想政治》第五课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经常会遇到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教学还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经济现象的正确认识。教学中,我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这个概念作了适当扩充,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除困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讲清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含义。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用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一_“““——一劳动消耗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有用劳动成果的“有用”…  相似文献   

17.
孟范昆 《理论月刊》2001,(12):39-41
本文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和生产性劳动的理论,对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作了较深刻的分析。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私营经济,决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雇主生产性管理劳动的产生,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和企业规模发展的必然产物。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在生产中创造价值。雇主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雇主在生产性管理劳动中劳动力的支出,也形成价值。因此,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得到较高的收入,是符合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经济效益”定义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仔细想来,这种定义存在三个方面的缺失:“尽可能少的投入”,“少”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它只注重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或最优化”,而忽视生产过程本身;它暗含着深深的“急于求成”印痕,“理性”成份不足。这种定义容易给社会实践中从事各种与经济相关活动的人们造成多种假象。为了弥补这种定义的缺失,需要对“经济效益”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必须建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即在实现自身工作目标的同时,需要考评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即利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产出。一是合理配置公安资源;二是提高公安执法效能;三是引进决策风险机制;四是健全信息系统。文章认为,提高公安工作效益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二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三是对正确决策也要进行效费比的考核。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子,才既符合“国情”,又适应“国力”呢?在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期间,各级各部门都面临着这种选择。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认真总结了以往经济工作中的教训,明确提出,经济工作要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国民经济基本转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这就是走的一条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路子,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