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合同法颁布以前,违约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存在过错责任说和无过错责任说。新合同法确立了以严格责任为主的归责原则,但法学界一直对严格责任和绝对责任、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的关系界定不清,本文对此一一加以明确辨析,并从理解归责原则的应然性和实然性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合同法违约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重新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合同责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究竟是什么 ,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 ,我国《合同法》确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是一个体系 ,是由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的。这两种归责原则在具体表现上分为三种形式 ,即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它们各自调整不同的合同责任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处罚归责原则解决的是行政相对人违法责任的基础问题,具有根本性的法律意义.我国行政处罚实务中坚持的“客观归责原则”与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坚持“主观归责原则”形成了鲜明性的落差,也给我国立法与执法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更好控制行政权的行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在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上,行政处罚的归责原则应由“客观归责原则”转向“主观归责原则”.我国的行政处罚的立法体系将来则应坚持以过错原则为基本,以过错推定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例外.  相似文献   

4.
在雇主责任制度中,雇主责任应采取何种归责原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在我国理论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我国雇主责任的归责原则可以借鉴英美法严格责任的做法,实行不考虑雇主对其雇员的职务致害行为有无过错,但仍以雇员的过错为基础,比过错责任更为严格的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约定违约金的法律性质,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此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关于归贵原则,是否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 回答应当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对于违约行为的归责原则仍然是过错责任原则,而不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问题的提起,是因为我国经济合同法(以下为便于区别,权且称之为国内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显然,国内经济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责任条件即归责原则是明文规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 再查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8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即违反合同的,另一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者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和第21条:“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该两条的文字来看,没有出现“过错”二字,的确没有指明,违约责任的承担是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还是“无  相似文献   

6.
英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产品责任多年来一直存在于合同法、商品买卖法和普通的侵权法之中.1987年英国制定了<消费者保护法>,并对不安全产品适用严格责任归责原则.英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制度是在司法判例和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了依合同法的合同责任原则、依据一般侵权行为法的过失责任原则和依<消费者保护法>的严格责任原则等三种归责原则,并同存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更为适当而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和方式,同时也表明了英国产品质量法的立法水平的提高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产品责任归责理论的关键乃在于对"缺陷"一词的解释和定义。产品缺陷可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和警示缺陷三类。制造缺陷宜采用严格责任,而设计缺陷和警示缺陷应采用过错责任。我国法律应该摒弃现行的严格责任的单一归责原则,适用严格和过错相辅助的二元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8.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合同责任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关于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 ,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 ,我国《合同法》在科学吸收以前立法合理规定的基础上 ,充分借鉴了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 ,确定了以严格责任为主 ,兼采过错责任的二元归责体系。这一归责原则体系的确立既保持了中国特色 ,又充分体现了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世贸组织与合同法的违约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原有的合同法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实质上是过错责任原则。从世界法治观念的演进历史看,原有的归责原则存在一定的缺憾。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我们不得不借鉴英美法系的合同违约归责原则。二、基于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认同,我国新的《合同法》(1999年 10月 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接纳了违约责任的严格责任原则。三、新的《合同法》的违约归责原则的改变,究其本质是违约责任的扩张化,具体表现在前契约责任。附随义务责任和后契约责任方面的扩张。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主要有过错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和以过错为主、危险责任为辅归责原则的几种立法例体系.针对我国现行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存在的一些缺陷,应以违法归责原则为主,以结果、过错、无过错等归责原则为辅来重构我国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