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收集1980~1983年间检出的16例鸭原发性肺肿瘤,根据其病理变化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一)材料及方法 受检鸭群是我校牧场饲养的北京种鸭。整群或随机选取检查1183只,其中母鸭1085只,公鸭98只,体重1.21~3.75公斤,鸭龄0.5~2年者79只,2~3年者1104只,饲养其间,鸭群营养及发育情况良好,未有大批死亡。所检鸭群除检出肺肿瘤外,还检出肺癌、卵巢癌和间皮瘤。 检查鸭只前,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剖检时常规检查全部脏器,有明显或可疑病变者均采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间皮瘤(Mesothelioma)比较少见。在Smith(1966)所统计的1371例牛肿瘤中仅有19例(1.3%)为间皮瘤,其他动物的更为罕见。1980年朱坤熹等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玉米对鸭子进行诱癌实验,在50只鸭子所引出的22例肿瘤中,竟有19例(86.3%)为恶性间皮瘤(9例同时伴发原发性肝癌),引起了兽医界的广泛注意。1973~1982年10年间,我们从贵州省的耕牛中发现各种类型的肿瘤共369例,其中5例为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应用A型超声诊断家禽疾病的规律,于1983年8月对23只北京鸭种鸭进行了A型超声探查。(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从南海县某北京鸭场,选取北京鸭种鸭23只,年龄为30个月,体重为2~2.7公斤,全部雌性,体况不见异常。超声探查时先剪去鸭腹部羽毛,然后仰卧保定。 2.测定仪器:国产CTS-5型超声诊断仪,换能器工作频率为2.5兆赫,探测深度调节在30厘米范围,仪器正常灵敏度调节“增益”在6,“抑制”在6.8。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1960~1983年23年间在新疆各地所收集的单项或综合性研究的畜禽肿瘤88例,进行了检查。其中恶性8种,良性12种。按肿瘤发生的动物分类:马(驴)的肿瘤5种6例(马全为恶性),牛的肿瘤4种10例(均为良性),鸡的肿瘤8种56例(恶性3种,良性5种),猪的肿瘤1种1例(恶性),绵羊肿瘤1种18例(恶性),小白鼠1种1例(良性)。  相似文献   

5.
鸭毛滴虫(Trichomonas anatis)系多鞭毛的一种肠道原虫,由Kotlan于1923年首次发现,我国至今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于1985年7月份分别在两个鸭场发生病毒性肝炎的病鸭体内发现大量鸭毛滴虫,现以其中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88年以来,在对我市樱桃谷鸭大肠杆菌病病原研究中,首次分离到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而EIEC致禽类发病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一)基本情况 我市各樱桃谷鸭场自1986年以来,均发生无明显症状的种鸭零星死亡。病雏鸭腹泻、拉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沾满粪污,5日龄以后有眼炎等发生,死亡较多,不死者发育不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多与气候变化、饲料变化及清洁卫生等有关。常用土霉素、四环素多种维生素拌入饲料防治,效果不佳。1988年6月以后,各场孵化率普遍降低,死胚率增大,个别场高达40%左右。对50余例死亡种鸭、雏鸭剖解,病变以严重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脾炎为主。胆囊充盈,胆汁浸染肝脏,腹水增多;气囊表面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又名包囊虫)系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肝、肺和脾脏,引起棘球蚴病。本病为人畜共患疾病。 丙硫苯咪唑(Acbenzole)为广谱抗蠕虫新药。对猪囊虫及细颈囊尾蚴有杀死能力,国外已有报道。对棘球蚴除英国Morrs等1983年报道有效外,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予1984年6~10月在乾宁种畜场用丙硫苯咪唑对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雏鸭传染病。早在1945年春Levine和Hof-stand观察到以肝肿大和出血为特征的雏鸭急性疾病,但未分离到病原因子。Levine和Fabricant(1905年)在长岛,首次在鸡胚中分离到病毒,然后在美国大部分养鸭地区发生此病。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也有此病的发生,虽然本病在国内、外均有过报道,但对其病理变化未作详细的研究。本试验的目的是动态地观察大体、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为探索发病机制和诊断疾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全国许多地区有本病流行。为控制本病流行,我们进行了鸭胚灭活苗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种毒 鸭病毒性肝炎标准毒株——ATCC系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惠赠。 (二)鸭胚 健康鸭受精蛋,购自句容湾山鸡场溧水县食品公司,我所自行孵化。 (三)鸡胚 健康来航鸡受精蛋,购自农牧渔业部南京药械厂,我所自行孵化。 (四)雏鸭 健康雏鸭康贝尔种,购自句容县湾山鸡场;绍兴鸭购自溧水县食品公司。  相似文献   

10.
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PA)是引起鸭群传染性浆膜炎的重要病原菌。国内从1980年以来,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发现本菌存在。福建至今未见资料报道。此次作者等从3只突然死亡的康贝尔鸭中,分离出3株鸭疫巴氏杆菌,现将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1988年1月中旬,福州市某鸭场送检3只7周龄病死鸭(康贝尔种)。以无菌操作解剖,取心血和肝、脾、气囊等脏器作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1.
家禽的肿瘤目前已成为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在禽病防治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1975年起,我们经过将近8年的时间,在广东省的肇庆、佛山、汕头、海南、湛江、韶关六个地区和广州市的一些养禽场,对2000多只家禽进行了肿瘤学调查,发现肿瘤的检出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鸡肿瘤的类型很多,恶性肿瘤比良性多见,某些病毒性肿瘤(如白血病、骨石化病和马立克氏病)在某些禽场广泛发生,甚至成为一种灾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四川省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后,对种鸭进行疫苗免疫,对雏鸭用免疫血清及免疫卵黄防治,使该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1991年7月某大型肉鸭孵化及饲养场1万余只3~18日龄雏鸭发生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达73%。病初精神不振,减食甚至不吃,两翅下垂,排灰白稀粪,随着病程发展,部分病鸭昏睡而死,部分死前侧身倒卧,两脚呈划游状态。死后头向背卷曲,两脚后伸呈角弓反张状。剖检见皮下、胸肌、腿肌、心内外膜、肾脏广泛出血,肝脏肿大呈点状或条状出血;部分病例肝脏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经病原分离鉴定及本动物回归试验,确诊为Ⅰ型雏鸭肝炎病毒和得克萨斯沙门氏菌混合感染,使用鸭肝炎疫苗免疫鸭后制备的卵黄液及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对污染场的雏鸭进行预防,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鸭疫里氏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数据库,探讨不同来源的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病学及传播特征。2013年2月到2015年7月,从广东省9个城市收集具有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症状的病(死)鸭和鹅的脑、肝组织样品,分离培养鸭疫里氏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疑似菌株,并进一步用特异性PCR进行鉴定。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SmaⅠ-PFGE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115株鸭疫里氏杆菌,其中鸭源54株,鹅源61株。其中,58株菌株分型成功,得到16种不同的SmaⅠ-PFGE型(以相似度≥90%为判定标准),包括11个簇(Cluster)和5个单一型(Single type)。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鸭疫里氏杆菌存在广泛的克隆传播,且存在于不同种属的宿主动物(鸭和鹅)之中。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春 ,海南省某鸵鸟场的青年鸵鸟发生一种以肠套叠为特征病变的疾病 ,先后发病死亡 2 5只 ,虽经多方面调查研究 ,尚未确定病因。近年来 ,国内鸵鸟养殖业发展很快 ,有必要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进一步探讨。1 发病情况该场为新建的种鸵鸟场 ,饲养的种鸵鸟主要从国外引进 ,场内饲养条件较好 ,卫生防疫措施健全 ,在发生此病之前 ,除个别鸵鸟发生腿部疾病外 ,没有发现其他疾病。饲喂雏鸵鸟、青年鸵鸟和种鸵鸟的饲料来源相同。 1997年 3月 2 0日 ,该场第一批自己孵出的 11~ 12月龄青年鸵鸟群中 ,发现 1只鸵鸟排带血稀粪 ,第 2d即死亡。 2 0d以…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在世界养鸭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本病存在 ,但还未见该菌感染绿头野鸭的报道。 1999年冬季笔者在西昌市某绿头野鸭场 ,对发病鸭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 ,确诊是由鸭疫里氏杆菌感染所致。1 方法1.1 现场调查 对西昌市某发病的绿头野鸭场的饲养条件、卫生管理、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调查 ,对典型的病鸭进行剖检 ,观察病理变化。1.2 实验室检验1.2 .1 病原分离 无菌采取临床症状典型的病鸭、死鸭的心血、脑、肝 ,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 ,3 7℃厌氧培养 48h…  相似文献   

16.
从河北省某肉鸭场的鸭疫里氏杆菌病发病鸭中分离出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a natipestifer ,RA)菌株。对该菌株采用液体、固体两种方法增菌培养后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 ,以 0 .5mL/只剂量经皮下免疫 7日龄雏鸭 ,并在河北省某发病肉鸭场进行了田间试验 ,表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保护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畜禽卵巢癌常见于鸡,国外文献早已有所报道,国内广东、上海及江苏等地亦有报告。除鸡之外,其他畜禽少见。鸭的卵巢癌报道仅见于1969年,Mehrotra等在一群KhakiCampbell鸭中发现7例囊腺癌。1980年5月,我们对本校牧场一个鸭群进行肿瘤病调查,在383只2岁半的北京母鸭中检出卵巢癌13例,发病率为全群母鸭的3.4%。现将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83年2~3月我们手术切除了二例军犬毛上皮瘤(trichoepitheloma),其中一例发生在臁部,另一例发生在肩胛、腰、背等三处。经一年观察,二例军犬毛上皮瘤经手术治疗痊愈后至今未再复发。并对毛上皮瘤形态学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一)临床观察与治疗 1.病例一:军犬(母),3岁,狼种,因右臁部皮肤有一肿块,于1983年2月前来就诊。军犬主人诉说在1982年11月份已发现有豌豆大的硬性结节。现检查肿块为4.5×2×3.5厘米大的卵园形肿块凸出,质硬,表面粗糙,无被毛,似菜花状,灰黑色,初步诊断为肿瘤,  相似文献   

19.
从黑龙江省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 (DVH )的发病雏鸭肝等组织中分离到 1株病毒HD Ⅰ株。经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鸭胚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 (DHV)。证实引起该鸭场雏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DVH所致。用DHV标准R85 95 2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健康鸡 ,获得高效价的鸡抗鸭肝炎超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左旗为我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自1957年以来,发生一种疾病,损失较大。对其发病原因还未弄清,因其症候为拉稀,所以当地牧民称为“骆驼拉稀病”。 1972年春,我们组织了调查组,在当年主要暴发地区温都尔图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查明本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除拉稀外,还表现有营养不良和幼龄驼的跛行等症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