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陈延年是我党历史上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活动家。早期,他在追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曾走过一段革命认识上的弯路。二、三十年代,吴稚晖是中国社会有名的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与陈独秀同在北大任教多年,吴陈两家可谓世好。由于以上两个缘故,在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学习交流方面,陈延年与吴稚晖保持过密切的关系。加之陈延年从小思维敏捷,才智过人,因此得到了吴稚晖的欣赏和喜爱。1919年陈延年和弟弟陈乔年一起参加了吴稚晖等人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在法国,陈延  相似文献   

2.
1941年夏。   杨家岭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阵阵微风吹过,露出一排镶嵌在黄土山坡上的土窑洞。窑洞内,毛主席正伏案疾书,警卫员领着一个年轻小伙子踏进来:“主席,边区保卫处的小吴同志来了!”警卫员报告完走出去了。   毛主席抬起头,微笑着说:“好啊,请坐!”他放下笔,向前走了几步,握着小吴的手又说:“你就是小吴吗?是你非要拘留那位骂了毛泽东的老乡吗 ?”   小吴眨动着一双天真烂漫的眼睛说:“是,我就是边区保卫处的小吴。”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说:“那好,请坐,坐下来咱们好好谈谈,可以吗?”   小吴在毛主…  相似文献   

3.
食粥旧事     
梁实秋先生在《粥》一文中曾写到:“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时序一进腊月。就自然想起那些食粥的旧事来。 文人爱食粥,似乎是一种传统。中医认为,粥可调剂胃口,增进食欲。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深谙此道,因而,晚饭他一般只吃两碗用米和红豆、白扁豆煮的粥。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再次走进国人心里,特别是兄弟二人去法国勤工俭学时,镜头一下切换成牺牲的场景,凡是观看的人无不热泪盈眶。以致今年清明节上海二人的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墓前摆满鲜花。由此陈延年牺牲的过程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陈延年被捕后,给汪孟邹去信,请他营救,汪孟邹去找胡适,胡适去找吴稚晖,吴稚晖随即致信杨虎,将没有暴露身份的陈延年出卖,导致陈延年被残忍杀害。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6.
骂人与道歉     
快乐大叔 《党课》2007,(12):96-97
人总免不了得罪人,所以要是害怕得罪人,就别想着骂人。不过,多数的骂往往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境,所谓愤之所致,不得不骂了。梁实秋在其《骂人的艺术》一文中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觉得那人有该骂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吴钩 《廉政瞭望》2014,(5):48-48
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8.
在国民党政坛之上,吴稚晖曾是一活跃人物。他不仅作为政治家时而活跃于国民党政坛之台前,更是常常作为理论家活跃于国民党政坛之幕后。在本世纪20年代初,作为理论家的吴稚晖曾将自己研究的视野投向过哲学领域,构造了自己的宇宙观。虽然这一宇宙观在影响上远不如他同时构造的所谓"人欲横流"的人生观那么大,但是,它却是吴氏诸多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国民党的官方哲学逐渐从孙中山的朴素唯物主义蜕变为蒋介石的唯心主义"力行哲学"的过渡性环节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伍局长今年四十出头,他的工作、为人都可以,可就是有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令部下感到他无聊,那就是他的屁多。伍局长放屁不注意场合,不论有人无人,人多人少,他说放就放,放得还挺响。人们只一听见他放屁,就想偷笑,但他是一把手,也不敢笑出声:只是在心里暗笑。  相似文献   

10.
易门县浦贝乡草箐村是一个彝族村,气候冷凉,坡地多,农业基础条件较差。过去,村组干部年纪大、文化低、家里穷,缺乏致富本领,被群众戏称为“三骂”干部——上级骂、群众骂、老婆骂。  相似文献   

11.
韩永 《党建文汇》2013,(11):22-22
河北省兴隆县孤山子镇党委书记梁文勇,栽在了“嘴”上。在一段或由同桌人偷拍的视频中,这位镇党委书记喝着五粮液。抽着中华烟,吃着龙虾、螃蟹,说了一段日后引发众怒的话:“现在的老百姓就是,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你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  相似文献   

12.
微观     
《廉政瞭望》2013,(13):12-13
@老外被骂洋五毛 @雷克小流氓:“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相似文献   

13.
拆字戏解     
大观园里的焦大下岗了:只因前几天喝醉了酒,从贾蓉到贾珍骂了个遍,而且骂的都是他们的机密事。贾蓉怒道:“再骂,叫你下岗。”果然没几天就宣布焦大下岗了。  相似文献   

14.
《红岩春秋》2012,(Z1):30-32
主动投案英雄入狱巡捕房其实,清政府当局对《苏报》早有关注。3、4月份在张园演说议事的蔡元培、吴稚晖,5、6月间回国参与抗俄运动的留日学生代表汤槱、钮永建,这些曾在《苏报》发表文章者都被列入缉捕名单。虽然各驻沪领事已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20年代,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曾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到法国之前,陈氏兄弟信仰无政府主义,对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国外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有所研究,对吴稚晖、李石曾等国内无政府主义者很是崇拜,并通过他们获得华法教育学会的资助赴法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16.
蔡建军 《前线》2013,(11):82-82
曹操以唯才是举、知人善任著称于世。三国时代,大才子陈琳奉命写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笔锋犀利,洋洋洒洒陈列曹操的种种“罪过”,引发各路诸侯纷纷发戈。曹操读罢,也惊得浑身发凉,从床上一跃而起。后来,曹操打败了各路叛军,活捉了陈琳。曹操问陈琳檄文骂他一个犹可,为什么骂他祖宗三代?陈琳不亢不卑,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以对。言外之意,就是说我当时奉命写文章,文思泉涌,骂得痛快,就骂过头了。曹操听出了他这含蓄的说辞,  相似文献   

17.
世声     
《党课》2012,(17):127-127
第一种在救熊、狗、猫,打拐,谈环保,谈“民国”,骂苛捐杂税……之后,风景美国独好,这是美籍华裔。第二种谈旅游、谈僧道、谈美食、谈创意家居……就是不谈工作,这是“富二代”。第三种讲创业、讲融资、讲成功、讲执著、讲不许千和必须干的N件大事,最后麻痹过冬,这是“穷二代”。  相似文献   

18.
黎世泽 《当代党员》2006,(10):53-54
去年,潼南县推行蔬菜生产档案制度,要求菜农给蔬菜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桂林镇蔬菜基地的菜农朱席武为这事儿较上了劲:“种菜还要建档案?真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19.
贾雨村发签     
《红楼梦》里贾雨村发签捉拿凶手薛蟠一节,最是精彩,最是有味。 那里有活生生的两个贾雨村。 看书人明白,贾大人复职后,原是想“殚心竭力以图报效”的。这就是口中说“岂能因私废法”,在公堂上怒斥“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就白白走了,再拿不来的”那个贾雨村。要不是“门子”捣乱,絮絮叨叨一通恫吓,凭着这股慷慨  相似文献   

20.
曾晖 《廉政瞭望》2013,(5):20-21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甲感叹:“今天又挨领导骂了.心理不是滋味。”乙附和:“我也经常被领导骂,感受都是一样的。”丙补充:“只要受人领导,谁没领教过挨骂?不足为奇。”兄弟仨都说自己习以为常,但终究有一事不解——领导为什么爱骂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