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前法治反腐已经形成共识,多集中于价值理念层面的探讨,关于如何走向法治反腐的研究不多。法治反腐的实现机制要辩证处理好人大与纪委、法治与人情、运动与常态、法治与民主、反腐与改革的关系。建构中国反腐败的新常态,要加强人大的立法权威,认识到民主并非治理腐败的良药,走出公民参与和运动式反腐的理论误区,移风易俗倡导廉政文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巩固当前反腐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反腐,适应反腐败斗争新常态,这是当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引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用生态学的"生态环境"概念,探讨法治反腐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规律。通过法治反腐的生态化逻辑分析,考察法治反腐的时空场域,认为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文化氛围是组成法治反腐生态环境的重要环境因子,要营造良性的法治反腐生态环境,就要处理好三个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促使这些环境因子保持生态联动,严防生态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实现依法治腐,是反腐倡廉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切实提高对法治反腐的思想认识,完善法治反腐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反腐的权威机构,逐步强化法治反腐的投入保障,努力营造法治反腐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法治反腐的执法实效,全面强化法治反腐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5,(5)
当前,正在形成的网络反腐"新常态",以其长效性、主动性以及全覆盖的内涵凸显出积极效应,得到民众和国家的高度认可和共同推动。它在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的效能感、监督和规范公共权力运作以及培养公民民主意识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价值绩效。但网络反腐"新常态"的构建也面临着制度缺位、平台滞后、反腐主体素质参差不齐等困境。这些困境可通过加强网络反腐的制度建设、平台建设、提升网络反腐主体素质等路径来破解。充分发挥网络反腐在腐败治理中的积极效应,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标志着党对法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四中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循着法制化的轨道前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入反腐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章运用社会运行理论和法治运行理论,探讨法治反腐的运行规律,提出法治反腐的运行机制是一个以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这一目标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包括立法机制、实施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四个子机制。这四个法治反腐的子运行机制在结构上互相协调、功能上相互补充,并共同致力于法治反腐运行机制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2014,(1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标志着党对法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全面把握四中全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循着法制化的轨道前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入反腐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在反腐新常态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公务员的思想动态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要通过加强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公务员的政德境界、提高公务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公务员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4,(1)
网络反腐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文化动因、政治动因、经济动因和技术动因的深层推动。当前,社会心态失衡、官民互动机制不畅、网络反腐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和网络社会管理滞后已经成为阻碍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壁垒。网络反腐的复杂动因和矛盾乱象呼唤制度的出口和法治的彰显。因此,积极培育良性反腐心态、推进国家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强化网络反腐的法治保障和健全网络反腐运行机制,就成为实现网络反腐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反腐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当前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面临一些新问题,如反腐制度的制定主体过于宽泛,政策与法律之间存在冲突,出现制度性腐败,监督功能缺乏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反腐应创新思维,加大法治在制度反腐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保证各种反腐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反腐成为近两年国家工作的重点。权力导致腐败,有权也不能任性,必须依靠法治编织制度的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要求的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在坚持法治反腐的过程中有可能陷入困境。因此,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反腐的法制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与监督,提高法治反腐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大以来,我们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同时,有幸见证了法治建设迈向"法治新常态"。法治新常态意味着法治建设正迈向更高层级,法治行为成为全社会的常态化行为模式,依法办事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人大作为权力机关,要紧抓难得历史机遇,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以强化人大督查为契机,努力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及代表议案和批评建议意见等事项的督查落实,推动监督工作向更广、更深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5.
江胜尧 《学习月刊》2014,(19):24-24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网络反腐的勃兴,网络也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改变着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渐为公众直接便利的反腐肃贪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种新型反腐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预防与惩治腐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期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一些腐败事件暴露出了我国反腐体制运作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预示着“打虎拍蝇”会成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常态.互联网作为反对腐败的新平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有主体广泛、方便快捷、安全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但是,网络反腐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网民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健全、部分部门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必须通过转变网民的思想观念、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监督环境等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司法部在未获得国会立法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自上世纪70年代初始启动了由联邦检察官直接参与调查和检控各州腐败官员的大规模廉政行动。该行动历时四十余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直被美国各界持异议者视为对各州及地方政府的政治独立和现代法治构成了最为严重、最具破坏性的侵蚀。立足于美国语境,从联邦检察官与各州民选检察官之间的比较优势、联邦法官群体反腐伦理倾向、社会舆论基础以及美国实用主义政治、法律传统等多维角度,探究联邦检察官的地方反腐行动得以正当化的因素,有助于加深对美国民主与法治的认识,吸取有益于中国反腐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全速推进,迎来反腐新常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出了一记又一记反腐重拳,反腐败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十八大以来,60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先后被调查。特别是2014年,"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官员落马"已成常态。在中央反腐成绩单上,除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外,另有30多名中管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依法治国,建设廉政的法治环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必将在依法反腐上取得新进展,成为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节点。完善法律体系是法治反腐的基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法治反腐应坚持预防与惩治腐败并举、追究国内腐败人员与追究外逃腐败人员并重、长期性与阶段性结合,正确协调这些关系,对于整体推进法治反腐的深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