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警察执法应是法治化与道德化的统合.警察执法水平的高低、执法质量的好坏,与警察执法道德密切相关.警察执法道德影响警察的内心信念,形成警察的自觉和自律,具有保障警察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和执法为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我国警察执法环境面临诸多困境。表层看,主要表现在警员不能适应警察职能转换、个别媒体报道失真、部分群众心理亚健康以及物质与身心健康权益保障缺乏等诸方面。深层看,高文化素质警察缺失是主要原因。要想摆脱这一困境,则需要从文化软实力着手,通过文化育警提升警察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警察执法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警察的执法权益屡遭侵犯,而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是关乎公民生存环境的国家大事,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具有特别的研究意义。保障警察的执法权益不是靠简单地建立一套执行机制便可一劳永逸的,它涉及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保障等各个方面。应当从警队内部体制、执法环境及法律法规方面入手予以修正,以改变当前警察执法权益保障不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体制的不完善对警察道德造成负面影响,警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警察中存在特权思想的事实都要求警察道德法律化.警察道德法律化的效力要得到实现,必须通过提高警察个体道德素质为警察道德法律化提供内在支持,通过加强警察执法制度建设为警察道德法律化提供合法性引导.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对侦查权司法审查的解读侧重于保护被追诉人人权的维度.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司法审查应被赋予更深层次的伦理意义.现代警察制度对警察的伦理要求使得警察这一职业更强调平民化和"人"性.而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引入多元的司法权力和司法权威,在保持执法者的主体精神的同时,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道德责任重新回归到其个体身上.  相似文献   

6.
现场执法是警察的基本活动。中外警察因在自行处置权、强制权行使及证据使用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现场执法模式。虽然我国警察现场执法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对比发现,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表述较模糊,警察行使盘查权的法律依据不够具体,搜身权方面对个人隐私、尊严的保护还存在欠缺;在强制权行使方面,对警察人身安全的保护存在缺陷;在证据使用方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应当进一步细化有关警察现场执法的法律法规及执法程序;从内外两方面对警察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多方面保障警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借鉴吸收国外执法程序规则的优点,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中国香港的警队内部警察执法责任制度、内外结合的投诉警察制度与警队外部的廉政公署制度,获得我国的警察执法责任制度必须可操作化、强化公民在追究警察执法责任中的作用、及时公布追究警察执法责任的情况、成立独立的警察督察部门等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管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政治逻辑。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和执法层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城管执法必须兼顾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均衡。当前有关城管执法问题的讨论存在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两种倾向,这不利于对城管执法现状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某种程度会误导城管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多元利益诉求的复杂性,是在城管执法中坚持政治逻辑的关键所在。"执法吸纳政治"是对城管执法运行机制的概括,也是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尽管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因素,对社会矛盾、多元利益需要所产生的紧张关系有所减缓,但仍然需要加深对城管执法中政治逻辑的充分理解与认识,防止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均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如何让未来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智能机器作出伦理推理和道德决策,成为机器伦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智能道德机器创造中必须深入探讨智能机器成为道德能动者的前提与可能。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程序员等非伦理学家面临着诸如道德哲学知识缺失可能导致智能道德机器伦理假设偏误,伦理理论多元加大了伦理共识达成的难度,"电车难题"造成伦理决策困境,人工智能的法律应用存在机器偏见,伦理方法论的多元性造成正当性辩护与道德行为选择困难等更为突出的伦理困境。破解这些伦理困境,对创造智能化、人性化的道德机器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破解这些伦理困境,需要实现道德哲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需要重新审度伦理自身的合理性,在多元价值中达成伦理共识,最终构建面向智能机器本身的可执行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民警察执法权威是民警充分履职尽责的重要保障,更是警察权力得以实现的基石。民警执法权威主要由两个构成要素,一是以警察权力为基础的强制性威慑力,二是以警察威信为依托的非强制性影响力。受警察队伍自身素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当前执法环境日益复杂、现有立法缺失等因素影响,民警执法权威弱化。重塑民警执法权威应当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对警察执法权威的立法保护;提升公安民警执法公信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发挥公职律师的“顾问”作用,为民警履职尽责提供良好支撑。  相似文献   

11.
暴力袭警侵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是一种妨害国家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正常管理的行为。暴力袭警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制度和警察自身的原因。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树立执法权威,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健全法制,在新的立法中引入袭警罪,明确警察职责,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提高警察职业技能等措施,遏制暴力袭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正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理论界关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种种争议,需要重新界定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概念、内容、分类等基本问题,正视我国当前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并从学理角度及实践角度分析其权益保障的正当性,为进一步探讨和建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警察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能,其职能的履行必然需要警察强制权来做保障。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如果随意行使警察强制权,容易侵犯到公民合法权益;但如果限制警察强制权的行使,则不利于警察执法效果的实现。可通过完善法律以实现对警察权行使的法律规制,通过明确警察协助的执法程序来限制警察权的随意行使,通过转变警察权威观念来调整执法理念,使警察权的谦抑性在警察执法活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警察的执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警察权威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治安形势的要求。此外,受法律法规、社会公众、新闻媒体、警察组织及警察个体等方面的影响,警察权威的弱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鉴于此,应通过加强对警察的本体构建、警察组织构建以及警察执法环境的改善,构建更加符合实际要求的法理型警察权威,以提高警察执法公信力,强化社会治安控制能力,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黄志萍  朱珍华 《学理论》2013,(21):124-126
当前公众对警察执法满意度不高,其根源是警察私权观念的淡薄导致的公权滥用。这其中有着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原因。人的行为受思想观念的支配,不同的思想观念决定不同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后果。培养警察私权观念,这是解决我国警察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次问题,也是进一步克服具有高权性的警察执法公权不被滥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相军  蔡跃东  陈礼杰 《学理论》2012,(20):127-128
近年来,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伤亡率逐年升高。在着力打击暴力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严峻形势下,个别警察滥用枪支与不愿带枪、不会用枪、不敢开枪的警察日益增多,共同构成了现今警察用枪困境。从用枪警察心理角度分析:警察用枪前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预期和体验,用枪过程中自身心理素质薄弱,失败的用枪经历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是导致警察用枪困境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道德的现实基础,规定着道德的本质。社会转型期道德困境的产生,根源于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多重利益格局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以及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成为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根源,集中表现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功利主义与平等主义之间的冲突。因此,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同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利益分配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要求。  相似文献   

18.
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道德的现实基础,规定着道德的本质。社会转型期道德困境的产生,根源于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多重利益格局中,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以及利益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成为道德困境产生的现实根源,集中表现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功利主义与平等主义之间的冲突。因此,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同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利益分配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要求。  相似文献   

19.
警察法制是警察工作的立法、执法、守法及监督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警察法律、法规遵守的情况,直接关系到警察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公正性,关系到公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但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遵守警察法律、法规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遵守警察法律、法规方面,对我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守法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基层警察执法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为基层警力不足、装备落后、权益缺失和执法手段单一等。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当前社会矛盾和治安防控的特点规律,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注重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执法保障和健全执法监督,实行警务公开和执法问责,改善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基层警察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