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11年底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了“两个不愁”、“三项保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做出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农村扶贫进入到新阶段。基于此,我们对未来十年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走势作以下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沿革、经验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扶贫成效.在优化扶贫格局、培育多元化扶贫主体、构建动态化扶贫目标、精准化扶贫瞄准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当前,针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完善扶贫政策,重构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战略,实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长期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党和政府通过传承发展扶贫理念,适时调整扶贫政策,科学制定扶贫战略,创新扶贫政策机制,构建起多层次扶贫体系,搭建了多主体扶贫格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中国特色扶贫的开展在实现国家全面脱贫的同时,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实施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的一项创新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落实惠民扶贫政策,加快农村脱贫步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仅靠传统农业不能解决温饱,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  相似文献   

5.
正问:今年3月我省《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合力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请您为我们作个解读。答:"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是我省针对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划定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连片特困地区"所展开的扶贫攻坚行动,涉及包括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内的88个县(市、区)。而"五大扶贫工程"是指扶贫工作中的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个方面,这是整个扶贫开发的"生命工程",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7,(1)
实现扶贫治理现代化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更高要求,需要准确把握适度普惠的理念初步形成、多元主体的共责机制趋于完善、"美好生活"成为脱贫攻坚共识等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从党的核心的认同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政策体系的科学化四个方面建构扶贫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框架。同时应关注扶贫治理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强制嵌入"、扶贫开发"运动异化"和工作推进"盲目跟风"三种倾向,重视乡村价值发现和本土资源利用,重视系统资源整合和脱贫长效机制完善,重视扶贫开发形势的理性研判和实践探索,以进一步推进反贫困事业和促进社会发展,增进民众福祉。  相似文献   

7.
刘娟 《探索》2012,(3):110-114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农村扶贫开发的标准、对象、目标、战略任务进行了全新谋划升级,也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从对象识别、资金投入、项目选择、监管评价等层面,系统分析了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的现存缺陷,并首次提出其根源在于政府扶贫机构主导下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有待优化,应该构建"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及其运作机制。进而系统阐述了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的涵义、构成要素和功能优势,分析了创新农村贫困治理机制的对策路径,以有效应对新挑战,开创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为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意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作出了"1269"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其内容是以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为总揽,坚决打好35万生态移民和65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积极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减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相对严重,这不合乎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国梦"之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从过去的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继而开展连片特困扶贫攻坚。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忽视社会建设,偏重于自上而下的传输和投入模式而忽视扶贫对象的社会参与,偏重于资源配置而忽视沟通、协商、参与。由此,严重地制约了扶贫开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传递出我省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我省扶贫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怎么定义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合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2年3月国家扶贫办公布的微调名单中,全国共计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四川有36个。目前我省还有625万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阶段。针对这样的实际,我省如何攻坚?今年3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合力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2014—2015年减贫228万,2016—2017年减贫173万,2018—2020年减贫224万。  相似文献   

12.
孙逊 《当代贵州》2010,(10):62-63
扶贫开发是确保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协调区域发展的现实选择。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增收惠民生",要逐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毕节地区赫章县始终坚持农村综合开发的扶贫方针,着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了"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开发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多年中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庞大,农村反贫困进入攻坚阶段。国家在农村反贫困上形成了由生存型反贫政策、支持型反贫政策和开发型反贫政策三方面构成的政策体系。前两类反贫政策旨在解决最低的反贫需求,而开发型反贫政策旨在实现脱贫致富。上世纪国家偏重于前两项政策,而进入新世纪后,国家转向把开发扶贫作为反贫工作重点,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对开发反贫项目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开发项目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成功率低、项目收益与扶贫目标偏离等问题。究其原因,文章的研究表明,那就是开发扶贫工作只注重自上而下的资源输入而忽视社会治理,尤其不注重其他社会主体在扶贫当中的参与、合作和分享,从而使得开发项目缺乏社会基础,导致项目不成功或者项目偏离扶贫目标乃至损害社会团结。由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将社会治理纳入开发扶贫全过程,奠定扶贫开发的社会基础,才能达成扶贫与开发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逐渐形成,为各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政策保障。但政策落实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造假等问题,不仅造成了政策执行低效,也影响着干部群众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认可。鉴此,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方法,以贫困农户、贫困社区的需求为中心,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对于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重点领域在于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提升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及其治理的认识和理解,将政治优势发挥与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考虑,用好政府、市场、社会三种资源三种机制,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一五"以来,贵州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社会参与、资金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格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贵州贫困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二是农民增收难,增收渠道单一。三是农村公共服务欠账多的问题仍然突出。基于这种新的形势,贵州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本文就新形势下贵州减贫摘帽重点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叶茂 《廉政瞭望》2012,(5):23-24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到新世纪初,我国的扶贫工作已成为综合治理贫困问题的系统工程。它的作用早已超出减贫摘帽,更发挥了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作用。目前,按照新一轮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扶贫开发攻坚战正在向纵深推进。所谓纵深,是因为它涉及政府、社会、农村、群众的各个参与体。怎样形成"合力",政府该如何作为,使之起到社会管理的"正效应"?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扶贫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增长政策的扶贫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多年来,政府的农村经济增长政策与扶贫项目之成效如何?通过对12个扶贫样本村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扶贫项目和政策在不同村庄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并呈现"规律性"效应,即:投向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类的项目呈现正效应,而直接投向生活的产业发展类项目呈现负效应.这与扶贫项目决策与执行机制的非民主与责任流失,以及宏观政策在扶贫效应上的非匹配等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社会扶贫作为政府财政扶贫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诸多相对优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社会扶贫面临着“十二五”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编制以及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等。同时也备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扶贫相关机制不完善等的挑战。基于此,我省下一步应该从抢抓机遇、争取突破;制定社会扶贫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等几方面入手促进社会扶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口县在以扶贫开发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过程中,注重抓党建促扶贫,积极探索“强、帮、带”党建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贵州作为我国贫困面积最大且程度最深的省份,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灾、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精准扶贫是基于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反思,是指导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针。一、精准扶贫模式提出的背景(一)以马克思贫困理论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