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正 《日本问题研究》2007,(4):33-35,43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中日经贸关系通过互惠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中日经济关系对中日两国经济的重要性和中日经济的互补性,认为从长期来看,中日经济关系还会向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在两千多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剪不断、理不清的关系与认识。回顾中日两国的交往,中国建立华夷秩序,日本被纳入华夷秩序。在华夷秩序下,两国认识上的错位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正是华夷秩序对两国彼此认识的影响,使两国看不到彼此的"真相",两国间的冲突也自然不可避免。梳理古代两国认识上的错位,对于近代中日激烈矛盾冲突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曲折过程,“反霸条款”问题成为条约迟迟未能签订的主要原因。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决断下,中日友好终于结出硕果——成功地实现了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灵魂是和平友好,中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条约的精神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信守。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世界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为实现东亚和谐的长期目标,东亚各国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东亚的和平与发展,逐步克服东亚和谐的主要障碍,循序渐进地推进东亚和谐.国与国之间关系和谐是和谐世界的基础,中日和谐是东亚和谐的关键.为实现中日和谐,中日两国都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共同发展中日友好,加强中日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日茶文化都渗透了儒道释三家思想.虽然三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境界,但三者之间并非毫无区别.中国茶文化崇尚道家的天人合一,日本茶道崇尚禅宗的天人合一.本文从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各要素的比较出发,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在两国茶文化中的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青少年交流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面铺开,经历了起步、兴盛和平稳发展3个大的阶段。中日青少年交流主要有交流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交流密切度与政治关联极大,交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着眼长远,走向机制化以及矛盾与发展相辅相成5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两国青少年交流对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为有利于拉近两国国民距离,增进国民感情;有利于减少两国民间误解,增强政治互信。展望未来两国青少年交流,两国应该采取着力建立中日青少年交流长效机制、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加大两国留学生交流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中日和平友好"、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四十年来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给相关企业和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增长。实践表明,经贸合作是构成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两国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中日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崛起而日本经济低迷,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明显下降。中日贸易发展对中日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日青年为对象,通过比较他们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学习、生活观念和行为的不同,以及两国大学生对现在及将来生活观念的不同,意在揭示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年轻人成长过程的差异,为今后年轻人更好的成长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中日关系就总体而言处于一种政冷经热的状态中,但是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双方均成为了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作为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日关系的变化将对这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形势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中日贸易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率发现,中日贸易与日本的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具体来讲,虽然有较大的起伏,但是日本对华进口、出口增长对其GDP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是稳步攀升.本文还从贡献度和贡献率的变化轨迹角度,将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关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稳定依赖关系的形成阶段和依赖关系加深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日中小企业合作: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中小企业合作成为中日经贸合作的新热点。首先分析了中日中小企业合作开展的背景,然后从日本中小企业对华投资、中日中小企业政策对话等几方面阐述了中日中小企业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日中小企业合作的政策建议,并展望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日中小企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神道与中日文化交流》(王守华、王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主要作者王守华教授由学习研究日本哲学而涉及日本神道,从学习神道到研究神道凡40余年。特别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及世纪之交时,曾两次赴日本专门研究神道,  相似文献   

13.
艰辛创业矢志爱国──纪念泰国正大集团创始人谢易初诞生100周年王绵长今年11月22日,是泰国最大跨国公司──正大卜蜂集团创始人谢易初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谢易初于1896年11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外砂区蓬中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有两个弟弟...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摩擦逐年升温,特别是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本文以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实例为依据,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而后提出缓解贸易摩擦的措施.随着中日双方的相互协调和经济发展,中日农产品贸易将在摩擦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经济交往密切,两国只有积极合作,不断提高相互依存程度才能实现共赢.本文利用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投资相互依存度和生产相互依存度三个指标对中日两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的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中日经济关系,进一步提高两国相互依存程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5月8日是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日.作为这场战争祸首的德国,其历届国家和政府首脑例行的"5·8讲话"也因而成为世人关注的敏感话题.本文旨在以二战结束40周年时前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的讲话为参照背景,对现任总统克勒于2005年发表的"5·8讲话"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并开启了中日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新时代,迄今已到不惑之年。这期间中日政治关系虽然经历了一波三折,但两国在经贸等方面合作总体顺畅,中日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量增质升,成果显著。但近年随着中国崛起,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逆转,中日关系出现了以岛屿争执为标志的对立乃至对抗,两国经贸合作也...  相似文献   

18.
完善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日本的环境合作项目中,双边合作效果显著。而两国参加的多边层面的环境合作虽然形式众多,但由于大多采取对话方式从而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所以合作的实质进展十分缓慢,尤其在遇到解决跨界环境危机事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整合及联合应急的能力,造成效率低下。中日两国应该尝试建立常设性的联合工作小组,以及临时性的联合应急行动小组;中国和日本作为东北亚的核心国家,在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完善中国和日本环境合作机制的前提下,两国分别具体执行自己应承担的环保角色;加强中国和日本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减轻两国能源危机压力,这四个方面是合理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初的这场千年一遇的日本大地震使日本面临战后最大危机,在强震、特大海啸和严重核泄漏组合而成的天灾人祸中,日本国民表现出高素质、克制和隐忍精神,但日本政府和企业的应对举措也让日本的国际和国家形象大打折扣,日本面临产业、能源和外交等诸多政策的转折。灾难使中日两国去年撞船事件以来一直紧张的关系得到舒缓,中日战略合作迎...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中日两强并立日趋明朗,中国从海上走出去和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力度和速度几乎同时加大,两国的海上交集、碰撞日益激烈。21世纪初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基本清晰,都有了一系列的指导性纲要,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都是国家战略设计。但是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在孕育时间、思维基点、海洋经济基础、历史责任和未来追求上有很大的差别。"海洋强国"与"海洋立国"在国家战略目标、海权方向、治理体系上都有无可避免的碰撞。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从本质上讲是中日两国的抱负冲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做国际体系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