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周刊》2012,(44):24-25
方言很草根,方言最丰富,方言有乡情。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普通话和英语,而本来应该最早学会的方言,却把他们难坏了。苏州的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听不懂评弹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一种又一种方言开始"休克",让苏州人"奥灶",上海人"殟塞",东北人"憋屈"……想一想"车同轨"、"书同文",就能明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45):6-6
《方言的神味儿》(2012年第44期)我就觉得方言很好听啊。像是苏州评弹,用普通话绝对不是那个味道了;像昆曲,念白是普通话的和方言的绝对是两种感觉;越剧就不用说了,也是非常好听的,黄梅戏里面尤其是那种民间小调的《打猪草》、《夫妻观灯》,都是有方言在里面。十分好听。如果不保持方言,这些戏曲的味道也会越来越淡。方言本身也...  相似文献   

3.
传统相声的移植与改编等探索都在进行,但根本的一点不能忘:相声要走正道、出精品。相声,北方的曲艺艺术。虽说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它已成为一张"僵粮票",然而在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是以吴方言为主的独脚戏、滑稽戏、说唱等独领风骚。想当年,相声大师侯宝林率团来到上海滩"淘金",却因种种原因门庭冷落,此时,同在上海已嫁为人妇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就普遍存在于广东青年学生中的普通话与外来语混杂使用 ,当地方言与外来语混杂使用 ,普通话与当地方言混杂或交替使用的现象作了调查与分析 ,并从理论上对上述观点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就普遍存在于广东青年学生中的普通话与外来语混杂使用,当地方言与外来语混杂使用,普通话与当地方言混杂或交替使用的现象作了调查与分析,并从理论上对上述观点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44):40-41
上海话并不只是上海人家常的生活语言。事实上,上海话更是展示这座城市文化内涵、市民智慧与城市精神的载体。上海的土特产——独脚戏、滑稽戏深受市民喜爱。而独脚戏、滑稽戏与媒体的"亲密结合",无疑更扩大了上海话的影响力。不过如今,就和各地一样,"讲故事"几乎成了电视机里最重头的方言保留节目。电波传欢笑且不论自戏曲曲艺出现以来...  相似文献   

7.
顾文豪 《新民周刊》2012,(47):90-90
恰恰是因为众多言论明星电视学者的降格以取媚,应景以适俗,使得古人的幽邃精神和优雅情致无力开显,连带文化的本来面目也横遭涂抹,遑论在这嚣骚的小时代见识传统文化的铅华凝重了。"对于文化问题,我决定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试着回答",余秋雨老师在新作《何谓文化》的自序中如是说道。所谓"诚恳",所谓"隆重",指的是余老师将从...  相似文献   

8.
在电影院学普通话,大抵是我这辈子最早赶的潮流。之后,当电视扮演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时,它教给我的则是另一种时髦——美式英语。不少人问我我的普通话为何讲得尚算流畅——流畅者,该是在讲普通话时不会被母语广东话那九声造成的复杂性牵牵绊绊——我第一时间总有"一言难尽"之感。皆因始末有三个,却不易选择谁先谁后:(一)曾在台湾当过半...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法语教学与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笔语而忽视口语,或者把笔语与口语混为一谈。其实笔语与口语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口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最真实、最生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曾指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的所有的表现形式”。因此,法语口语在法语教学与研究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笔者在本文中试分析法语口语的主要特点,以引起广大法语工作者的关注与兴趣。法语口语本身也有多种形式。有些如演讲或外交会谈中用的口语比较高雅,与笔语形式相似。因此…  相似文献   

10.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33):81-81
"唐行妇"在虹口走过,被日本史学界视为"日本女性的性哀史"。有一朋友看到上海方言大热,就开始搜集方言童谣,前几天打电话问我:"三三摸亮,摸到天亮"是什么意思?哦!连这个也逮住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经常唱的,不过要是被大人听到,就会遭来一顿训斥:"黄色下流。"它下流在哪里?大人又说不上。我也是多年前看了一本书后恍然...  相似文献   

11.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6):20-20
大选后的日本,可能将诞生一个战后最"右"的政权。在日本,12月又称为"师走",原意为年末僧侣佛事繁忙,不停奔走,后人们扩大解释,"师走"意味着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日前,野田宣布解散众院重新选举,并于12月16日投票开票。大选,让繁忙的"师走",又添了一项内容。这次大选,是对三年来民主党政治的一次清算,同时也是日本国民...  相似文献   

12.
上海话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30):88-88
历史告诉我们,商末起,大量的商民移民朝鲜半岛,以后,中原每有战乱,就有潮水的北方流民涌入朝鲜,秦末、汉末、西晋末年、隋末、唐末……中华古音就这么在化外沉淀了下来,与沪语相视而笑。这年头总有人欠抽。近日,有个微博大户叫做"染香"的实实嘴贱,大概自恃"拥兵五十万",闲来便拿上海话作贱:"专家分析,上海方言沪语严重地影响着...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外交"是国际文化关系的一部分,指一国政府主导下的、以实现某种战略意图为目的的对外文化活动。法国是最早有意识地将文化手段付诸外交目的的国家之一,也是最重视、最善于开展和运用文化外交、并形成了显著特点的一个国家。本文将对法国文化外交的历史演变、主要特点和政策工具做一个系统的阐释,以期通过这一个案来展示当代西方国家在外交实践中打"文化"牌、利用"文化"软实力优势扩大自身影响、谋求国家利益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4.
阙政 《新民周刊》2012,(44):34-36
方言之于方言电影,绝不仅仅是喜剧元素而已,它还是一种"生活秀"和"时光机"。"接地气"最近很红。要夸一部电影富有生活基础,总会搬出这个词来。而说到"接地气"的捷径,非方言莫属。数数今年大银幕上重量级的国产电影,几乎被方言占去半壁江山——东北话的《黄金大劫案》、四川话的《杀生》、陕西话的《白鹿原》……无一不是地域色  相似文献   

15.
正如桑巴特指出了美国缺乏他所谓的"社会主义"一样,我们又看到了在整个20世纪足球在美国体育文化中的缺乏.美国早期而全面的资产阶级化,创造了这两种"例外论",其遗产至今尚存.虽然在最近几年,美国取得了世界杯赛的胜利,但足球在美国的体育文化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至少从任何有意义的层面来看,美国依然没有足球.  相似文献   

16.
缅甸曼德勒华人占该市人口的十分之一,语言格局多样,单语缅语、单语云南话都很常见,另外还有普通话、闽粤客话、傣语等.本文通过考察场所与使用者,描述了曼德勒华人的语言现状与竞争,预测了变化趋势,以此观照世界华人的语言生活,对其变更给予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本体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阙政 《新民周刊》2013,(33):38-40
各行各业都得有一技之长。写美食的人那么多,沈宏非自谦说自己的特色是"特别馋",同时"特别不懂美食";而写美食专栏,优势倒是在于"守时"和"打字快"。民以食为天。饥饿年代,人最基本的梦想不过是吃顿饱饭。从梦想吃饱到吃饱了才能做梦,本意为果腹的食物,于是总被拿来与文化相提并论。在"写食主义"的沈宏非看来。  相似文献   

18.
法国人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并以其灿烂的法兰西文化为骄傲的民族。无论在一般的社交场合还是在在国际交往甚至官方外交中,也常常会引经据典,打"法兰西文化牌",使对方为法兰西文化的辉煌所折服,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种"伟大的法兰西民族禀赋"的养成,与其国民教育中法国文化内容精心选用是分不开的。本文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3册法国中等教育语文教材,其中的人文素养内容主要涉及探索精神培养、祖国文化宝藏知识、面向世界视野的开拓等,使这3部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19.
阙政 《新民周刊》2012,(29):60-62
从"看不起"到"凝神细看",学界对电视剧的态度转变,变相证明了电视剧对于当代社会影响力的增强。说起电视剧,大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晚饭后、睡觉前、沙发土豆杀时间"的场面。从前,电视剧的主营对象是概念化的"阿姨妈妈",而学院派的文化研究者,往往被简单归类为"不看电视剧"人群,似乎非如此不足以与"反智"、"庸俗"、"虚掷光...  相似文献   

20.
杨江 《新民周刊》2012,(36):76-77
"电商"大战尚未硝烟散尽,"蟹商"约架又拉开了帷幕。近日最受公众关注的是大闸蟹的"网购约架",焦点是价格离谱。"电商"大战尚未硝烟散尽,"蟹商"约架又拉开了帷幕。近日最受公众关注的是大闸蟹的"网购约架",焦点是价格离谱。不是高得离谱,而是低得离谱。说是"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淘宝网上挂出的"纸螃蟹"(预售蟹券)竟然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