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2,(11):66-67
梵高在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备受推崇,成为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中最知名的画家之一。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威廉·梵高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曾德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梵高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斯的长子。  相似文献   

2.
《新民周刊》2015,(21):82-82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1894—1980)于5月16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展期为2015年5月17日至7月17日。该展呈现了30余位艺术家的56件作品,集中展示了俄罗斯油画发展最繁荣多变的时期,展品从19世纪末的1894年到1980年苏联解体前夕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中甄选而得。这些作品体裁风格各异,有对俄罗斯壮美自然的讴歌,也有对其民族性格和深刻人性的刻画和揭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最好的绘画范  相似文献   

3.
一 韩国的绘画与中国的绘画有很大的类似性.韩国的水墨画有着悠久的传统,但随着西方文化的扩张,又发展出很多新的画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孙敏 《法国研究》2011,(2):20-28
本文旨在分析谢阁兰如何在《画》中借鉴中国绘画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中国绘画启发了《画》的形式创造。谢阁兰借用中国绘画的画卷形式和构图方式建构起《画》的绘画空间;其次,中国绘画是《画》的想象来源之一。中国绘画的意象、主题以及有关中国绘画的传说被创造性地整合进《玄幻图》中,谢阁兰借此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中国世界。  相似文献   

5.
韩国的绘画与中国的绘画有很大的类似性。韩国的水墨画有着悠久的传统,但随着西方文化的扩张,又发展出很多新的画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主题。朝鲜半岛1910年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长期以来饱受日本法西斯的蹂躏,直到1945年8.15光复,韩国人民才重见天日。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约在两年后,爆发了同族相残的朝鲜战争,历时3年有余。  相似文献   

6.
卢缓 《新民周刊》2012,(18):69-69
吴冠中艺术中,最核心的就是他处于"中西融合"这个历史命题的终点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为对于融合性的绘画语言探索的集大成者。吴冠中的艺术,是一百年来"中西融合"艺术取向及其所思考的一系列艺术命题与社会命题的综合,是对于艺术语  相似文献   

7.
《新民周刊》2017,(37):110-110
近日,邱瑞敏、吴慧明夫妇向中华艺术宫无偿捐赠了百件毕生创作的艺术原作,包括79件邱瑞敏的绘画和21件吴慧明的雕塑。绘画涵盖人物、  相似文献   

8.
唐羽 《新民周刊》2012,(11):83-83
根植于民间并世俗化的宗教绘画同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中国宗教绘画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巴尔扎克的《无名杰作》中,描写和绘画相互借用,互为补充叙述者力图使描写具有绘画特征,而老画家弗朗奥费尔则试图借助诗的语言使画中人物摆脱画框。真实绘画作品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通过画中女性暗示出女主人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陈静 《法国研究》2013,(3):34-38
安妮·埃尔诺的作品《悠悠岁月》在写作手法上可谓独树一帜,在“社会自传”的基础上,它彰显了女性自我书写的非凡和大气。作者用印象派的本色笔触再现作为女人的真实生活,一张张老照片则充当了时代的标志,将个人和集体的回忆同时激活,加上互文手法的频繁使用使得整个作品意义更为丰富,可读性强,而对女性身体特征的客观描写则犹如打开了一部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
一 序 “画品”为根据绘画优劣划分出具体评价标准的等级。对中国绘画进行评论的固有方式,其特点为将绘画的精神和画家的风格联系起来划分等级,进行评价。 历代画品大都援用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依其价值体系本源,多以“六法”为出发点。 本文以根据“六法”进行品评《古画品录》及提出品评观点的《历代名画记》为主,论述品评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并阐述品评的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同时还将有关儒家造型观的中国绘画品评观,与西欧美术品评和韩国绘画品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单飞 《法国研究》2004,(2):1-12
在巴尔扎克的<无名杰作>中,描写和绘画相互借用,互为补充叙述者力图使描写具有绘画特征,而老画家弗朗奥费尔则试图借助诗的语言使画中人物摆脱画框.真实绘画作品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通过画中女性暗示出女主人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刘海清 《法国研究》2011,(1):39-43,15
法国文坛与艺术领域具有千丝万缕的美学联系,尤其文学与绘画之间拥有诸多共通的区域,文字与图像的辩证关系贯穿古今。本文将依照时间的线索,梳理中世纪以来法国文学与绘画艺术在哲学启示、主题参照、创作理念等方面的历史交汇,展现作家与画家的共鸣和碰撞,解读文学语言叙事与绘画媒介的多维对话模式,最终揭示法国文学建构与艺术美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韩流”这个名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韩流”作为一种外来的流行文化在中国有很多的“funs”,乃至有了“哈韩族”群体。进入中国的“韩流”文化产品门类众多: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剧、歌曲舞蹈、文学作品、绘画,以及衍生的韩国服装、饮食、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这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公众了解韩国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关系的历史,韩国有关机构最近开设了一个新的海关历史博物馆,陈列各种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藏品。该馆设在汉城南部政府机构本部的大楼中,展区共有640平方米,共陈列有1500件展品,包括历史绘画、文件和其他物品。除  相似文献   

16.
该我了,说说我种种疯狂故事中的一个。很久以来,我自诩主宰了一可能存在的景致,我认为绘画和现代诗的那些名作并不值一提。我喜爱愚拙的绘画:门帖,装饰画,街头艺人的油画,招牌,民间彩绘;过时的文学:教堂的拉丁文,错字连篇的淫书,老祖宗的小说,童话,小人书,老唱本,傻气十足的小曲,童稚的节拍。  相似文献   

17.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10):66-67
今日的肖像画意在解码肖像,从而成为一个绘画的试验场。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脸继去年民生现代美术馆对中国当代艺术运动影像部分进行一次系统性梳理后,今年农历惊蛰雷鸣之际,它拿出了又一个全方位审视的大展——《开放的肖像》(3月10日至5月20日),这次展览展出7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也是民生现代美术馆特别推出的架上绘画...  相似文献   

18.
雨果绘画始于一八二五年,尔后成为终生的一种业余爱好。每天晚上,他给孩子们画幅幽默画,搁在他们床上。有时,他也作画赠友。在严谨的文学生涯中,他充满奇趣的绘画,宛如“石罅里开出的花朵”一般,活跃着生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现在,已经没有人把卡拉瓦乔当杀人犯来看了,他是世界美术史上最闪耀的明星之一。这是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2023年12月12日,浦东美术馆年度收官大展——“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隆重开幕。作为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这次展览也是浦东美术馆与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的首次合作,后者收藏着现今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卡拉瓦乔原作。展览中,6幅卡拉瓦乔重磅真迹与其他40余位“巴洛克画派”艺术家的50余幅珍品绘画原作一同呈现了难得一遇的巴洛克艺术全景。  相似文献   

20.
路涌 《新民周刊》2012,(3):89-89
米罗是第二次"大面积"地访问上海了,这一次是《现实的幻象——2012米罗版画作品特展》,从1月15日起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为3个月,米罗打算从容地与观众对话,"解答"一下为何如此天真的问题。对世界当代艺术史稍有了解的人知道,胡安·米罗是西班牙艺术家,从绘画、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