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1,(4):109
作为社会信息资源重要的产生、收集和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在开展政务业务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政务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是电子政务系统的"血液".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使其高效服务于各级政府机构、服务于民,是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专题报告"聚焦"政务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约请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的相...  相似文献   

2.
张泽根 《电子政务》2008,(4):121-125
软件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是世界先进政务信息网络化体系的一个最活跃的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在新政务体系建设中,不应再孤立地建设应用系统,而是把应用软件开发同资源整合结合起来.政府政务信息网络化跨部门协同系统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内部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这也是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观点,对我国政务信息网络化的价值体系、应用框架、组成内容、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泽根 《电子政务》2008,(3):121-125
软件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是世界先进政务信息网络化体系的一个最活跃的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在新政务体系建设中,不应再孤立地建设应用系统,而是把应用软件开发同资源整合结合起来.政府政务信息网络化跨部门协同系统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内部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这也是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观点,对我国政务信息网络化的价值体系、应用框架、组成内容、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务信息是从政府工作的客观现实中提炼出来的供领导科学、民主决策参考的消息和情报 ,它以各级政府的领导同志为主要服务对象 ,反映和记述各级领导决策活动及政务工作相关对象的特征及变化。政务信息包括在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批示、讲话、各类公文、情况简报以及统计数字等所有文献资料。政府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 ,决定了政务信息的广泛性。凡是政府所属的各部门、各地区、各行各业的信息 ,都应是收集、研究、开发的资源。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公务员应从实际工作出发 ,收集开发日常工作中汇集积累的大量政务信息资源 ,…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范围内近1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务的最显著区别;行政业务流程不同,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府的核心;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府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府的重要区别。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的实践来看,和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府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信息处理数字化电子政府首先表现为对相关的政务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大量的政务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以后,传统的政府业务就可以用数字化…  相似文献   

6.
陆峰  陈月华 《电子政务》2012,(11):88-94
政务信息的共享和政务业务的协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当前政务信息资源部门割据、政务业务部门各自为政严重地影响了政府整体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分析了当前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和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地位,指出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工作的核心任务;同时,从信息资源管理、政府机构内部管理,以及区域、行业和国家政务改革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的作用,指出该体系不仅有助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而且能够促进政务职能的优化和政务改革,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终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政务信息资源组织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保障。提出了面向决策的政务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在分析了传统信息资源组织模式缺陷的基础上,从元数据、本体、知识地图、数据仓库4个角度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射阳县是江苏省政府办公厅首批信息直报点和全省县级政府信息网络发起单位之一。多年来 ,始终处理好横向服务和纵向服务的关系 ,坚持把为本级政府服务和为上级政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将政府信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强化组织领导 ,加大推进力度 ,保证政务信息工作的稳步开展。多年来 ,射阳县的政务信息工作一直名列全省前茅 ,大量信息被省政府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采用 ,并有多篇被国家和省领导批示。一、围绕健全网络体系 ,突出抓好“点、线、面”三个结合 ,推动政务信息工作由孤军奋斗向集团会战转变。搞好政务信息工作 ,首要的是建立一支稳…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3年底,海曙区成功上线运行全省首个区级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以来,积极打破各级数据分散、条块分割现状,抢占政府大数据制高点,最大程度整合汇集政府内部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中心运作一年多来,率先实现公安、计生、市场监管、统计、民政等涉及人口、组织单位、地理信息在内的35个政府部门业务数据共享交换,收录数据超过2000万条,日均数据交换量达20万条,更新量达1万条。通过统一规范、高速交互的数据运作机制,持续"激活"区内大量政务内部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间基础数据共享、数据比对、数据复用及应用协同。并于2014年下半年建成依托  相似文献   

11.
张波  刘勇 《电子政务》2006,17(4):57-65
科技系统门户网站越来越成为政府机关政务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系统政务公开透明性的评价结果,试图从一个侧面考察科技系统政务信息公开透明性,探讨科技系统政务公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系统应该在文化观念层面、制度和法律层面等多方面同时行动,整合已有的信息化资源,加大推行政务公开力度,完善科技系统政务公开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县级政务信息网络,是指适应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和决策需要,以县级政府部门为依托,多层次收集和传递信息的工作体系。县级政务信息网络,是适应信息政务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的。是开展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县级政务信息工作作为政府和部门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准确、迅速,还要全面、精练。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加大对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政务工作的宣传力度,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的意见》(渝办发[2002]60号)"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拓宽信息服务领域"的要求,决定试行在互联网上发布我市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渠道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对2013至2015年湖北全省各地、各部门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开设的政务微博账号,及其公开政务信息方面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旨在通过研究对政务微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以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逐步提升信息公开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在政府文件里面,包括今年的两会相关文件中,都将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国务院为此修改了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提升了政务公开效率,政务信息公开方式更加多样化,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大数据时代,社会各界迫切期待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公开政务信息。要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核机制,发挥政务公开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妍  胡广伟 《电子政务》2015,(3):106-112
为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升惩防体系现代化水平,江苏省率先提出建设"权力阳光"工程,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该工程不仅响应了国家政务信息资源透明、公开、共享的发展要求,并且在提高政务工作效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防治腐败上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使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形成长效机制,本文通过对"权力阳光"实践的系统梳理,对目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共享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总结,为"权力阳光"以及全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公开工作的发展和推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政务新媒体"社群化"已是大势所趋,它不仅有助于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传播,还有利于实现政务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快速和精准对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政府赢得更好的公信力。因此,要想真正发挥政务新媒"社群化"模式的功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第一,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为政务新媒的"社群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  相似文献   

19.
白剑峰 《政策》2008,(7):60-61
白剑峰在2008年4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认为,从本质上说,政务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而不是一种垄断资源。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政府往往将政务公开作为行使权力的一种方式,公民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人敢要求政府公开什么;而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政务公开是政府的一种法定义务,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求,结合北京市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具体需求,通过总结北京市近年来科研和实践经验,提出面向区域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整体架构设计;分析了共享交换平台中所包含的主要模块及模块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支撑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实现区域政务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纵强横弱"难题的途径,为建设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提供了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