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后”,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青年,“80后”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改革开放创造的丰硕的物质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人说他们是“抱大的一代”,也有人担心他们成为“垮掉的一代”。而今,当“抱大的一代”真的活跃在时代舞台上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抱大的一代”同样可以顶天立地,挑起振兴中华的大梁!  相似文献   

2.
《前线》1962,(10)
青少年一代是我们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青少年一代正在迅速地健康地成长起来。我们一向是主张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结合的,每一个家长都负有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光荣责任,教育他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今天,有许多家长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们付出了精力和心血,细心地培育着新的一代。但是,应该指出,有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是以错误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家庭教育。这种现象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当然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3.
冯铁蕾 《党建》2019,(12):22-23
正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  相似文献   

4.
十四届六中全会会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党中央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年创造良好环境。”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谁掌握青少年,谁就掌握未来。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心愿,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ZI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定现,学系列能否供样学的基本路线一百…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的一生中曾创建和主持过学校,直接从事过教育工作。1921年底,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毛泽东在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中,郑重地填写了“教育学”三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中,填写了“教育事业”四个字。这表明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在作自我批评时说:“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再次表露出他对教师职业的深情向往和当年那段教书岁月的美好回忆。直到晚年,他只接受一个称号:导师。他说:“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担负着对学校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人才。(一)高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阵地。青少年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人群,学校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阵地作用主要…  相似文献   

7.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拥有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通行证”。当学生犯错误时,轻轻的话语是最有力的教育,给他们带来希望;当学生表现出色时,微微的笑容是最由衷的赞扬,给他们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他们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学校负有极其重要、极其艰巨的责任,必须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当网络来到我们身边并融入我们的生活时,青少年率先迈进了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奉献给他们的同时,也把“垃圾”和“黄毒”塞到了他们手中。 对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的中小学生来说,网络既是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也是一个无限巨  相似文献   

11.
谈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学校。它的任务是系统地向家长传授抚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推广交流成功的抚养教育子女的经验,提高家长抚养教育子女的能力。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以便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把儿童和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些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感。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对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赋予了新的内涵。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育好他们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评价或效仿的内容,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要斗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这决定了十年动乱期间的“教育革命”不可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 ,这是被野心家利用进行反革命阴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它几乎使教育濒临破产 ,青少年不论是道德品质 ,还是文化科学知识水平都下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 ,社会风气惨遭毒化。直至今天我们仍强烈感受到它所造成的没有多少文化的一代的祸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 ,概括起来在以下几方面 :1 毛泽东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教育革命”的指…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邓小平指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5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深刻领会与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精神,把我国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抓实、抓活、抓好,是我们当前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一、青少年教育必须清醒地面对现实,迎接新的挑战重视青少年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在抓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保证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但在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严重挑战:一是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挑战。当前,帝国主义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机,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与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遥相呼应,千方百计跟我们争夺青少年,把复辟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涉世未深,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差,如果不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很容易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去年动乱和北京反革命暴乱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暴乱平息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仍未放松对青少年的争夺,采取各种手段向青少年施加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启迪智慧、播种知识,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无闻,甘于清苦,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就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春蕾”绽放花似锦 王金祥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乡“春蕾小学”的校长,今年5月被评为全国“十佳春蕾园丁”。就是他,在一个偏远贫困的山村小学,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关爱“春蕾计划”,在改善办学条件、培育山村女童工作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处于大山深处的小牛群村,土地瘠薄,交通闭塞,是国贫县里的特困村,落后的经济严重制约了教育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青团》2024,(6):41-4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三件大事”“三个历史性胜利”“十六个方面成就”等理论概括对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全面总结,给予高度评价。非凡十年伟大成就既是新时代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结晶,也是教育引领青年一代自信自强的生动教科书。团吉林省委围绕“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以23890份14—35岁青少年群体和学校教师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结合座谈交流、典型案例征集、个案访谈等,梳理形成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您好! 我订阅了贵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而且每期都看,因为我订阅的目的,主要想从贵刊中找到党支部在一所完全中学中的地位是什么、支部书记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配合校长的工作等问题的答案。但是,当我看了贵刊所刊载的有关“学校党支部怎样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方面的文章后,我仍然感到困惑,因为在我们地区,只要是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分开的学校,党支部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怎样培养既有较高知识水平,又有较深文化修养的合格大学生,一直是摆在我们教育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对“知识教育”、“课程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知识教育”,“课程教育”之外教育内容特别是对校园文化建构的不太关心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形成一种传统习惯。然而,对校园文化作为潜在的无形教育因素对学校教育影响力的忽视,造成了校园缺少文化氛围的不应有的现象,损害了对青少年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多方面文化修养的培养,从而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面对现代社会所造就出的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