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孝道过时了?     
于丹 《传承》2009,(1):36-37
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做孝啊?老师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问,你看狗马这些动物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但你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跟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2.
佳谜故事     
周洪林 《就业与保障》2007,(1):36-36,44
拦车考孔子孔夫子周游列国,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方,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方问到:“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项方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说出四物。孔夫子感慨地说:“后生可畏啊!”你知道项方说的是哪四物吗?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辩证法——谈培养性格美怎样培养性格美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很懂得一些辩证法。这里,我想介绍他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在鲁桓公庙里看到座位上摆着欹器(古代盛酒的一种祭器,倾斜易覆),就说:“我听说这种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一半水的时候就变正了,装满了水就会倾覆。”子路问道:“盛满后有没有办法使它不倾覆呢?”孔子答道:“绝顶聪明的  相似文献   

4.
高书文 《前沿》2012,(22):51-53
孔子其学宗旨在于对成德成圣的追求,而其成德思想则来源于其对“性与天道”的自觉.“性与天道”是孔子思考的重要哲学问题.孔子通过明鬼神之异,肯定人客观存在的现实性.进而辨人禽之别,明人伦责任,将人的本质属性界定为道德本性.在孔子看来,人的道德本性来源于天道,天是的人的道德本性的形上依据.从“仁者,人也”对人的道德本性的界定,到“知天命”“畏天命”的表述,再到“天生德于予”的自信,孔子从来没有离开对“性与天道”的理性观照.  相似文献   

5.
意外的收获我原计划从福建省漳州市出发,向西前往土楼分布最为集中的永定。去长途汽车站的路上,拉人力三轮车的老师傅告诉我:如果要看最有代表性的土楼,应当去华安县仙都镇,那里的一座大土楼最被专家看好。我不放心地问:“不是说永定的土楼最出名吗?”他反问:“你是要看多,还是要看特色?”  相似文献   

6.
“时然后言”与“慎于言”──从《论语》看孔子的两条言语交际原则鲁金华孔子的言语交际原则,是孔子言语交际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儒学的经世风格与伦理精神在言语交际领域的体现。据对《论语》所载“夫子自道”的综合考察,笔者认为,“时然后言”与“慎于言”应是孔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本土和舶来的艺术作品中,“暴力”己成为愈来愈引人注目的形式因素。从大众娱乐到前卫艺术,如果没有“暴力”因素的介入,就有可能被认为不够“好卖”,或者太过中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艺术的暴力来源于哪里?意味着什么?行为艺术是否有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8.
君子不器     
正孔子也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成人。人,其实也有好几种。最高级的叫圣人;最差劲的叫小人,是时时拉出来批判的。孔子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因此他的培养目标在二者之间,具体地说就是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这就不好说了,仅仅《论语》中就有三十多处提到君子。如果逐条分析,咱们这课要拖堂。举例说明呢?又会有盲人摸象之嫌。所以只能看,君子不是什么。不是什么呢?《论语》说:"君子  相似文献   

9.
中央强调正确的政绩观,首要前提是要发展、讲政绩。如果离开了要发展、讲政绩这个问题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是要求大家要有政绩,要讲政绩;不做事,不谈政绩,就不可能有政绩,更谈不上有正确的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创造政绩?怎样检验政绩?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中央强调的政绩是全面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所谓全面,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可持续的发展;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既看改革开放,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性政绩”,又看“潜在政绩”。所谓经得起实践检验,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摆花架子、做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史学界爆出了孔子在《论语》、《左传》、《庄子》、《韩非子》、《墨子》、古代小说神话以及民间传说中的不同形象的言论。笔者认为,正是孔子的地位和影响,各学派都想假孔子之名而行其道,于是把孔子塑造成本学派的形象。从纵向看,历代统治阶级莫不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这位“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至圣先师随意打扮。然而,我们不能低估这种被歪曲的孔子形象所造成的影响,仅从重大的历史事件上来看,从近代到现代就有利用这种被妆扮的孔子形象而掀起的两场轩然大波:“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和“文革”中上演的“批林…  相似文献   

11.
上善若水     
秦桂生 《当代广西》2005,(18):59-59
时常到旷野散步,见水而思水,于是渐渐感悟到“上善若水”的真谛。孔子有云:“智者乐水。”吾托腮苦思:水,为何为孔子这般大智者所乐呢?此惑一直困扰了我许久。后来从大理学家朱熹处得知:“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之。”就是说,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人生及社会以启迪和感悟,故而“乐水”。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学、民间传说,无论从哪一角度看,三国故事都是一个显得陈旧的话题。然而,易中天却把它变成了一种“热”,并引来了一批颇为壮观的“粉丝”,甚至有人将这一现象戏说为自“超女”以来的“学术超男”。学人在学术圈外走红,是时下特有的现象。是喜,是悲?是学人的自我超越,还是学界的百般无奈?在精英和大众之间,在殿堂文化和草根文化之间,易中天现象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注脚?又给基层文化工作提供了怎样的借鉴?“易中天热”多少反衬了处于高、中层的“理论态”、“学术态”、“文化态”在底层、基层的缺失。我们在把“攀高”作为界内追求目…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     
正如果没有伤筋动骨、触动利益和灵魂,培训岂不成了"休假式治疗"?——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黔西南州开始尝试"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截至2016年2月,已有1334名干部被召回。《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认为,干部召回后的培训不应只限于军训、看电影、感受传统革命精神没有把公众当评委,而是当做自己"晒成绩"的粉丝。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以及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美德伦理学范式的反思,有学者在比较朱熹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得出了朱熹是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的结论。然而,从儒家思想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角度来看,朱熹对于美德的推崇以及核心概念“仁”的推演都是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孔子崇德贵仁开创了儒家崇德的传统,孔子以“仁”言人为朱熹将“仁”视为人性奠定了基础。因此,如果承认朱熹是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那么孔子则是理想的美德伦理学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5.
随感录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是人总会有缺点,就像再好的碧玉都有瑕疵,再好的金子都不会是百分之百的纯金.所谓瑕瑜互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赦小过,举贤才”,“无求备于一人”.也就是说.对待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应该看本质和主流.如果吹毛求疵.任你什么样的人才都不能用。  相似文献   

16.
听言观行     
“听其言,观其行”虽是前人留下的一句老话,但它言简意赅,不仅没有过时失效,而且历久弥新,依然广泛为人们所乐于引用。为什么?很明显:看人论事,必须如此。这是从古至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总结。英语里也有“inwordandindeed”或“indeedaswellasin word”(意即言行一致)之说。如果只“听其言”而信之,不“观其行”以证之,那么,判断是否“言而有信”便没有根据了。要是言不由衷、言过其实、言行相悖,说的原是不能兑现的空言和专门骗人的谎言,结果必致听信者轻则吃小亏,重则上大当。教训极多,岂能淡忘!事实上,古今中外都有一些“食言而肥”…  相似文献   

17.
我们该怎样做理性的“粉丝”? 我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好些年了,突然想到要写成一篇文章,却是来自某条“娱乐新闻”的“刺激”.大意是,某些网民掏钱看过一部国产影片后在网上大发感慨,表示对某导演和某明星的失望和不满,想不到竟招来一大帮“粉丝”围攻.吓得我老张血压升高、心律不齐,赶紧关了电脑.  相似文献   

18.
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比较正确呢?我提出以下几个方法,看行不行,同志们可以试一试。全面。看问题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比如这个茶杯放在桌子上,对面的人看见茶杯是有花没有把的。可是这面的人看见茶杯是有把没有花的,两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都不全面 如果两人把各人看到的一面“交  相似文献   

19.
此文写于2004年秋,一直没有能够发表。现在新的“信访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不知从效果看,是取代了还是包容了这一个原本于法无据的变通举措。当时我读到这条新闻,带着偶然性,因为是在街头阅报栏浏览所及,后来有没有关于这个“点”的后续报道,就不得而知了。时过境迁,这篇拙文当已不再有一定不能发表的理由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20.
胡红伟 《前沿》2012,(17):53-55
在传统思想中,学和思作为一对重要的概念被孔子提出以后,后世的人们对此也做过很多解读.如果从现代哲学角度上看,在认识过程中,学和思相互辅助,对得到真知,进而获得“本能得自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学和思的结合是否恰当,以及人们对“学·思”关系的看法,直接决定了人在认识的目的、过程和方法上的取径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