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委托贷款行为的法律性质由于委托贷款是由受托人为委托人利益与第三人订立借款合同,因此与委托代理极为相似。因而有人认为,委托贷款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行为。但我们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其一,委托贷款中委托人与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的资格要求不同。依据传统民法理论,委托代理的制度价值在于使被代理人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能力,通过代理人的活动,实现与他人从事民事活动的目的,取得权利或承担义务,从而不必事必躬亲。因此,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是否具有从事…  相似文献   

2.
专利代理是指专利代理机构中的专利代理人受当事人的委托,在委托权限内,以当事人的名义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它专利事务所进行的法律行为。本文拟就实施这种法律行为的行为人——专利代理人的任务与工作性质,浅谈自己的看法。一、专利代理人的任务专利代理机构的性质决定了专利代理人的任务是为委托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在受托人做出决策之前向他提供情报和咨询服务;二是在委托人做出决策之后为他办理有关事务。诸如代写专利申请  相似文献   

3.
律师作为诉讼和非诉讼代理人的责任应当在受委托的权限范围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律师在担任民事诉讼代理人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和律师法及有关规定,律师在民事诉讼中接受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代理人时的委托,并在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代理委托人实施诉讼行为的活动为民事诉讼代理。代理律师在此过程常见的错误有:一、律师办理和解除委托代理手续时的常见错误及预防律师与委托当事人办理代理手续是…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中国卫生法制》1994,2(2):25-25
代理: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向第三人实施意思表示,或者自第三人受领意思表示,其权利义务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被代理人由于特定原因不能承担他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时,由代理人依法代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行为。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代理人:依法律规定或者依法律行为而为他人代实施或者代受领意思表示的人。依法律行为而被授予代理权的,称委托代理人;依法律规定而为代理人的,称法定代理人;由法院指定的,称指定代理人。  相似文献   

5.
杜颖 《中外法学》2007,(6):757-76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402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立法将代理分为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其区别在于:法定代理的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的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委托代理的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在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指的是直接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例如,被宣告失踪后,无法定代理人时,就应为其指定代理人管理财产。依法被指定为代理人的人如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4)复代理,又称转委托或再代理,即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转托第三人为其实施代理行为。一般情况下,代理人只有经被代理人特别授权或事先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才能转委托第三人实施代理行为。如时间紧迫不可能事先告知被代理人,则应在事后通知被代理人,并对转托的复代理人的行为承担责任。10.什么是诉讼时效?什么是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  相似文献   

8.
《法学》1991,(5)
笔者在为外向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中,常常被外贸代理制与代理法律制度的冲突引发的矛盾所困扰,对此略陈一孔之见,以期引起经贸界同仁和法律界同仁的关注。一、外贸代理制与代理法律制度的冲突我国有关代理的法律规定见于《民法通则》。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法律规定的代理,其主要法律特征是:(1)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2)代理人必须在被代理人授予的代理权限范围内为民事行为;(3)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说,如果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签订了合同,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均归属于被代理人,应由被代理人对该合同直接负责,代理人对该合同不承担责任。根据代理的理论,在代理关系中必然涉及两个合同、三种关系。两个合同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  相似文献   

9.
无权代理中的法律行为作出后便在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即时生效.本人追认的,发生代理效果,行为效力归属于本人.本人拒绝的,不发生代理效果,法律行为的效力确定地发生在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无权代理人应当依据合同履行义务,不能履行又没有免责理由的,应当向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0.
禁止拍卖人参与竞买规则植根于代理权限制理论,拍卖人在依法作为委托人的代理人的同时,既不得使自己成为代理行为的相对人,也不得作为第三人的代理人,以避免代理人的利益与自己或自己代理的他人的利益之间的冲突。但在我国拍卖实践中,对此一规则多有误解与抵触,如任其发展下去,将有违拍卖机制的合理与公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发生了数起律师因执行职务而涉讼成为被告的案件,对此,法学界、舆论界众说纷纭。那么,律师在执行代理职务时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一、接受委托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和代理律师的法律地位委托代理是代理人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委托代理的产生基于一定的法律关系的存在,把委托人与代理人联系起来的是委托合同。委托合同一经订立,委托代理关系即告成立,代理人就可据此代为进行民事活动。在律师委托代理职务活动中,律师事务所究竟应处于怎样的法律地位,值得探讨。律师事务所是  相似文献   

12.
第五讲 代理     
一、什么是代理 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这个定义是认定代理、划分代理与非代理界限的基本依据。例如:甲委托乙代为出卖一台电视机,乙在甲的授权范围内,以甲的名义同丙达成了买卖电视机的协议。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代理活动必然涉及到第三人。如例子中的甲、乙、丙。甲为被代理人(委托人),乙为代理人(受托人),丙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13.
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科海益华应用电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厂胜,该公司总经理。委托代理人赵华,北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张颖,北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川b京市专利管理局。法定代表人王友彭,局长。委托代理人张雅军,该局法律事务处处长。委托代理人王连洁,该局法律事务处于部。第三人张景峰,男,46岁。委托代理人赖定具,北京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人O上诉人北京科海益华应用电子公司(简称科海益华公司)因专利行政纠纷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998)~中知初字第119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  相似文献   

14.
李先锋 《法制与社会》2012,(33):242-243
委托书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委托书公证的当事人是委托人。委托书是委托人的单方意思表示,只有受托人在接受委托时委托书才起作用,如受托人接到委托书后明确表示不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委托即失去作用。向前延伸,这种委托代理的内部关系是代理外部关系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前提,而代理的外部关系则是代理内部关系的目的和归宿,因此委托代理又称为意定代理。委托书是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仅由委托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无需他人的同意就能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委托书通常应是在有关委托行为的后果仅使受托人取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情况下才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一、房产委托公证的概念和种类 房产委托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委托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序证明委托人的房产委托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该行为的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法律制度,这是大陆法系公认的代理的概念,又叫作显名代理或直接代理。代理人虽享有代理权,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着想,但不表明自己是代理人,而以自己的名义与相对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行为的效果依法应移转于被代理人的法律行为称为隐名代理或间接代理。关于隐名代理是否属于民法上的代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观点不同。在英美法系中显名代理  相似文献   

17.
代订经济合同,就是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和要求,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经济合同,由被代理人承受该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代订经济合同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相互之间存在着三方面的法律关系,因而常常出现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人们在市场活动中的一种组织形式,许多主体与企业发生法律关系,在企业中享有利益,成为企业中的利益主体。企业内部的利益主体包括:投资者、经营者、企业内部的员工。在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交易关系第三人、一般社会主体和国家。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营利性市场主体,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往往是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法所处理的是围绕财富的创造、实现、利益的分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海上货运代理,是指货运代理人接受货主或者承运入委托;在授权范围内以委托人名义或以代理人身份,办理海上货物运输事宜。也可以说;海上货运代理法律关系,可以根据货主的委托产生,这时的代理人即谷称的“货代”。亦可以根据承运入的委托而产生,这时的代理入即俗称”船代”。目前我国业已实现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关系的法律调整,放委代双方均应依法行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发布施行至今已一年有余。我国的货运代理行为正在该规定和其他相关政策的调整下,逐步走向法制化。本文拟通过分析一起海上货运代理纠…  相似文献   

20.
所谓商标代理,是指根据委托代理合同,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委托人的名义所实施的有关商标事务的行为,其效力直接及于委托人的法律制度。商标代理为民事代理的一种,其适用范围主要在于申请商标注册、提出异议、办理商标的转让与使用许可及制止商标侵权和维护商标专用权等事务,这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