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融体制,又称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以行政的、法律的形式和运用经济规律所确定的金融系统结构以及这个系统的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形成的不同层次的职能作用及其相互的关系。一般来说,一国的金融体制选择都是以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特别是优势产业的发展为依据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处在两大区域交汇处的广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西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企业构成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占99%以上。面对国内及东盟市场,广西的中小企业虽然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上来说具有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活力的保证,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大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直接影响中小企业自身顺利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因此如何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在许多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已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不同国家的政府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东盟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环境、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分析东盟国家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策略,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经验,有助于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广西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大省区”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力量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也提出要在21世纪成为海洋大国,广西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省区,对国家实施"海洋大国战略"要负起应有的责任,应该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大省区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做大、做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一味地追大、追强显然并不现实,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徘徊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更要探寻合身的突破之路。为此,笔者专访了享誉全球"隐形冠军"之父、成长型企业的管理专家、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主席、合伙人,  相似文献   

5.
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到18世纪完成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世界性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时期。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一般是指社会发展由自给自足的手工业自然经济,到近代大工业、社会化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作为。过去10年,广西在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三大奇迹,积累了十大经验,广西客观上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新高地。当前,广西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时代、沿海沿边沿江"三沿"全面开发开放时代、构建新的战略支点时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加速阶段和经济起飞阶段,广西的开放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10年,广西将紧紧围绕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以及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1,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深化与东盟的全面开放合作,着力打造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新枢纽、中国—东盟合作高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把广西与东盟的全面开放合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广西与东盟的贸易经过"黄金十年"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前沿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连通了东盟、南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形成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东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沟通南亚、印度洋不可或缺的一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则是中国与东盟陆地直接接壤而且海上有港口对接的唯一省份,是大西南的出海口,也是周边省区与东盟联系最便捷的通道,陆海相邻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广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着比中国其他省份更独特的位置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广西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东盟市场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南宁市成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后,广西从经济版图的边缘走向了区域中心,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双向进入的“桥头堡”,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一直在稳步健康发展。广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商务往来越来越多,广西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广西与东盟贸易增长。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沿边开放已经进入经略周边和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呈现出新的特征,要求广西谋划沿边开放视野要宽、站位要高,不能就沿边开放论沿边开放。广西要跳出沿边地区看沿边开放,着眼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着眼于服务和推进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着眼于服务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把广西的沿边开放、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和内陆开放等统筹起来,实施"大沿边"开放战略,一体规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新高地和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0.
葛兵 《东南亚纵横》2008,(10):89-92
广西锰矿资源极为丰富,但从锰业创造的经济总产值来看,广西锰业并未获得与锰资源储量相对应的经济地位,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地区竞争优势。因此,要做大广西锰业的规模,通过发展创新集群使广西锰业获得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使广西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转化为长久造福百姓的经济优势。提高锰业对广西经济的贡献率是广西矿产资源开发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11.
To achieve a top-to-bottom growth of the “green economy”, incentives and enablers need to be identified for those micro enterprises working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 three-year study of 1,300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nterpri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veals how they are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their communities, using new business models. But their scale-up is hampered by lack of access to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upport and gender barriers, as well as challenges with complex partnerships, progress monitoring, and financial viability. A large pool of innovative ideas remains untapped and an opportunity to build a sustainable economy is being missed.  相似文献   

12.
徐行 《东北亚论坛》2007,16(2):41-47
自中韩建交以来,大批韩国企业在津投资设厂对天津经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对韩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目前,韩资企业在津发展总体状态良好,但在经营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天津市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和尽快解决韩资企业存在的问题,为韩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从韩资企业角度看,如何发挥特长、增强竞争力,更好地利用天津的优势,加快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对韩国企业界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韩国企业家通过在天津的投资办厂和商贸活动也使自身大大获利。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一定会优势互补,共创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光  陆珍珍 《东北亚论坛》2006,15(5):104-107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外来企业的冲击,为了能在这种冲击狂潮中生存,中国企业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特点,可以证明两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改革方式、员工素质侧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招聘、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存在平均主义、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官本位等不足,需要中国的企业进行文化建设、设计完整的薪酬体系、加强员工培训及绩效管理等,以有效地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简称GMS)的合作开发得到长足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自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企业面临诸多的困难,举步维艰。它们面临着入世的机遇。如能增加政府的政策支持,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发挥外贸的手段,就会使俄罗斯的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拓展空间,扩大竞争优势。彻底改变单一的能源外贸的被动局面,使俄罗斯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俄罗斯需要解决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要加快发展,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而企业核心力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国有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在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过程中,应走出一条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产品创新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中韩两国的竞争关系日趋增强的今天,仍然存在产业合作的巨大空间。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是以实现共赢为目的的,可能的合作领域包括韩国的制造企业与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企业之间的共同开发以及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过剩生产能力、形成世界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国企民营化是市场经济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家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进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而国企民营化正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19.
韩国大企业集团改革的经验教训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国金大中政府上台执政后,根据大企业集团的特点及功过,对大企业集团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举措是:提高经营透明度,逐步取消债务互保,改善财务结构,实行专业化经营。加强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责任。其核心是变非关联的多元化经营为专业化经营,使企业依靠自身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韩国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培育大企业集团的指示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滞后的法律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石 《东北亚论坛》2011,20(2):117-122
在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吉林省是相对滞后的,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立法偏严、政策偏紧无疑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深层因素。吉林省不仅在民营科技企业主体资格与市场准入的法律认定上偏严,而且在政策扶持与支持上也存在执行偏紧,不到位、力度小、实效差的状况。加快吉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改变立法偏紧、政策偏紧的局面,为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创造宽松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