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大逃港"这段历史又被人们提及。上世纪50-80年代,数十万内陆居民为求生活,由深圳越境香港。直到习仲勋主政广东,设立深圳特区,实施开放政策,"逃港"才逐渐绝迹。同事的父亲和爷爷在1980年从深圳游到香港,她成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和她聊起"大逃港",她笑着说:"香港人都是内地跑来的吧。"她这样讲也不算太夸张,香港是移民社会早已成为共识,有统计显示,每3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是内地移民,但绝大部分都是非法来港。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2):91-92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内地居民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  相似文献   

3.
30多年前,此起彼伏规模宏大的逃港风潮,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一个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垫。  相似文献   

4.
潮涌珠江     
高峰 《世纪桥》2009,(4):8-11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早与西方往来、最早发生东西方文化碰撞、融汇的地区。 一座罗湖桥见证两个时代 1962年,中国经济正面临“三年困难时期”的严重考验,深圳出现了第一波大规模逃港潮。由于港、深两地经济的巨大落差,多达10万之众的人群突然汇集在罗湖桥口岸,连树上都爬满了人,随时准备扒上火车,冲过香港新界。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11,(9):17-17
经常看见网上“用脚投票”这样的用法,只知英文里有to vote with one’s feet的说法,还真不知道中文里是谁率先用上这话的。最近读到《中国青年报》,始知有一本广东人民出版社去年7月出版的陈秉安著《大逃港》,这才知道,此话是最早意识到问题严重的老革命习仲勋说的。  相似文献   

6.
说“绕术”     
说“绕术”洪仁忠近来笔者出差,连续经历了几次怪事:只要有关人员上路检查,征税收费,有些搞营运的“小面包”便不惜钻小巷,绕便道,拐弯抹角,爬坡过港,搞得坐车的人晕头转向,不辨东西。而他们却能绕过交警,逃过检查,最终到达目的地,税也逃了,费也免了,大把钞...  相似文献   

7.
地处滨海新区的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二级子公司。几年前,这个曾创造了中国筑港历史上50个第一,被誉为新中国“筑港摇篮”的“老字号”国有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锻造”。  相似文献   

8.
闻名的旅顺口1945年。收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的时刻,旅顺口的历史也书写了今世人瞩目的浓重一页。2月4日至11日,羟、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其中有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等条款。8月14日,国民党政府接受了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条件,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于旅顺口之协定》(以下简称《条约》和《协定》)。《协定》规定,“为了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制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后,内地共有两次逃港高潮。第一次大移民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上世纪60年代初达到顶峰。由于内地困难时期的天灾人祸,大批人从广东边  相似文献   

10.
周华 《广东党史》2013,(8):42-45
改革开放是深港关系发生历史性演进的关键。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崛起,民生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地群众偷渡逃港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港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深港合作由早期的“前店后厂”、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发展到深港全方位融合、共建“国际大都会”。近年来,随着前海深港合作区改革的深化,深港两地将在贸易、物流、创新、文化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中深度合作。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深圳与香港将创新合作机制,加强深层次融合,共同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深港合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13,(21):44-47
逃票者“上天入地”,颇有点黑色幽默般的戏谑。国人多逃景区门票,是为了少给百十元;外国人多逃车票,也有各种原因。“逃票攻略”看似不缺胆略和头脑,但生命又岂是票费可以衡量的。  相似文献   

12.
祝尔娟  ;杜梅萍 《前线》2008,(9):37-39
目前,京津冀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北京奥运使首都经济发展走上快速车道: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天津发展如虎添翼;国家对河北曹妃甸港的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曹妃甸港的启动也为河北的发展构筑了巨大引擎。为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我们以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题,采访了多年从事京津冀发展理论和战略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下面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翻史书,读到“斗子文逃富”的故事,联想实际,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4.
陈双燕 《世纪桥》2002,(5):64-64
福州港的历史至今已有2000余年,但是,关于福州港的历史研究,有系统的专著还不多,厦门大学历史系郑剑顺教授的《福州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一书是解读2000余年古港历史的一部可喜新著。 《福州港》记述了福州港从古东冶港、甘棠港到福州港的历史变迁和港口设施、贸易的发展,从港口贸易的角度观察福州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揭示港口发展与  相似文献   

15.
近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介绍,针对当前防逃工作面临的形势,我国将完善防逃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防逃制度建设顶层设计,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  相似文献   

16.
邱祥吉  曾晖 《廉政瞭望》2014,(12):68-70
每个人都有梦想,一座城市亦然。 遂宁,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观音文化重镇,一直努力和执着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以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为跳板的发展梦想已怀揣多年。梦想被捂得炽热!  相似文献   

17.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09,(11):12-12
2009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在港举行 2009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5月26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活动周期间举办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展览、宁夏名特优新商品展、“2009宁港经贸合作推介会”、“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推介会等,并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本次活动周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在香港举办的大规模招商活动,受到香港众多知名企业的广泛关注,签约金额总计853亿元,改写宁夏在港招商引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一国两制”构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杨明霞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时候,我们深感邓小平同志的英明伟大。是他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使港、澳回归这个历史难题迎刃而解,使海峡两岸关系和缓,和平统一祖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历史潮流。“一国两制”构想是...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初,在湖南西部山区的辰溪县,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为彻底肃清这里的历史匪患,缉拿最后一个逃匪——“辰(溪)、沅(陵)、泸(溪)三县联合反共救国军”指挥长刘盛喜,派出了一支军民飞行小组。他们机智顽强地苦战了90余天,细察蛛丝马迹,历尽艰难曲折,追踪万余里,使这个逃匪终于走投无路,就擒归案。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重量级职务犯罪的落马者并没有悔过自新主动“交代”问题,而是选择“逃跑”,与之一起逃跑的,往往还有他们的子女。就这样,—批“逃二代”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