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的金钱政治由来已久,至少已经延续了漫长的一个世 纪。曾经帮助威廉·麦金莱赢得1896年大选的马克·汉 纳就说过:“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是金钱,第二我就记不得了。”正因为金钱对美国的所谓民主选举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水门事件后,捐助做了限制。依照1974年《联邦竞选法》,个人在一次选举中对每位总统候选人和国会议员候选人捐款额的上限是1000美元,个人在一次选举中可为政党捐献的钱不得超过2万美元,其中用于捐给政治行动委员会的上限为5000美元。个人每年所允许捐献的资金总额在2.5万美元以下,捐款超过2…  相似文献   

2.
追求什么样的富裕?似乎是每个人都能说出点道理的问题,但从时下的某些求富之道来看,着实有一些人陷入了误区。一日追求金钱为富。一大教”、“大亨”这类旧时的俚语黑话,已经成为他们眼中“富裕”者的专用语。似乎一旦拥有了大量的金钱,就被纳入富裕者的行列。南方流传的“一万两万贫困户,十万八万刚起步”之类的民谣,就明白无误地传递着以代为艺的富裕观。由于把钱看成是富裕的全部,不少人把对富裕的渴望换算成对金钱的力狂追求。为了钱可以出卖灵魂肉体,不顾起码的礼义廉耻;为了钱可以造假贩议,不惜残害消费者的性命;为了钱可…  相似文献   

3.
“一钱太守”与“十钱主簿”方一日汉灵帝时会稽太守刘宠的外号叫“一线大守”。他在任时兴利除弊,黎庶因得安居乐业。后奉调进京任职,路过山阴,几位老者拦住他,一定要各送一百钱,以感谢他在会稽办的好事。刘宠说:“既然如此,我就各拿你们一枚铜钱作纪念吧!”于是...  相似文献   

4.
钱的哲学     
有位作家曾这样妙论金钱与苦乐:口袋里无钱,心里也无钱,这样的人不算苦;口袋里无钱,存折里无钱,但心里装满钱,这样的人最苦;口袋里有钱,银行里有钱,但心中无钱,此为大福。这样的妙语读来让人如醍醐灌顶,心胸豁然开阔。“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可以买衣食住行,钱可以求医问药,钱可以送子女上学,钱可以做人情。因此,人生在世,谁也逃脱不了钱字。但是,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怎样去挣钱?如何处置满钵的钱?又折射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人对金钱看得过重,沦落为金钱的奴隶,他们终日为钱而忙、为钱而累,一切…  相似文献   

5.
据说,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学习比尔·盖茨的活动。学习他争当世界首富吗?不。是学习他身上的“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对自己吝啬。他平均每分钟挣6596美元,折合人民币五万多元,可对自己却十分吝啬。穿的,没有一件名牌。有一次,他参加世界顶级企业家聚会,穿的套装价格还不值歌星影星们一次洗衣服的钱。他的午餐,经常是不到两美元的汉堡包就打发了.他有次赴会,助理给他订了一套豪华房间,他气得骂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好事”?第二个亮点,是对社会慈善。他多次到贫民窟探访,关心弱势群体冷暖,为了解决他们的医疗、教育等问题,捐出79.762…  相似文献   

6.
王路 《瞭望》2000,(33)
常言道:有什么别有病,没什 么别没钱。表面上看,病和 钱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就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没钱而得“病”,或是因为钱多而“病”得不轻。这些人对金钱的欲望像沟壑一样难填,于是权钱交易、滥用职权、受贿等一些腐败现象沉渣泛起,污染着社会环境。 钱并不是万恶之源,那为什么它能使人难以抵御,使人生观扭曲,甚至使人铤而走险?西晋的南阳隐士鲁褒的《钱神论》有其主张,他说当世之人对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至,…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某县一鞋材公司,有一个连芝麻官也够不上的人物唐某,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居然贪污16万余元。当他被检察院逮捕时,竟抱怨说:“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害得我走上了犯罪道路。” 这则消息的作者,在写唐某交待犯罪原因时的“说”字前边,加上了这样的修饰语─—“竟抱怨”。“竟”,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统观前后。“竞抱怨说”的全部涵义应该是:本以为他会说犯罪的原因是人生观没有改造好,禁不住金钱诱惑,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谁知他竟然抱怨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才使他有了今天这样可悲的结局。 消息的作者,一定认为唐某…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领导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名利观”,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才能过好“名利关”。这句话令人们警醒。 1955年全军授衔时,许光达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报告,请求由大将降为上将。毛主席赞扬说:“这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钱学森对有人写信称他是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深感不安,他回信说,“这么称呼是不科学的,导弹航天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他个人仅是沧海一粟”。晚年,钱学森又把两笔科研奖金全部捐给国家。钱老说:“我姓钱,但不爱钱。”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真成了“微世界”:微机、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幸福……其实,还有一种“微”常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微机会”和“小成功”! 阿诚在镇上的纺织厂打工,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厂里需要一种铁片。原先供应铁片的五金店老板觉得利润太薄不愿做了。车间主任问阿诚:“你想不想赚点外快?如果你能制作这样的铁片,每个两分钱,一晚上可以赚二三十元。厂里的那台旧钻机也给你用。”碍于情面,阿诚把这活接下来了。此后,他让老婆在家钻铁片,他傍晚下班回家接着干,这样一个月下来,能赚上一千多元的辛苦钱。过了一年多,纺织厂设备更新,不需要这种铁片了。车间主任把旧钻机送给他,还申请了一千元钱,算是为工厂救急的奖励。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9,(12):12-13
中国要从“美元困境”中突围 罗德曼(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从长远看,中国应该减持美国国债。这个时候,至少得等到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同创立新的储蓄货币,摆脱美元。  相似文献   

11.
报载:忻州地区上地局局长郝文山为政清廉,秉公办事,在金钱贿礼面前从不动心。有人问他:“面对送上门的钱,你为何能廉洁自持,不为所动?” 郝文山谈出了他的肺腑之言:“我第一是不贪。收下不义之财,就把自己归入贪官污吏之  相似文献   

12.
王廷江论钱     
平白 《瞭望》1996,(40)
人生天地间,避不开一个“钱”字;做人,做官,都一样。对金钱的态度,常折射出其道德的高低、人品的优劣,甚至可看出他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忠诚。王廷江,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一位最基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对“钱”很有一番发人思索之论。 一论,“人活着没钱不行”。这很对。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范进没钱,胡屠户凭一挂猪肠的价值就敢骂他个狗血喷头;朱买  相似文献   

13.
刘健  林嵬 《瞭望》1997,(27)
镇村计生干部不该为钱劝农民超生●本刊记者刘健林嵬新闻眼5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河南省孟州市谷旦镇米庄村。村民党四清向记者反映,自己头胎是男孩,按规定不能再生第二胎了。1995年,妻子又怀孕了,就在他迟疑不决时,镇里一位叫孔秀清的计生干部和村里管计划生...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08,(2):61-61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就是烧钱,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究竟花掉多少钱?美军伊战开支的最新估算,出自民主党之手,据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JEC)大多数成员通过的一份报告估算,迄今为止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已发生的各项开支达1.6万亿美元。如果战争持续到2017年,其各项开支将会达到3.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唐汶 《党政论坛》2008,(16):49-49
现代人之所以不能拥有此刻的、美好的生活,主要是因为我们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就像我们总是觉得钱不够一样。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与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课。可悲的是,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我们总在说服自己:“有朝一日我会快乐的。”我们告诉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一位市委领导在某乡检查工作时,问这个乡的党委书记,乡里有多少人,上年人均收入有多少,全乡有多少个党支部、多少名党员,在乡里工作多年的党委书记竟张口结舌,答不出实数。 由这位糊涂的乡党委书记,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个叫笼统哥的人,生于浑沌国含糊省糊涂县囫囵村。一次,笼统哥来到京都,谈话间,有人问他:“多大年纪?”,答说:“几十岁了”;“有几个儿子?”答说:“好几个”;“一个月赚多少钱?”答说:“不多”;“一顿吃多少饭?”“答说:“不少”;“贵国离这里多远?”答说:“很远很远”。 笑话当然是夸张…  相似文献   

17.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自启动 以来,在外汇市场上久跌不 止,引起经济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对此探本追源,称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过于强大和欧洲央行干预不力。比利时学者沃尔热另持一说,将欧元的羸弱归因于欧洲“新经济”比美国落后甚多,并下断语曰:只要欧美之间“新经济”差距不缩小,欧元在外汇市场上就难与美元一争高下。 沃尔热先生为欧元前途号脉,准确与否,有待时间验证,但他说欧美之间“新经济”差距甚大,并非虚言。所谓“新经济”,即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之上的知识经济。美国人身体力行推动“新经济”,已有时日;欧洲…  相似文献   

18.
马敬福 《党政论坛》2010,(18):30-30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有些部门或单位出了一些“事故”,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造成了一些不该造成的“损失”,往往以所谓经过“集体研究”、“集体拍板”来推脱个人责任,这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负责的态度。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金钱”,实质上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形象与党的事业。在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周围世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对钱即货币的依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面对金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金钱作为利益的象征物,自然有它进步的一面。但人的利益是多元的,绝非仅仅是物质利益。认为金钱万能,认为只要攫取了金钱,就等于得到一切,连资产阶级有识之士也认为失之偏颇。我们承认,钱是生活的必需,但要钱就得付出劳动,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