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北京六所千人以上的大型打工子弟学校中的一所:教室的光线比较昏暗,课桌是破旧的。然而,学生的桌面上,几乎所有的课本都用干净的报纸或者挂历纸精心地包上了,学生们、老师们认真专注的眼神,透露出的是求学的热情与渴望。  相似文献   

2.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18):50-50
学生问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他让学生们从一个果园中走过,每人挑选一只最大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大家回来后他问:满意吗?学生们说: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我们要么选早了,后面还有更大的;要么选晚了,漏过了最大的。苏格拉底笑了:这就是人生: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不能成为巨轮就做一只小船 1986年的春天,一批新战士入伍了。按惯例,连队干部首先分头去了解他们的入伍动机。谁知,新战士们坦露实在的想法,却使干部们大吃一惊,大失所望。那么新战士都有些什么想法呢? 有的说:“我入伍为了当国营职工。”有的讲:“我入伍为了考军校,当军官。”有的谈:“我  相似文献   

4.
施平 《瞭望》2000,(12)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在最 近召开的“两会”上,又一次 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记得十几年前,也是召开“两会”的时候,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就曾呼吁过给学生减负,那时形象的说法叫:一定要把学生书包的重量减下来。为此,还有一位先生顾名思义,在一家报上发表意见,建议给学生发两套课本,一套放在教室,一套放在家中,就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了。 会后,教育行政部门确曾采取过一些措施,比如,规定不许滥印各种教学辅导材料、参考材料以及减少部分教材内容、加强体育美育等等。但是,这些措施似乎见效不大。就以各种名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武 《党政论坛》2010,(16):57-57
话说那只井底之蛙被人嘲笑见识短浅后,就下决心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井上的那些青蛙、泥蛙却认为井底蛙不能享受同样的待遇,井底蛀只好在一条臭水沟中蜗居,第二年春天,生了一大群小蝌蚪。  相似文献   

6.
家住豫西山区。 小时候。一个春天来临的日子,我萌生了栽种向日葵的念头,于是在自家门前的小荒地上开垦了两爿小园,在大人们的指点下开始按步奏松土、施粪、浇水、耙地、播种。没过几日,当我看到嫩苗顶着壳儿拱出地面时,心中也生长出一片喜悦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忽略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当前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学生智力的发展被空前重视而其他方面的发展却不同程度被忽视,只把学生关在教室、实验室来培养,结果是导致很多学生是高分低能,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如此。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都是只知道怎样做而不会做或不想做,只会纸上谈兵,那很难想象这样的"高技能人才"还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何况我们现在面对90后的学生,他们吃苦的机会少,劳动观念淡薄,动手能力更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教育过程更要加强他们劳动品德和劳动能力的锻炼。因此《劳动技能课》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教室后排男孩与多数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处于教室后排的空间特性在后排学生成为亚群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教师对教室空间进行了不同安排,他们往往将不守纪律、喜欢顶撞教师的男孩调到教室后排,从而形成了与主流空间不同的后排空间。在不同情景下,位于后排空间的男孩展示出与位于前排空间的学生不同的三种状态:蛰伏、强调存在、追求认同。他们同时也塑造了后排空间的意义,形成了可能发展出反学校文化的同辈群体。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反学校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李建涛 《学理论》2010,(24):298-299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多媒体教室数量不断增加,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室长期正常使用,必须加强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设备维护。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启示     
《团结》2009,(1):1-1
过了元宵节,春天就一路过来了。人们喜爱春天,歌唱春天的美好,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诗文名篇和名句。从古诗的“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到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不要一一列举了,列举也列举不完。人们为什么歌唱赞美春天?这问题似乎不必问,也似乎确实没有人问过、谈论过,春天如此美好,不就够了吗?其实不然。“透过现象看本质”,春天的美好,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11.
孙士芹  迟轩 《慈善》2019,(1):23-23
2018年11月6日下午,天下着雨,刮着风,好冷.'放学之后,福利院的孤儿们还在‘爱心辅导教室’写作业。今天虽然不是我值日,但还是忍不住要去看看。走进教室,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十分温馨的画面:几位老师正在精心地辅导孩子做作业,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专注的神情,看到他们这么认真,我很开心,真想和他们多亲近会儿。等他们完成了作...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一所老年活动中心发现,这里的老人有的打牌,有的搓麻将,而活动中心给老人们配备的电脑却都关着。一问得知,老人们根本就不会使用电脑。近年来,很多老年活动中心都配备了电脑等设施,而由于不会操作,大部分老人的娱乐还仅限于跳舞、打牌、搓麻将这“老三样”。 在我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老有所养”,而忽略了老人们精神生活层面的要求。如今,  相似文献   

13.
杜玉先 《党政论坛》2008,(21):63-63
从前,在一所大房子里面住着一只灵巧的猫,它经常抓住来这里偷吃主人东西的老鼠。它的存在对老鼠们的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神州大地。这种叫作SARS的病毒,很快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肆虐。其突发性、广泛性和不可知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恐慌.打破了人们以往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15.
正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女士发表了一本新书《寂静的春天》,书中以寓言的形式和抒情的笔调描述了美国原来有一个景色美丽的城镇,每当春季到来,田野里百花盛开、树林中百鸟齐鸣。可是不知不觉从什么时候起,这里的春天寂静下来了,人们再也看不到鲜艳的花朵,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欢唱。后来人们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发现造成这一惨痛结局的原因是长期使用了像DDT这样的化学杀虫剂。《寂静的春天》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曾经是当年大学生生活的模式,那么在八十年代的今天,上海大学生生活的内容则丰富多了,领域也开阔多了,开始呈现多向性、开放式的特征。 走向社会 开阔视野 每逢寒、暑假,你在上海的一些大学,经常可以看到一队队男女青年背着挎包、相机,举着红旗走出校园。他们唱着“我们踏上征途,去追寻岁月,探索人生……”的歌曲,奔向四面八方。 这是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社会考察队。学生们  相似文献   

17.
习惯的力量     
顾译 《党政论坛》2010,(8):14-14
法国自然科学家法泊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 法泊把数只毛毛虫放在一个盘子里,让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沿着盘子的边缘规则地排成一圈。毛毛虫们开始爬行,每一只都规规矩矩地紧跟着前面那一只,生怕掉队.更不敢独自开辟新路。就这样,它们爬了七天七夜,最终因饥饿而相继死去,  相似文献   

18.
常有这样的事情: 有的学生在夜阑人静时,专砸自己所在班级教室的窗玻璃。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我好恨班级和同学!”有的学生为了逃避班级,一再出走,并发誓永远不进这个班级教室的门槛。有的学生在班级里感到压抑、孤独,而在街头友伴那里却谈笑风生,活跃自如。这些现象,都涉及到学生的参照群体取向问题。所谓参照群体,是指个人特别向往并接受其规范,成为自己言行参照点的群  相似文献   

19.
激发潜能     
敬华 《党政论坛》2010,(4):44-44
一只猎豹在大草原上休憩、踱步,看似无精打采,但是它的对手们都知道,猎豹就是猎豹,一旦它瞄准了猎物奔跑起来,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令所有对手心惊胆颤。拥有无限的潜能,这正是猎豹最可怕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干旱和饥饿无情地缠绕着非洲 之角。 在肯尼亚东北省的一个小村子,发生了一场人与猴子之间的罕见混战。村民们举着砍刀和斧头,在援助机构刚运到的三辆水车前,与猴子争先恐后地“抢水喝”,造成10只猴子死亡、8名村民受伤。 肯尼亚姆温加地区一位灾民捕获了一只大猩猩,在场的饥民们蜂拥而至,没等大猩猩的皮剥完,猩猩肉顿时被一抢而空,好几位村民在“肉搏战”中负伤。更有甚者,肯尼亚中央省恩亚胡鲁鲁地区的村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宰杀了至少70头被人类保护的野生动物河马,用以充饥。 这是近期非洲之角国家灾民缺水少食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