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有些领导干部,业务很精,能力很强,也非常敬业,但群众就是不认可,工作难以开展;相反,有些领导干部,表面上看并不是特别优秀,但群众却很拥护,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不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差?仔细琢磨后发现,这是官德产生的效应。"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思想作风、政治操守、道德品行,是为官之魂、用权之道、从政  相似文献   

2.
谈"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党政论坛》2004,(11):41-42
“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为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献几乎无一不涉及“官德”问题。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是“惟治乱在庶官”,“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今天,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不同于旧时官吏,但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着眼,人们通常也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也就被称之为“官德”。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在新时期的严峻挑战面前,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官德就是领导干部从事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过程中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由于官员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由此决定了官德具有强制性、示范性、政治性和决定性。目前我国各级官员中的大多数,其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但也有少数官员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发生严重混乱。少数官员的道德沦丧,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加强官德建设是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选准用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法宝。但在干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干部工作不需要听取群众意见、有些考察者不愿意听取群众意见、部分群众不想反映个人意见、个别领导干部不知道如何把握群众意见等问题,导致干部选任工作  相似文献   

5.
乡镇领导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联系、组织、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总的看来,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因此,...  相似文献   

6.
陈龙筛、吴锦祥(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争先创优少不了一个“争”字。但争先进与争先进荣誉不是一回事。有些人专注于先进荣誉,沽名钓誉,功夫在外,甚至将荣誉称号看成敲门砖和垫脚石。尤其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也加入与群众“争先进”的行列,引起群众反感。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对评选先进中领导干部的比例也做了限制,但现在不少企业向上推荐先进时明显倾斜于领导干部,致使先进中领导干部的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青年领导干部打开工作局面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傅中琪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和干部新老交替的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政治觉悟、较高文化理论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中有不少人勇于开拓进取,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取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但也...  相似文献   

8.
一、良好的官德良好的官德是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前提性闪素。领导干部如果官德成了“短板”,即使有再大的权力,属下和群众也不会心服口服,执行命令就会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影响工作开展。官德既包括政治品格,也包括道德品质。讲政治品格,就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跟光,坚持原则,秉公执政,办事公道.赏罚分明;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始终做到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讲道德品质,就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而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实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不折不扣地遵循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能力是首先和必须的。为此,有学者把群众工作能力称为领导干部的“第一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加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建设,塑造良好的人格,维护健康的心理。去年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中,大多数干部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心思用在推动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加快发展上。但也从少数干部身上反映出一些不良心态。  相似文献   

11.
朱向东 《党政论坛》2012,(19):51-52
自从党中央号召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来,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摆脱事务性工作,沉到农村、工厂、社区等基层一线,广泛接触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省委书记在农村一蹲就是十天半月,不仅了解到农村的真实情况,写出了有真情实感的下乡心得、有真知灼见的调研报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密切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有些老年人欣喜地说:“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公选,怎样走出一条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作为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在公选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 ,最突出的就是如何把人选准、选优和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调查中发现 ,现在一些地方公选产生的个别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一般 ,业绩平平 ;有些地方公选产生一名领导干部费用少则 1万无 ,多则甚至超过 10万元 ,成本高 ,费用大。这两个突出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不仅会影响广大干部群众对公选的看法 ,也将阻碍公选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削弱公选工作的生命力。调查中 ,我们感…  相似文献   

13.
刘彦芬 《求知》2012,(12):17-18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再次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种危险”与领导干部官德水平密切相关。要化解“四种危险”.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因此.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是克服“四种危险”,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10日出版的《文汇报》刊载陈永弟撰写的文章。文章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群众工作能力是一项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能力”。首先,从党的自身建设看,脱离人民群众是最大危险。要保证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必须加强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以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重视提升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振昌 《民主》2006,(2):15-16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然而,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会说话”的现象,很  相似文献   

16.
《五灯会元》上曾说:“劝君不用顽镌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对党员干部而言,“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在群众“口碑”里,既有政治、又有官德;既有党性、又有品行;既有原则、又有人格。群众的“口碑”是透视政绩的显微镜,能观察出政绩的真与假;是照亮官德的一面镜,能照出官德的美与丑;是验证廉政的试金石,能验出从政的廉与贪;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面俱到难免“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它的重点应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而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则是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领导干部不但是道德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而且首先应该是实践者。当前应当把塑造人民公仆形象,作为官德建设的切入点;把率先垂范作为官德实施的支撑点;把人民公认作为监督官德的着力点,以此带动、影响全社会的道德建设。 公仆形象是官德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治国先治吏,吏治则国治。官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官员的道德程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尺度。官员,代表着政府形象,其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效应,官位越高,效应越大。官德的任何缺失,往往都会通过权力的链条,产生放大效应,影响到整个官员群体的信誉,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做好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明确“谁来做”和“怎么做”的问题。既抓教育,也抓管理,多角度地做,全方位地抓,形成整体合力。 靠自己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自己做,就是要学会自我教育,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世界观,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一般来说,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具备自我教育的条件。领导干部着眼于自我教育,首先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江泽民同志说:“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领导干部如果不学习,…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在灾害降临的时候,就是领导干部挺身而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