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保留滥觞于英国的《自由大宪章,》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法律原则与制度。法律保留包括立法法律保留与行政法律保留。前者作用于立法领域,旨在划定议会立法权力与政府立法权力的界限;后者作用于行政领域,旨在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前者的理论基础是议会民主原则与分权原则,后者的理论依据是法治主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是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在客观分析我国公务员伦理失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教育、完善行政体制建设、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对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公务员的伦理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建国 《政法论丛》2005,6(6):27-32
宪政包含着责任政府原则,其核心价值之一,就在于确保国家权力的公共性,以便保证国家权力用于公共服务。透视近代西方国家宪政的发展历程,就会注意到近代西方国家的宪政模式是代议制,而代议制宪政模式的作用机理又是与国家财政的公共化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代议制既是近代西方国家的宪政模式,又是近代西方国家财政公共化建构的制度之基。因为,只有确保国家财政的公共化才能确保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这也正是近代西方宪政模式与其古典和中世纪时期宪政模式的不同之处:后者主要是通过司法来规制国王所代表的行政权力,表现为司法型宪政模式;而前者主要是通过议会对国家财政的公共化组建和监管,来实施对行政权力的政治规范和约束,表现为代议制型宪政模式。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实施有效监管。政府监管权力的独立性并不能完全保证监管行为的公正性,特别是监管者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监管权力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肯定政府监管有助于抑制市场失灵的同时,为防止权力的扩张、滥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必须在信息公开、行政程序、行政问责、激励监管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以保证食品安全领域政府监管权力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5.
基金会是制度化的"公益资产",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在基金会运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失范事件。本文从基金会运作失范事件入手,分析基金会监管体制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构建基金会监管体制的措施,以期对基金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各国关于协议离婚的程序大体可分为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两种,前者以进行行政登记为协议离婚的必经程序,确定协议离婚由行政机关管辖;后者以经过法院的批准或裁决为必须,体现出离婚问题的单一司法管辖原则。依行政程序的协议离婚又有户籍登记程序和行政登记程序两种类型,前者由户籍机关登记离婚,后者由行政官员或民事登记官员批准。我国对协议离婚即是采行政登记程序。当事人自愿离婚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都可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依行政登记程序办理协议离婚有利于国家对协议离婚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就我国目前实施的离婚…  相似文献   

7.
《政府法制》2009,(23):49-49
为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福建省漳州市城乡规划局出台实施《漳州市城乡规划局行政权力运行分级监管暂行规定》,推行行政权力运行分级监管机制。该规定根据本局权力涉及社会影响敏感度高、利益裁量空间大,  相似文献   

8.
黄涛 《法制与社会》2013,(11):142-143
政府监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自我国设立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和电监会四大监管机构后,人们对监管问题也表现出了更高的关注。但在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之下,政府监管机构是否真正发挥了监管的作用就很难说了。鉴于监管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我们应深入思考一下政府监管的核心价值及其制度有效性。因此,本文试从独立监管的角度探讨政府监管的核心价值,并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监管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察》2010,(23):25-25
近年来,天津市通过制度机制创新,积极搭建农村廉政风险防范平台,逐步形成了以基层民主监管、乡镇代理监管、部门联合监管、考核评议监督为主要,市、区县、乡镇和村四级监督资源整合、上下左右联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了对村级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金淦英 《中国监察》2013,(19):31-31
浙江省长兴县近年来不断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制度严密、程序规范、审核严格、管理到位的监管体系,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交易行为,促进行政权力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1.
官员"雷人雷语"的实质是权力秩序的紊乱以及人民作为主权者地位的缺失。官员言论的失范是权力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法律手段规制官员的言论,是限权政府的要求,是政治和行政伦理的需要,也是改善官民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因此,只有对官员言论的规制法定化,构建多层次问责机制和多元的民主监控机制,才能有效地改善官员话语及背后的权力秩序。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基层政府处于体制的末端,加强新时代廉政建设是基层“微腐败”治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然选择。从廉政建设视角看,基层“微腐败”治理由于廉政教育重视不够、新旧体系制度转型、行政执行程序不当、权力监督体系紊乱等原因而陷入困境,表现出政治素质低、三务不公开、行政不作为、权力私人化等形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损毁了政府的廉政形象。鉴于此,迫切需要从文化重塑、制度更迭、法律修缮、技术赋能四个维度来有效防治“微腐败”,推动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政府内部监督成果不容乐观,对官员监督多从外部监督入手,专家及银行监管作为社会监督的一部分对政府内部监督亦有其参与其中的必要性.本文指出,权力制衡一直是政治学界研究限制官员权力的重要理论,以往研究中,多关注同级官员的权力分化与制衡,忽视上级、同级、下级三个层级间的联系对官员监督的重要意义.下级对上级的匿名评定打破官本位思想禁锢的同时,也为中国官员的考绩与黜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实现不能,是指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或影响,行政责任追究主体对已经客观存在的、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的环境监管违法行为,不追究或者不能追究行政责任的情形 它是当今中国环境行政责任实现方面所存在的最为突出、危害性最大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环境监管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实现不能的原因复杂而多元,其中环境监管行政责任制度严重缺失、环境监管及其行政责任实现的体制障碍、传统发展观与政绩观的阻却、以“官本位”为代表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行政伦理失范的影响等是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盛学军 《现代法学》2006,28(1):37-42
从中国市场监管权的制度设计看,明显存在定位模糊、设立缺乏合理考量、配置分散、监管者非专业性等缺陷,实质上是“政企不分”、行政主导的立法模式以及权力文化等体制痼疾在监管法制架构上的一种表象。因此,必须在推进市场化进程和政治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厘清政府经济职能、明晰政府经济职权的内涵和范围、重塑监管机构、设计适当的控制机制等路径,实现市场监管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其主要根源是制度和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扭曲使经济活动出现寻租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寻租行为与权力监督之间的关系。制度缺陷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寻租行为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根源是利用制度缺陷进行寻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性质是以寻租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即利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利益或超额利润。我国现阶段的制度缺陷主要是:1.政府行政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存在诸如政企不分,机构重叠,用人制度不健全,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期以来对地方政府债务采取行政控制,但效果不佳.自分税制改革以来,虽有预算法明令禁止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绩效考核决定官员升迁,但因地方人大弱化,举债无风险、高效益的潜规则等促使地方政府官员肆意规避预算法等法律,滋生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行政控制惯性和国务院地位及其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仍由国务院主导、实行行政控制,但实践经验表明行政控制效果差,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转轨,从行政控制转向规则控制路径,实施法律监管,完善债务信息公开、风险预警、责任追究等方面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行政权力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各种监督行政权力的要素共同构成了行政权力监督体系。 笔者认为行政权力监督体系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首先,从监督权力的配置的角度可划分为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利益集团的监督。其次,从行政权力运行的角度,依运行过程所必须经过的三个环节,可以划分为对行政决策权的监督、对行政执行权的监督、对行政反馈权的监督。关于第一种划分方法及其监督体系,很多研究者都有论述,本文不多涉及,而主要从后…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监管权与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管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十几年间,监管效果并不理想,市场经济和现代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监管权力失灵已经开始显现,这种消极现象不可能通过市场经济自身的力量消除,必须遵循法治原则,通过法律对行政权力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一)我国传统的行政体制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行政体制特点之一,是具有显著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政权的高度集中性,国家领导人的特殊作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所谓“政权个人化”,他们竭力使自己的领导广泛地体现法律,他们通常是唯一的执政党的首脑,同时又是行政长官,最后又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表者,有时还是奠基人.发展中国家的行政体制特点之二,是行政文化与民主机制的不发达,习惯势力和传统行为准则对行政生活的巨大影响.上述这两个特点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性问题,在我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中也有体现.我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以权力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它具有三个特点: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上表现为中央政府高度集权;在政府对经济管理上表现为政经不分、政企不分,政府集中经济管理权过多,实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微观控制;在政府机构设置上表现为机构庞大臃肿而效率低下.权力淤积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但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的行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与政府僵化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