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指算来,我同关雪凌博士相识已经有15个年头了.作为一名女性,她一直在物质生活相对贫瘠的苏东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著述颇丰,屡有新作问世.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由她主编的《艰难的历程--俄罗斯经济转轨八年》①出版之初我就看到了,只是由于忙,一直未能静心品读.近日偶有余暇,认真地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坦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同意书中的观点,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状况的阐述是理性的、严肃的,内容是丰厚的.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2000年8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助下,我在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进修一年.这一年,通过对俄罗斯社会的实际观察,感到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家,它与我们的想象有很大的距离.现在,就我在俄罗斯期间的所见所闻,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2003年5月,我的两位年轻朋友张树华和刘显忠博士将他们刚刚出版的新作<当代俄罗斯政治思潮>一书赠送与我.  相似文献   

4.
《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的作者张树华同志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研究人员.他80年代中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就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莫斯科大学留学的那几年,正值苏联和俄罗斯社会发生激烈变化之时,他亲自目睹和经历了当时苏联和俄罗斯发生的巨变,其后又曾多次到俄罗斯进行学术考察,所以他对这些年来俄罗斯社会变化的真实情况感性知识较多,感受也较深.他90年代中从俄罗斯学成回研究所工作后,一直从事俄罗斯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研究,在这方面出了不少研究成果.我看过他写的一些论文,感到他常能提供许多新鲜的材料,提出不少给人以启发的见解.他这几年着力于写一本专著,想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介绍和探讨一下俄罗斯社会10年来发生的巨变,包括社会的状况、它的变化过程、变化轨迹、变化的文化思想基础等等.现在,这本以《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为书名的专著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我推荐朋友们读一读李景阳先生的新著《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的实证分析》1。这部视角新颖、文风华美的著作出版已经有一年之久 ,但却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我同李景阳先生相识二十余年 ,他学识渊博 ,涉猎庞杂 ,有自己独特的治学之道。他的文章 ,多体现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虽然李景阳先生直到去年才被评上研究员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学术能力的认知。我喜欢读李景阳先生的文章 !《基本经济制度转变中的社会冲突——对俄罗斯的实证分析》是李景阳先生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 ,在收集、整理大…  相似文献   

6.
正在崇尚自然的我看来,这地球上有两个地方最令人神往,也最使人难忘,一是我国的西藏,再就是俄罗斯了。去了西藏你才明白天有多么广阔无垠,到过俄罗斯你才知道地有多么博大无边。我不断地怂恿身边的朋友:去俄罗斯吧,那是此生必去的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7.
(一) 大约三年前,陆齐华曾将她的博士论文<俄罗斯在欧洲: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送与我,时至今日我一直细心珍藏着.前不久,她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充而成的第一部学术论著<俄罗斯和欧洲安全>①正式出版了.全书共4篇,13章,约31万字.这部论著不仅在篇幅上比原来的博士论文大大增加,而且框架结构和观点也更加鲜明.这是一本在装帧和印制上都很精美的书籍,选题也颇具现实意义.犹如作者本人一样,淡雅之中散发着几缕清新.  相似文献   

8.
由关雪凌博士历时三载撰写的<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经济危机>①一书已经正式出版了.在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中,作者分别从经济危机概况、经济危机的历史原因、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危机的国际背景这样四个方面来解析俄罗斯社会.我之所以借用关雪凌博士另一部专著的书名来作为这篇短文的题目,就是觉得用"艰难的历程"来概括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全过程是十分贴切的.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揭示了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成因,对于总结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经验教训,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深入,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重塑超级大国--俄罗斯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①(以下简称<重塑>)一书,欣悦之余,感到有必要向广大读者作一推荐,以推广我国俄罗斯问题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民意测验对中国的看法值得注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历史考古和民族研究所继2002年夏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达利涅列琴斯克等四个城市对660名俄罗斯人做了问卷调查之后,又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更大范围内采用街头随机抽样问卷的方式,对700名俄罗斯多个阶层、多年龄段、多所有制、多教育层次人士做了一次社会舆论民意调查。考虑到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居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评估俄罗斯人与中国人合作的意愿程度,以便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这对中俄两国人民相…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人好酒贪杯,以豪饮海量著称。尽管俄罗斯也有啤酒、香槟、红葡萄酒和白兰地等等,但人们最爱喝的还是白酒,认为它劲大、够味。心爱的水俄罗斯人把白酒称作“伏特加”,它是烈性酒,类似北京的“二锅头”。“伏特加”一词是对水的爱称,含有“心爱的水”之意,足见他们对白酒的偏爱。我们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俄罗斯人则喜欢以酒待客,特别是贵客和老朋友相会,总要喝上几杯,甚至一醉方休。我在俄罗斯逗留期间,曾去吉尔申将军家作客,他住在库图佐夫大道,离朱可夫元帅的公寓不远。旁边有一座不大的桥,叫库图佐夫桥,我想一定是库…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马友君博士所著的《俄罗斯对外贸易》一书,已于2007年3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26万字,共分6章23节。该书的写作和出版恰逢2006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俄罗斯"中国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最大市场,但俄罗斯市场已经是世界大市场的一部分。俄罗斯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部反映俄罗斯转型时代外交的新著《转型时代:俄罗斯与美欧关系研究》①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虽然目前国内研究俄美关系和阐述俄罗斯外交的著作很多,但是从总体上对俄罗斯与整个西方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对转型时代俄罗斯外交和国际关系做系统分析的研究却略显不足,对俄罗斯外交区域特色的深入研究则更少。美国和欧洲是在俄罗斯外交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两个方向,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俄与美欧的关系。研究转型时代俄罗斯与美欧的关系,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些学者认为,在俄罗斯人的思想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观念,即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对于拯救欧洲以及整个人类负有特殊的使命。这被称为俄罗斯的“救世思想”。这一思想最早是通过强调俄罗斯在蒙古人统治期间(1240-1480年)的作用来表达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独联体各国、原东欧国家的社会转轨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由于俄罗斯具有大国影响力,其国情与我国也有一定的可比性,我国政界和学术界更为关注俄罗斯的变化,而对原东欧国家的研究则略显不足。2003年10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由高歌同志撰写的《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以下简称《转轨》)一书,弥补了关于原东欧国家社会转轨的政治学研究方面的缺憾。 俄罗斯和原东欧国家都是从计划经济和一党集权制向市场经济和多党民主制转变,而且这一历程都是不平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到俄罗斯,不去圣彼得堡,就等于没见过真正的俄罗斯。去年10月,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研修一年,走进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粗粗领略了这一昔日俄罗斯帝都的古韵今貌。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是俄罗斯告别过去、开拓未来、迎接新世纪的一年。这一年,俄罗斯在新总统普京领导下结束了近10年的内乱,迈出了治理整顿的艰难一步。新的一年将是俄罗斯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也是俄罗斯人在新世纪探索国家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是个十分重视礼仪的国家 ,葬礼是俄罗斯民俗中的一桩大事。笔者在俄罗斯工作期间 ,曾目睹了俄罗斯葬礼仪式 ,对俄罗斯人这一复杂的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俄罗斯人的葬礼大致可分为两种 :宗教式 (东正教、天主教式 )和无宗教式 ,这两种仪式包括土葬和火葬两种形式。1 .葬礼形式宗教式 ,是一种很普遍的形式 ,特别是在农村更盛行 ,由古至今仍广为沿用。所谓宗教式 ,即现代风俗中信教者在教堂中举行的葬礼。其程序是 :奏哀乐 ;参加仪式者全体随唱诗班唱赞美歌 ,牧师朗诵圣经 ,意思是给死者做超度 ;牧师祈祷 ,希望死者能升入天堂 ;友人代…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2002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陈联璧、刘庚岑、吴宏伟三人合写的专著《中亚民族与宗教问题》。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陈联壁研究员主持的本研究所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自1982年成立以来(当时称中国苏联东欧学会),对推动我国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来自全国各地140位学者和专家云集在这里,举行第六届全国理事会,这标志我国的俄罗斯、东欧和中亚研究事业又有了新的长足发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对各位同志和朋友们多年来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第六届全国理事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俄罗斯、东欧和中亚,无论对世界,还是对我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俄罗斯、东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