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薪风霞写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被她不小心给摔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自己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儿赔自个儿茶壶去了。  相似文献   

2.
李玉林 《慈善》2017,(1):13-16
<正>又是一个单亲家庭,又是一个不幸的贫困母亲。她似乎也有一种“负罪感”。丈夫离她而去,离开她和他们的孩子,她甚至没有怨言,反而觉得是自己“罪孽深重”“罪有应得”。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血液中“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不知自己身体携带了这种可怕的“凝血活酶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不知道没有症状显现的自己会把这种疾病遗传给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这样的奉献     
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老大决定当一名志愿者教师,到非洲去办学校,不幸被土著给杀了,老太太非常伤心。二儿子对她说:“妈妈,大哥死了我很难过,但非洲那些人好可怜,他们没有文化,您让我再去哥哥原先办学的地方,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育使命,好吗?”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不久,传回了坏消息,二儿子也殉职了!同样的要求被三儿子提了出来。但过没几年,老三也死在土著的手上。三儿子的遗体运回了英国,就在追思礼拜上,老太太脱稿说了一句话:“我好后悔!”全场的人似乎也都可以体谅她的难过与不舍,岂料,她接着说:“我为什么没有第四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4.
浙西北山区长兴县长潮乡兴隆小学女教师何萍,收到丈夫陈尚全从西安某部发来的电报:符合随军条件,速来部队。喜讯传出,乡亲们都为何萍高兴。 可是,这一夜,何萍却彻夜未眠。是呵,丈夫当兵二十年,生活的重担落在她的肩上,她都咬咬牙挺过来了。如今,她可以吃“皇粮”、住公房,走出这穷山沟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然而,她怎么也放心不下这个家:这里有长年生病的年过花甲的婆婆,有把她当作爹和娘的小侄子,更有她执教二十多年的村小学的孩子们;虽然她还是个民办教师,可山村需要她这样的教师。“我走了,这个家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何萍思忖再三,终于拿定主意:“不去!”这是1992年春的事。  相似文献   

5.
吕斌 《侨园》2006,(4):4-6
本多RURU虽然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但是在接受采访时她都会提醒采访者:我是个中国女孩。虽然她是个中国女孩,却在日本乐坛掀起阵阵浪潮,两年发行了八张单曲、两张大碟,举行了100多场演唱会,从而一举奠定了自己在日本乐坛的地位;虽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但“有一天能用自己的母语演唱”却是她心中一个炙热的梦想,于是她来到宝岛台湾,连续发行了几张国语专辑,同样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6.
瞭望哨     
《瞭望》1985,(20)
如此“方便旅客” 湖北 叶达泉 四月份到北京出差,托运了两件行李,我下车以后到车站行李房去提取时,服务员同志说:“交八角钱!”我忙问道:“什么钱?”“搬运费!”她回答得很干脆。我想这点东西用不着他们来搬,于是说:“我自己搬行吗?”“不能进!”她有点不耐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4,(12)
哈尔滨市整流设备厂党支部书记陈秀云“有胆识骏马,无畏护良才”的事迹,已经传为美谈。为什么陈秀云敢于顶着种种压力,起用、支持当时戴着“历史反革命”帽子的安振东呢?因为她有“识才之眼,用才之胆,爱才之心,育才之方”,其中最重要的是她对知识分子有真挚的感情。她以自己的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知识分子的心窝里去了。  相似文献   

8.
黄咏梅 《民主》2023,(2):38-39
<正>人物名片江伟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某家庭农场农场主、民进衢江总支第三支部副主委。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敢打敢拼情系“三农”江伟琴生于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父辈们靠一亩三分田生活。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自己创业,开起了第一家生活用品、化妆品店。由于所有的资金都来自同学和亲戚朋友的借款,她不断地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还清了所有的借款。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她用自己积累的资金开过运动服装店、球鞋店,甚至在春节期间还摆过地摊。在她看来,只要有商机,即使没做过也要去尝试、敢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个世纪前出生在湖南洞庭湖畔的帅孟奇走了,她曾饱经风霜,历尽艰辛。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1996年元月3日看望百岁华诞老人帅孟奇时,微笑着对帅大姐说:“祝您健康长寿!”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送给老人的花篮绸带上写着:“大义凛然,爱憎分明。”他对周围的同志说:“我的帅妈妈很不容易,她受的苦最多,被敌人灌过煤油,坐过老虎凳,可她的寿最长。”作为一个在党内、在全国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革命老人,大姐还有另一种难得的美德。即她关心同志比关心自己还重。她以慈母般的心,关怀和抚养革命后代,把她的爱  相似文献   

10.
有许多朋友说自己是《话说长江》的忠实观众。我们懂得“忠实”二字的份量,它在我们的心中重千斤,千斤重。衷心谢谢各位了! 我们将牢记各位的期望,宰记各位的嘱托! 再见了,谢谢! 谢谢了,再见!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的眼睛闪着泪光。这是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专题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1.
一日,旧友来访,听说我还在做宣传思想工作,大为惊诧:“都啥年月了,你还干这个?!”言下之意,如今“这个”实在没啥干头了。自己仔细一想,身边一些“下海”的同行同事中果然没见谁再回来,空下的位子也果然没见谁再补上。传闻南方某地,老子教育儿子:“你不好好学习,长大没出息,就只好去当政工干部!”儿子闻言不快:“我不傻不笨,才不去呢!”——事不可考,但反映了一种心态;政工干部在一些人眼里确是“没出息”的职业。无怪乎辽宁省七百多官员停薪留职办实  相似文献   

12.
许嘉璐 《民主》2008,(7):33-34
2008年2月27日晚,北京展览馆剧场,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颁奖大会。当我看到获得优秀出版人物奖的名单中“唐瑾”二字时,心里不禁说道:“果然有她!”立即兴奋地对坐在旁边的陈至立国务委员说:“这个唐瑾是湖北教育出版社的,我们民进会员!”也不管她听清楚没有:轮到唐瑾和获得同一奖项的人一起站在高高的旋转台上出现时,我又指给她看:“那就是唐瑾。”  相似文献   

13.
“高举红旗去战斗,踏着铁人脚步走。……”每一个大庆人,对这首歌都不会感到陌生,她是六十年代老一辈石油工人用他们的血汗和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那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场景;那住马棚、睡地窨子,人拉肩扛搬钻机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那惊天动地的号子依然回响,“铁人”精神的钢筋铁骨仍然支撑着今天大庆人的身躯。看!新一代大庆人,又唱着这首气壮山河的战歌,踏着“铁人”的脚步,威武雄壮地走来了!  相似文献   

14.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15.
    
周波 《党政论坛》2008,(14):51-51
“去说了吗?”她问。“还没。”李四说。“干吗不去说?”“让我想想嘛。”  相似文献   

16.
戴廉 《瞭望》2005,(43)
开始于1994年,一直被外界称之为“国学大师班”的“北京大学文史哲综合试验班”2001年起停止了招生。2000年,揣着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通知书报到的顾凡颖读到了一本迎新宣传册。宣传册上有关“北京大学文史哲试验班(文试班)”在新生中第二次录取的消息吸引了她。她报了名,并通过选拔顺利成为北大2000级“文试班”的一员。那时候,她没有想到,自己所在的班级将是北大最后一届“文试班”。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来安县农村迅速改变了面貌。往年常到张目家里借粮借钱的那些农民朋友们都把日子过“发”了,大伙争着进城来向张目一家报喜!唯有好友潘世太一年没露面,张目和全家挺挂念的。 直到一九八○年秋的一天,潘世太才打发妻子苏志兰进城来到张家,她满脸愁容,心事重重。 “唉!”她深深地叹着气对张目说,“多亏责任制,今年比去年强多了,只是往年新帐压旧债,亏空太大,现在一还帐,剩下的粮食就又不够吃了!也没钱买化肥、良种,再说俺那不争气的男人种田又不得法。……”  相似文献   

18.
“田螺姑娘”神通广大舞台上,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渔夫的家。渔夫笑容满脸,轻轻地把被骄阳炙烤得快要干涸的田螺放进水缸,然后出门砍柴去了。一缕轻烟。水缸里突然跳出一位轻盈窈窕的姑娘。哦!仙女下凡了,她对人间充满着好奇。这是魔术剧《田螺姑娘》的序幕。“田螺精”,就是女魔术师邓凤鸣扮演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腾飞热气浓”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一九八五年。这是二十世纪最后十六个新岁!只有十六年了,“十六”两字更增添我中华民族腾飞的紧迫感和时代感! 瞭望全球,亿万双目光的焦点,正移向地球的东方,移向太平洋的西岸,移向世界文明的故乡。 为什么?原因之一,她于最近五年来,创造了当代的奇迹。因举  相似文献   

20.
许嘉璐 《民主》2011,(2):10-10
雷老突然去了!虽然自她过完105岁生日起,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但是她的离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突然了!哀痛猛然而至,不知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