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间法研究的内在精神在于其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而民间法的文化基础在于一个社会深层次的民族(传统)精神之中,因此对一个社会深层次的民族(传统)精神的尊重,对法律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是思考民间法何以具有文化价值,并以民间法的学术话语/场域何以具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的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2.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十一)】社会实证研究在民间法研究中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或许首先是一个研究者在理论创建中应当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先决性地思考它在民间法研究中的可能限度。本期所刊出的周赟的论文:《反思民间法研究中的社会实证法》就是这种对社会实证方法在民间法研究中的限度问题所进行的先决性反思。我之所以说这一反思是先决性的,乃是因为据我所知,作者并没有过在民间法研究中进行社会实证的尝试和经验。既有的对民间法研究之社会实证限度的反思,最多也基于对有关民间法论著的日常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3.
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在国家制定法边缘的民族环境习惯法是我国民间习惯法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达。消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环境习惯法之间的紧张和挤压关系,使民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获得重生,是回归自然秩序和谐的法文化传统、重塑法律信仰精神和重归法律对价值理性关切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清晰地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出来。我国大学作为保持、传播、创新知识的文化机构,一方面应责无旁贷地利用其文化理性反思、文化理性批判的功能,理性认识本土传统文化价值,向世界传播本土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应吸收、借鉴和传播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重建本民族新的文化精神,使我们的文化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解决我国的和平发展、人类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终极关切的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杨过是金庸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他一方面具有一个文学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同时又体现着传统年赋予的文化共性。他的身上首先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批判、反抗精神,敢于一往无前地追求个性的自由,对当时僵化的社会规范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抗。道家的这种精神与现代反异化思想暗合。同时杨过的身上也体现着儒家对社会义务的提倡。金庸作品受到普遍喜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间信仰特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民间信仰是最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信仰现象,带有某种深刻的历史、民族、文化、政治渊源.它影响着我国社会特别是乡村下层社会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因此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内涵、特点、影响进行综合考察,这对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文化面貌尤其是理解中国乡村基层社会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民间信仰特性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传统     
文化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为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活产品。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的概念;文化是表示社会形态结构的概念,它从精神生活的角度表明社会的构成和不同层面。文化有其物质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存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变革两种趋势。在社会激烈变化时期,对传统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积极作用,但西方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自身矛盾的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变幻,长征精神永不过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切的现实指导意义.长征精神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将长征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反思民间法研究中的社会实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民间法研究渐成热潮,其中,关于民间法基本范式的反思性研究也隐有成风之势。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根据学问的一般规律,所谓反思研究应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方法的反思和根据方法的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反思研究又似乎存在一个明显的疏忽:即没有对作为民间法研究的基本方法予以反思。这其中,尤其缺乏对社会实证方法(最重要的民间法研究方法)的反思:它是否有其限度?如果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可以说,这是所有法社会学(当然包括民间法)研究者都必须关注的问题——没有对它们的清晰认识、回应,相关研究结论就只能是某种程度的"色厉内荏"。  相似文献   

10.
李建国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灵魂、品格,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支撑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