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论民间法研究的内在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法研究的内在精神在于其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而民间法的文化基础在于一个社会深层次的民族(传统)精神之中,因此对一个社会深层次的民族(传统)精神的尊重,对法律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是思考民间法何以具有文化价值,并以民间法的学术话语/场域何以具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的根据所在.  相似文献   

2.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十一)】社会实证研究在民间法研究中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或许首先是一个研究者在理论创建中应当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先决性地思考它在民间法研究中的可能限度。本期所刊出的周赟的论文:《反思民间法研究中的社会实证法》就是这种对社会实证方法在民间法研究中的限度问题所进行的先决性反思。我之所以说这一反思是先决性的,乃是因为据我所知,作者并没有过在民间法研究中进行社会实证的尝试和经验。既有的对民间法研究之社会实证限度的反思,最多也基于对有关民间法论著的日常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3.
民间法理论逻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民间法的话语逻辑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通过在对民间法学者为民间法理论构建的形象与民间法学者实际的问题域之间的矛盾予以揭示之后,文章指出了支配这一矛盾产生的理论根源。立基于此,文章认为民间法由于其前设理论存在的问题,因此其对中国法律状况的认识必定也就是存在误区的,进而使其丧失了文化正当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反思民间法研究中的社会实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民间法研究渐成热潮,其中,关于民间法基本范式的反思性研究也隐有成风之势。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根据学问的一般规律,所谓反思研究应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方法的反思和根据方法的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反思研究又似乎存在一个明显的疏忽:即没有对作为民间法研究的基本方法予以反思。这其中,尤其缺乏对社会实证方法(最重要的民间法研究方法)的反思:它是否有其限度?如果有,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可以说,这是所有法社会学(当然包括民间法)研究者都必须关注的问题——没有对它们的清晰认识、回应,相关研究结论就只能是某种程度的"色厉内荏"。  相似文献   

5.
民间法的传统精神及其双重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图从哲学层面上对民间法的精神作一探求,着重剖析道、礼、法三者的境界欲求及其关系,阐明民间法的性格对国家法的批判和影响,以期有助于我国真正法治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作为非正式规范的民间法类型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这种非正式规范的研究反衬出对正统国家法的考量。民间法和国家法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规范知识系统,虽然是处在国家法的强势遮蔽下,但民间法从来都不是无可作为的。它根植于一个情理而非法理的社会之中,在这个“情理社会”里,维系人们的往往是充满人情味的鲜活的传统、伦常和礼俗,民间法正是以这些传统的规范力量与国家法形成博弈。如何在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形成沟通与契合,是中国法治话语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我国关于民间法的研究与其说是一种学科性思维,不如说是一种法学研究进路的展开,对提升我国的法学研究的层次水平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人曾追问什么是中国法学?中国法学对世界有什么贡献?靠理论和制度移植“发达”起来的当代中国法学自然无法回答这些提问。原因是我们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法学理论产品,自然很难对世界有所贡献。藉着民间法研究这一进路,也许会对开拓我国整体法学研究有所启示,我们可以从中预期中国法学的未来景象,那就是用根植于中国本土社会的法学流派理论贡献给世界。本刊开辟“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专栏,并邀请著名法学家谢晖教授做专栏主持人。意图在于提供一块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理论探讨的平台,荟萃这方面精深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尽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7.
民间法研究之潮起,反映出学界对中国法治之路更为深层次的探索。然而在民间法研究中,语言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习惯法、传统法、非官方法、活法、行动中的法等概念往往与民间法概念交织一起,不加区分而随意使用,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民间法研究走向深入,因此急需完成对相关概念的辨析。  相似文献   

8.
与国家法相对,民间法自生发于有限地域当中,其对特定群体的规制效果长久以来被归因于法律文化的传承,然而文化论的解释对于民间法何以能够成为法,何以能够成为文化,进而何以能够为个体所遵守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法经济学原理的分析进路为我们提供了找出深层原因的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以经济学原理为分析工具,揭示民间法在生成、运作及发展过程中为个体所接受并产生规制实效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九)】社会纠纷的解决,在正式制度中,一般依赖于司法活动。即使其他处理,在制度设计上都要把司法的裁  相似文献   

10.
社会自治的民间法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自治以消极自由权为依归,并以民间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为制度前提,主要表现为契约关系的社会权力是社会自治的基础,也为民间法确立了效力前提。民间法的效力根据还包括民间法规范符合社会主体的需要,并具有自然法意义上的价值基础。民间法实效就是民间法效力的彰显,依赖于社会权力、主体需求和自然法价值。社会自治意义上的民间法资源主要包括民间习惯法、道德规范和民间组织的内部规则。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理论对于民间法研究具有意义。"社会的三元结构理论"试图突破国家与社会二分的传统理论框架,其目的是为民间法的生成和社会自治创设空间。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三元结构理论并没有走出国家与社会的二分结构,因而其对民间法的意义就具有局限性。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社会结构多元决定着"国家控制型"和"自治型"民间法与我们渐行渐远。既具有内在的独立品格、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回应型"民间法是社会结构多元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精神在民间的一种朴素表达。调查显示,民间信仰依然是我国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信仰形态,是民间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环。近来,民间信仰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复兴,但由于多种原因,民间信仰活动中的功利性、世俗性倾向也日益凸显。因此,当前应从建设民间精神家园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民间信仰问题,将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并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拓展民间信仰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徽州民间契约文化是徽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契约这一社会现象在徽州是最为典型的,它透露着深层次的徽州社会及人际关系的理性成分,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规则在维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所具有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契约观念可以说是在改变中有继承,或者说在继承中有改变,仍以特有的方式调和着最基层社会的安宁。本文拟从徽州民间契约传统的发展过程,传统民间契约与现代契约的比较,徽州民间契约观念的成因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学界对徽州民间契约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七)】 村规民约,理应是村治实践中必须贯彻的一项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乡村自治,但“天高皇帝远”的政治辐射能力,宗法统治的社会结构基础等,都客观上决定了在那些国家政权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宗法自治或者乡村自治的存在。相应地,也留下了丰富的村规民约、家法族规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民间法司法运用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民间法引入司法审判,首先面临的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是对民间法司法运用的价值进行论证。司法的场域运行表明民间法在司法中强有力的存在,与此同时,由于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以及对司法解决纠纷功能的重视,民间法司法运用的价值不是被夸大了,而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在司法实践中,民间法的价值具体体现在:有利于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实现案结事了,推进和谐司法;有利于顺应主体社会生活的权利要求,维护法律权威;有利于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达致善治。  相似文献   

16.
民间法研究将视野投向了中国民间社会鲜活的"日常生活世界",着力挖掘中国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力图发现中国社会实际运作的法的真实状态和实际效用。在民间法的语境下,法律结构二元论就表现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问题,延伸而言还可以囊括本土养成与外来输入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民间法及其资源作为  相似文献   

17.
民间法语言的模糊性具有普遍性,其成因具有多元化特点。民间法语言的模糊性既有扩大民间法规范的解释力、促进民间法规范效力的实现、形成与国家法语言的互补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规范的指引作用、为社会权力滥用提供方便、不利于民间法文化塑造等消极作用。面向现代社会的民间法应该在追求语言精确性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语言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浅论民间法     
陈昊 《工会论坛》2008,14(2):143-144
本文对民间法这一法律现象从其概念、渊源、特征及发展趋向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民间法是在社会生活中,独立于国家法之外的,在民间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调整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并以此维持的一种社会调整规范。民间法具有习惯性、地域性、私法性、文化性四方面的特征。在我国的法制建没中应当重视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间法初探     
本文通过对民间法的性质、实施者、运作过程的探讨,揭示了民间法不同于国家法的特殊性.民间法不仅外在形式与国家法不同,而且内在本质与国家法也不同,它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与权力密切相关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它.  相似文献   

20.
乡土社会中法律的地方特色已为众多学者所提及,以乡土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私了”现象为解读文本具有实践价值。以国家——社会作为叙事平台,需要对“私了”的概念从实质上进行重新厘定;从哲学上的优先逻辑理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冲及传统文化中的“厌颂”观念进行理性考量,可以显见“私了”在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文化基础。对“私了”现象进行国家法改良的可行性路径包括:形而上的观念的转变;形而下的司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