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协同治理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它强调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个体公民等多元社会组织和行为者相互协调合作,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实现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性合作,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个体公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平台,非营利组织是社区多元合作治理的重要一极。西方国家先后兴起的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志愿失灵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与第三方治理理论等,从理论层面证实了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治理的必要性。美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治理的现实呈现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政府购买服务已成为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模式。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离不开政府法律、政策与经济的支持。这些历史与现实经验对当前中国社区多元合作共治的理想模式追求、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向非营利性组织购买服务是当前政府实行简政放权和治理变革的实践尝试和制度设计,更是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社会事业转型的重要路径选择,对当代中国政社关系的调整与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型意义重大。本课题以地方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服务情况的实际案例为基础,剖析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结构性原因及其相关政策的探索过程,梳理本土社会服务供给的流程建构过程,以期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购买服务政策设计的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非营利组织资源配置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资源配置基本上没有摆脱政府单一配置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导致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上缺乏效率和回应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可能使非营利组织低能弱质,缺乏竞争力。应利用市场机制、政府的公权以及通过非营利组织的内在动力,推动非营利组织资源配置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组织的根本宗旨,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能进行市场化经营。在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市场化是解决非营利组织资金短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顺应非营利组织现实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非营利组织产品供给水平的现实选择。但在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过程中,会面临违背组织宗旨、经营能力不足、政府监管困难等风险。对此,必须通过明确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使命、优化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制环境、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等措施予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以公益精神为指导,妥善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二要充分协调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和谐互动;三要妥善解决企业自身利益与市场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和谐互动;四要协调解决非营利组织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变革过程中,社会矛盾趋于频繁、对抗冲突增强、处理难度加大,这直接考量着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非营利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政府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逐渐凸显,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和发展迎合了这种社会发展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非营利组织展开研究显得及其有必要。西方非营利组织起步早,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所以了解西方非营利事业的发展与运作可以为我国非营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可以从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和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并进一步对其进行SWOT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现实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政府转型是用"经济人"工具对传统"保姆型"国家的深刻反思。其基本理念就是通过明确政府边界、拓展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活动空间,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下放,收缩政府机构,节俭政府开支和行政成本,建立具有发达政府生产力的政府。同时,通过重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调动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及公民个人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参与社会多中心治理秩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在我国,政府转型的这些基本理念是通过政府分权与赋权、政府"瘦身"以及政府整合的"三部曲"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作为新兴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与政府的关系决定了其互动的效率和效果,当前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应该如何进行良性互动、形成双赢的合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时间较短,距离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借鉴经验探讨的层面,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应是如何建立长期稳定且可行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其初始目标是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自主空间并与之达成契约化合作模式,然而,惯于对社会实行控制的政府并不愿放弃对社会服务事务的实际领导,因此,政府开展各种策略化的行动,将生长中的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吸纳进入可控的行政轨道之中,在此基础上,政府实现了"控制"手段的柔性化和隐性化。在吸纳和控制双重逻辑的影响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具备了契约化合作的形式,实质上却被赋予了行政化供给的本质。可以说,契约化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形式化的口号,与其平等协作的内在意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4.
美国非营利组织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与社会的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从中汲取有利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建设管理的理论和经验,进而推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无论是从法律规制、政府管理的视角,还是从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的视角来剖析,都显示出它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借鉴国外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立法经验,提出从降低取得主体资格的门槛、放宽对经营性活动的限制、给予合理的反垄断豁免、税收激励、完善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等方面构建农村非营利组织激励与约束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中,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都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两者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有助于公共管理效能的提升。然而,在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由于非营利组织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无法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增强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和治理能力,对解决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服务、经济组织运行、不同阶层居民生活多方面交织的区域性共同体。只有社区日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基础。探索和谐社区语境中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新模式,既是加强和改善非营利组织生存状态的现实路径,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厦门亮眼睛(育秀社区)公益亲子俱乐部的出现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样本。亮眼睛及时准确回应社区需求,为育秀社区搭建了温馨真实的平台;坚持互助成长的公益理念,为社区和谐提供清新的精神动力;其整合、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并与社区良性互动,构建了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伙伴关系。亮眼睛模式因其低成本、高快乐参与的草根性,从而具有复制、孵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的第三板块日益凸现出来,它对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参与社区治理等都将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它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就必须改变政府的一贯态度,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伙伴关系,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诸多与"非营利组织"词义相近的名词,为争夺官方认可权和大众认可权展开了博弈.其中,"非营利组织"较"非政府组织"的后来居上,"公民社会"取代"市民社会","非营利组织"淘汰"非赢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这种语词博弈的背后,反映出非营利组织这一西学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异质文化的环境中所遇到的引导、牵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20.
问题与对策: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体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承担社会职能方面有着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非营利组织管理体系的角度探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规范非营利组织,发挥他们的社会职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