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件红色的外套搭配一条黑色热裤,年已四十多岁的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委婉、温柔,走近她的家,栩栩如生的各种手工编织的绢花把整个家庭布置得温馨、舒适。她曾荣获兵团级"2013年度巾帼编织女能人"称号——她就是三师四十八团学校教师范玲玲。范玲玲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团里的巧手一枝花。她从小就喜欢手工编织,只是因为当时家庭条件和时间有  相似文献   

2.
在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她的家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他们就是高新萍、李震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5口之家。高新萍是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物业站业务员。李震担任十八团渠管理处上游站站长,她们女儿李清郁,12岁,在华山中学读五年级。公公李永文,是十八团渠管理处的退休干部,  相似文献   

3.
一师十二团职工医院的宁进忠,夫妻俩都是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在坚守岗位、服务人民的同时经营家庭生活,让患有脑瘫的女儿成长、自立,一家三口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建立起一个让身边人交口称赞的温馨小家.  相似文献   

4.
他们是经人介绍组建的家庭,在一起共同生活I9个春秋,他们的爱情结晶——一双儿女都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他们的幸福洋溢在脸上,感染着他人。他们是二师二二三团水管站普通职工龙海一家人。1993年,陈秀均从四川来到二师二二三团,成了龙海家的成员。2004年团场实行土地自理承包,陈秀均承包了100亩土地,有着火一样激情的她起早贪黑在地里劳作,由于当年产品行情不景  相似文献   

5.
<正>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明,一个80后小伙,尽心尽力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18年,他的事迹被四十一团职工群众传为佳话,感动着每一个人。陈明的童年与很多小朋友一样,快乐、无忧无虑。他的父母王志川夫妇,是三师四十一团前进煤矿的普通职工,家庭温馨幸福。1987年,王志川负责四十一团前进煤矿安全工作,在一次下井  相似文献   

6.
正在二师三十团,有这么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照顾子女,兄弟之间、妯娌之间相敬如宾。虽说日子过得有些平淡,但一家人生活得总是其乐融融。他就是园林三连职工——谢小波一家。今年43岁的谢小波是园林三连一名一线职工。他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特别轰轰烈烈的事迹,却以互敬、互爱、和睦、温馨、幸福的气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生活中的不平凡小事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用真情与挚爱搭起  相似文献   

7.
正听说十四师四十七团第七作业区区长项传江家庭和睦,妻子贤惠、孩子懂事,在四十七团远近闻名,促使笔者走进了这位中年汉子,了解这个家庭。项传江,中等个,黑黑的皮肤,今年43岁,中共党员。2003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十四师四十七团六连技术员、副连长,现任第七作业区区长。妻子巴哈古丽·佧斯麦是一名普通职工。女儿乖巧懂事。他们家是一个幸福和谐的三口小康之家。项传江出生在一个民汉结合的  相似文献   

8.
正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88岁的公公和78岁的婆婆,上初三的女儿,爱人在轧花厂工作,十六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用真情关爱着家里的每个人,让家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认识她的人都称赞她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她就是六师一○三团蔡家湖镇医院的庄继红。今年,她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1996年12月,庄继红和爱人孙跃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直很孝顺父母的她决定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在庄继红眼里,爱人的亲人就是自  相似文献   

9.
身材瘦高,容貌端秀,皮肤白皙,眼角留下深深的岁月印痕,手掌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她就是兵团级"巾帼科技致富能手"——三师四十八团七连女职工孙献梅。孙献梅,今年41岁,中专文化,是标准的军垦二代。1999年参加工作,1994年与四十八团七连青年李立峰结婚后,住在七连外围井房,夫妻两承包了40亩土地,但是每年  相似文献   

10.
在三师四十五团这片土地上,数万名建设精英灿如群星,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如同一棵深情的红柳装点在大漠边沿,把这块土地打扮得多姿多彩,她就是二十一连连长何国珍,这也是三师农牧团场中少有的女连长。何国珍,1980年来到新疆,在四十五团高中毕业后,就到轧花厂、畜牧公司打零工,一个女人养猪、杀猪,成为四十五团人人皆知的"养猪大王",艰苦的生活练就她不服输的性格。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家季小明爱管闲事,心肠好…"面对笔者,杲宣含说起丈夫季小明,脸上写满了幸福感。她的丈夫在二师二二三团农四连担任支部书记,她是一名农试站的技术员,两人工作都很忙,但他们却能用满满的爱去关爱家、家人和邻里,使每一个靠近他们的人都能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相似文献   

12.
走进努尔太的家,恰逢她47岁的生日。这天,儿子金恩斯给她买了一条金项链,努尔太不时用手摸摸,眉宇间溢满幸福。当这个场景映入你的眼帘,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对没有血缘的母子,这是一个哈萨克族母亲和一个汉族儿子。1995年的秋天,四师六十四团八连职工努尔太到博乐看弟弟,在离弟弟家不远的的地方碰到一个生病的流浪儿,努尔太把他领回  相似文献   

13.
女人生孩子,人类繁衍生息,亘古至今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在农五师八十八团五连随着一个失去双脚的女子王雪花的生产,演绎了一出人间真情动人的故事。 王雪花出生在农五师八十八团五连,曾经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和美好的童年,可正当她陶醉在温馨的生活中时,家庭一场变革改变了  相似文献   

14.
正高锋和妻子洪巧玲是农二师二十二团第一中学的教师,谈起他们,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更主要的是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结婚十年来,夫妻爱岗敬业,事业有成,女儿热情礼貌,健康上进。他们用生活和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人的称赞,2011年被评为团"文明和谐家庭"。13年前,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忠诚人民的教育事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七师一二八团十九连职工惠瑞立家庭,连队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并流露出敬佩的眼神。因为惠瑞立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86岁的老公公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一家三代同堂,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多年来,惠瑞立与丈夫互敬互爱,对老人处处孝敬,对邻居和睦互助。惠瑞立用自己的勤劳、善良、朴实和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赢得了连队干部职工的称赞。如今,她是连队公认的孝老爱亲楷模。惠瑞立是一个孝顺的媳妇。结婚十几年来,老公  相似文献   

16.
爱的奉献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家庭中有一位值得人们敬佩的中年妇女,她瘦小的肩上承担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重任,她照顾患病的婆婆6年、照顾重病的叔子4年、抚养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侄子11年,并且还将一直抚养下去。她多次获得三十三团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标兵、二师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她就是三十三团乌鲁克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7.
正每逢说起自己的家庭时,三师四十五团第一小学校长周兰花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她,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在团轧花二厂工作,家里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工作的忙碌,常常使她无暇顾及家里的一切,善解人意、退休在家的公公、婆婆,解决了她和丈夫的"后顾之忧"。退休在  相似文献   

18.
<正>她性格开朗、勤劳能干,她尊老爱幼、热爱生活,在三连只要一提起她,连队的男女老少、左右邻居都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她是一个好媳妇。她就是四师六十七团三连42岁的普通农家妇女陈艳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同一连队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  相似文献   

19.
正傍晚,在四师七十团益苑小区九号楼的一家书房里台灯亮着,一个小姑娘正在领读题为《廉洁的你,幸福的家》七十团家庭助廉倡议书。这就是他家,共3口人,他叫张孝平,现任四师可克达拉市七十团第一中学工会主席,正在攻读兵团党校2015级在职研究生。互敬互爱,和谐维家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他和马春华是2005年结的婚。婚后10年来,他们夫妻白手起家,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昔日荒漠绝飞鸟"的二师二二三团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和谐、生态的幸福家园。七年前,听说团场职工生活富裕了,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思念,邱锦高和老伴从苏州回到了团场,这一回来,他们就不走了,因为二二三团——天蓝、镇美、人幸福。"二二三团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地方。亲眼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