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思想和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向世人郑重昭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所谓民主,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说法,“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人类社会自从产生国家后,只有民主制度才是国家的最完整形式。列宁最早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得出结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一定要立足于从民主制度上解决国家长治久安问题,这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3.
日历     
《中国人大》2014,(24):4-5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张爱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另一种表述便是法治。邓小平同志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根本途径。人大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要勇于担负起保障和扩大公民有  相似文献   

6.
顺应体制改革加强妇联建设反思沉重的历史教训,19年前,邓小平坚定地指出:“为的保障人民的民主,必须使民说制度法、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言一出,意味着多年“人治”的机制将发生历史性的变...  相似文献   

7.
36年前,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梦魇中醒来,走出"无法无天"的泥潭,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大转折。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拉开改革开放大幕伊始,便洞察到,唯有民主法制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古人云:"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事,四方来效"。法平,则吏无奸;法定,则言不能移;"法立,则莫得为私矣。"所谓"依法决策",就  相似文献   

9.
贯彻十五大精神,对于人大工作来讲,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指引的方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做好人大各项工作。用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指导人大工作,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和坚持好他倡导的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民主原则,把发展民主与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民主,归根到底是国家制度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怎样才能坚持好这个民主原则?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中就明确指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论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继长 《湖湘论坛》2004,17(1):48-4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需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那么 ,如何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笔者认为 ,目前必须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  一、要注意总结建国以来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政治参与方面 ,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有一些教训需要总结和吸取。就政治参与经验而言 ,首先表现为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相似文献   

12.
王燕 《淮海论坛》2012,(4):16-17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而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则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原则,积极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3.
荟萃园     
“公民有序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学习时报》近日刊登俞可平的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把它作为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要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愿望增强的要求,从基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文章指出,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对于政治国家,还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妇女作为“半边天”,就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扩大妇女有序参与人大工作,不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要求,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1996年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报告提出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执政思路一以贯之的理论探索,更反映了我们党执政方式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下面,我重点谈三个问题。党提出依法执政的三大必然性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执掌政权,是党依法执政的历史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文革”的沉痛教训,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深刻汲取"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无法无天的沉痛教训,一再重申,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了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保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转变而转变。基于上述认识,党中央始终把加强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丰富民主形式,创新民主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参与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表现在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方面。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因此应该从国家制度、基层政治、社会自治三个层面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9.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实路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民主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只有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其核心任务则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就要求执政党不仅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而且要进一步提升执政党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