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17,(23)
正从1370年到1417年,明朝政府在山西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近百万人迁往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移民遍布中原地区。而传说移民多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汇集转迁,当地因此成为了知名移民遗址,延续着移民后裔的乡愁。  相似文献   

2.
曲德胜 《春秋》2011,(1):48-51
东营市域内明初移民村落为数众多.从地名普查资料上看.几乎清一色“洪武某年某氏迁此立村”,很少找到与“洪洞”或“枣强”无关的居落名称。许多姓氏族谱的记载与之相似,始迁祖多系明初“奉命”迁徙。代代相传繁衍至今。而明代以前的世系则语焉不详。尤其令人困惑的是.明初移民规模宏大,各类史书多有记载.却不见朝廷向这一地区发派移民的内...  相似文献   

3.
正使命作为引领移民迁徙的国际组织,国际移民组织致力于人道而有序的移民造福于移民和社会的原则,并联合其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发挥以下作用:帮助国际社会应对日益增长的移民管理事务的挑战。探悉移民问题的发展趋势。增进移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积极作用。维护移民的尊严和福祉。国际移民组织的战略重点是,为需要国际移徙援助的人士提供安全、可靠、灵活和符合成本效益的服务;依据国际法,加  相似文献   

4.
重说南洋     
海南岛在汉代已设置郡县,并入了中央帝国的版图,但仍是“天高皇帝远”,与中原的关系处于若及若离和时密时疏的状态,于是才有南北朝冼夫人率一千多黎洞归顺朝廷的故事。没有疏离,何来归顺?宋朝以后,在蒙古、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板块的挤压之下,华夏文明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帝国对海南的控制和渗透遂渐次加强。特别是从明朝开始的大批移民,沿东南沿海推进,渡过琼州海峡,汉人群落在海南形成了主导地位。“闽南语系”覆盖闽南、台湾、潮汕以及海南,给这一次移民留下了明显的历史遗痕。丘浚、海瑞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两市三区10个移民村共429户生态移民户的生计信息,分析了移民户对村内公共事务民主协商的响应行为及参与村务的广度、深度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对于汉族来说,回族移民户对参与村公共事务协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且移民的年龄、政治面貌、民族、宗教以及村委会办事能力和态度对移民户参与响应村内公共事务协商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清代台湾刑事案件的档案中,可以看到一些有关当时下层民众生活状况的记载,这方面的史料相当少见。本文根据刑案资料,提供有关下层移民的贫苦生活、人口性比例引发的问题、“糖廍”的结构、租佃关系等方面的一些具体的情况,作为研究台湾社会史的参考。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许多刑部档、刑科档,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相似文献   

7.
《春秋》2001,(1)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徙移民之事,至今在我省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笔者幼年常听念叨,“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很久以前,为何从山西路途遥远移民到山东惠民来呢?为了却心愿,探讨有关移民的背景、历史作用及洪洞移民后裔的现状,笔者参阅新编《惠民县志》及有关资料,并找有关人士调查了解,对明初山西洪洞移民之事,方知端倪。  相似文献   

8.
正6月29日,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首批38户移民群众告别艰苦边远山区,喜迁新居,入住位于城区的移民新城。平桂移民新城是自治区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示范点,配套建设石材加工交易中心、农民创业园,通过把移民安置与新城建设相结合,把移民就业与产城融合相结合,把移民增收与产业用工相结合,确保规划安置的7500户3.56万移民脱贫致富、安居乐业。大石山、羊杰、羊台、小鹅河是永福县生态环境最恶劣、生活条件最艰苦的4个特困瑶族自然屯,总计72户281人。永福  相似文献   

9.
黄增元 《当代广西》2012,(14):49-49
陆川县大中小型水库移民共有25445户118553人,属全区水库移民大县之一。库区移民发展致富存在人多地少、移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较大、移民增收相对缓慢等实际难题。今年以来,陆川县大胆创新工作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带动、规划建设移民创业园等措施,带动移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0.
邻避冲突是围绕邻避设施的选址、建设和运营所引发的冲突。城市邻避冲突有风险,它是因城市邻避设施风险所引发的风险,是相关民众与地方政府互动不良的结果。它有一个或长或短的积聚过程,从对地方政府围绕邻避设施的决策开始,历经质疑地方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利益诉求表达的受挫等环节,因之所引发的焦虑不断在相关民众内部积压、升腾,最终在特定节点爆发,引发邻避冲突,社会风险由潜在转变为现实。它导致社会失序,也一定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城市邻避冲突需要规避,其所带来的社会风险需要预防,为此我们应认真考察其积聚机理,处理好各个关键环节,既要改进决策机制,确保决策民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又要精细补偿机制,消除民众的后顾之忧;还要完善沟通机制,确保全过程的沟通渠道畅通。  相似文献   

11.
正陶元淳(1646年—1698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考中进士,六年后,朝廷任命他去昌化(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担任知县。当时昌化兵乱频繁,县府册籍全被烧毁,一些豪强趁机霸田占地,百姓只得外出逃荒,城中居民不满百户。如何减轻民众负担,使失业流  相似文献   

12.
<正>一、贺州市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基本情况(一)贺州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建设总体情况。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于2014年正式启动后,当年自治区下达贺州市扶贫生态移民项目31个,计划搬迁2708户共13511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135户5568人,生态搬迁1573户7943人)。2015年计划实施扶贫生态搬迁项目28个,任务指标为2863户12711人(其中扶贫搬迁2159户  相似文献   

13.
清代台湾常常因民众动乱而闹得天翻地覆,俗语将这一动荡不已的时代称为“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汉人之间的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匪盗活动、械斗和民众起义。据记载,18世纪初期以后,匪盗活动就十分猖獗,至少有77次械斗和68次民众起义。台  相似文献   

14.
吴超 《前沿》2011,(22):108-110
有关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人口,目前学界有不同的推断。在至元初年外出避乱还乡的民之归者便达四五万户,此后还有大量的移民进入。除了逃亡户返乡和移民外,该地还有大量的驻军。笔者依据相关文献推算,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人口数量当在6万左右。居民构成主要有屯军、移民、放良人员、少数民族居民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稳定风险滥觞于邻避项目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民众的风险感知使他们获得了权益觉醒;而权益诉求的制度化表达效果堪忧,为延伸出民众行动的非制度化转向提供了契机和空间;在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知觉的基础上,"领袖人物"的资源动员与媒体的话语塑造,造成邻避情结的激发以及向"力避"行动的转化。所以,基于邻避项目的损害事实,邻避设施和民众的"相处"需要体现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才能从机制上防止抗争事件的再生产;在信息爆炸和网络传播失真逐渐为民众认知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有能力弥补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沟通与规避。  相似文献   

16.
朱元璋扫平群雄、推翻元朝以后,他的最大忧虑,不是武将反叛,不是权奸、宦官、外戚等篡权,也不是藩王或后宫作乱,而是民众切身利益受损,怨恨朝廷,揭竿而起。  相似文献   

17.
正陈双村位于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是个多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全村集居汉、壮、毛南、苗、瑶、水、布依等11个民族,共有905户3280人(其中移民396户1720人),27个自然屯中有19个是移民屯。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陈双村各族群众积极发展甘蔗、水稻、桑蚕、水果等主导产业,村子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模范村,谱写了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发生的伦敦骚乱是英国长期存在的移民问题造成的种族矛盾,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相互交织而引发的一次剧烈的社会动荡。英国作为一个殖民帝国,必然产生移民问题。而宗主国的身份,使英国民众对有色人种移民产生了种族歧视。20世纪60年代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以前宽松的移民政策,使有色人种与政府的矛盾加深。一遇到经济不景气,有色人种移民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使种族矛盾爆发,引发骚乱。要根本解决骚乱,必须解决好移民融合问题,使他们尽快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9.
闽台农业合作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颜思齐率大批闽、粤居民迁台时,台湾原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当落后,甚至还不知道牛耕和犁、锄、镰等工具。1628-1631年间,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饥民数万人至台湾,这是福建第一次有组织地向台湾移民。在这一过程中,牛耕等技术被带到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师驱逐了荷兰殖民统治者。在郑氏治台的20多年时间中,不但招徕大批福建移民住台耕作,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并把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原著民。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台湾原著民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瑛 《两岸关系》2004,(9):58-59
佘修梅在台一任任期未满,正逢甲午战争爆发之时。在一次督粮到台的途中,由于遭遇台风,粮食误了军期,佘修梅深感有负国家、有负朝廷和民众,于是吞金自缢。后来,台湾人民有感佘修梅的忠烈,在台南修建“慰忠祠”祭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