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目前,我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很多,包括对外劳务输出,农民工进入城市和城镇、进入乡镇企业等。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而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多一个人就业,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个人就多一分收入,市场就多一分购买力理念,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及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开发空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不仅带来了岗位和收入的不稳定,增加花费,而且减少实际收入,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加大了转移风险。为此,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我们要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宝  李晓霞 《前沿》2005,(6):60-62
“三农”问题是全国上下关注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加收入问题。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素质偏低,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要多渠道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问题。笔者采用问卷发放的形式,对浙江海宁农村的劳动力情况和农民的转移意愿做了调查,发现我省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状况不容乐观。农民转移意愿非常强烈,农业生产存在诸多隐患。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7,(3):39-39
2003年初,吉林省委在全省开展了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任务的“一推双带”活动。三年来,吉林市对此项活动非常重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作为“一推双带”活动的牵头和组织部门,始终把此项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直接进入经济主战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载体,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有统计数字表明,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提高了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更成为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7.
周锋荣 《创造》2010,(6):33-33
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起着关键性作用。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调动农民转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一推双带”活动。即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实现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这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自由、有序地流动,影响、制约农村劳动力能否流动以及如何流动的关键是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建国以来,基于时代要求和发展理念的变化,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经历了允许农民自由流动、严格控制农民流动、引导农民就地转移、支持农民工异地流动、引导农民工市民化等诸多反复与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表现很不均衡,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开雄 《新重庆》2006,(9):28-30
加快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巫山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空虚化突出、经济总量偏小的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总体小康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巫山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上.就作出了“要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发展”的重要决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巫山县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最近对县里具有代表性的庙宇镇石桥村和大溪乡大溪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针对其基本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黎锦英 《传承》2008,(18):128-12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要推动新农村各项建设,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要推动新农村各项建设,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3.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14.
李燕萍  蒋文晶 《前沿》2008,(12):137-141
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和劳动力迁徙投资等。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考察了国外农民开发实践后发现,其成功经验在于:发展农村教育尤其重视普及义务教育和强化职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管理体系,基于政策立法和资金投入保障农民教育的发展;建立与城市一体化的农村健康保障体系;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利用有效的经济杠杆来调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作者针对我国农民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该文指出,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显著成就,为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贫困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重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在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产业空间结构进一步调整,更注重区域平衡发展的背景下,毕节地区将会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迎来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遇。为此,该文建议,毕节地区要根据宏观环境新变化,在扩大转移总量、拓展转移空间、培育转移新人上,构建新的转移战略,更好的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余可进 《当代广西》2006,(22):51-51
目前,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700万~1000万人之间。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对培养新型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如何实现我区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输出强省转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吉林省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但这种转移只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劳动力性质本身没有变化.仍然保留着农民身份,是一种兼业式转移.或可称之为“一次转移”。而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政府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为的同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过高的转移成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提出了政府提供更佳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烟台市福山区人大常委会把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监督工作重点,积极建议政府财政贴钱搞培训、办教育,营造“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平台,就地打造“农字号”技工、2003年至今,该区先后投入600多万元,为农民“买单”学技术,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13000余名。  相似文献   

20.
今年,吉林市在“一推双带”活动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全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与土地分离,提高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农业产出牢、收益率,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推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创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经商,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生活宽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引导农民在转移就业巾吸取城市先进文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村容整洁;积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促进民主管理。力争到2006年底实现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