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保障及其管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OT投资方式的法律保障及其管制杨松BOT方式是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形式的简称①。它是指东道国政府授予私营公司或企业以上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以合同的方式许可其融资修建和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政...  相似文献   

2.
BOT特许合同的法律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英文全称是Build一Operate—TransFer即融资建设一经营回报一完整移交。具体来说就是:投资者经东道国政府的特别授权.在一定期限内融资建设和经营经过特许的基础设施。以经营所得清偿贷款、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特许期限届满时,将该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权移交给东道国政府。以BOT方式建设基础设施是一项必须凭借一系列合同。例如:特许合同、贷款合同、承建合同、保险合同、供应合同等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其中特许合同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石。明确特许合同的性质,有利于整个BOT工程的顺利实施。关于B…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 BOT 方式概述BOT 这一英文缩写原文为 BUILT——OPERA-TION——TRANSFE 可翻译为建设——经营——转让,这是国际上为动员私人投资基础设施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具体做法就是政府将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权交给私人资本,并授予特许权,然后由私人企业自行筹资建设,并在建成后自行运营取得预期收益,若干年后再移交给政府。BOT 实际上是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就基础设施建设所建立的特许权协议关系。在私人资本并不是很雄厚的  相似文献   

4.
略论BOT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晓君 《法学家》2000,(3):81-87
BOT是英文“Build 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即“建设—运营—移交”。BOT方式是80年代后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带资承包方式,主要用于电力、交通、供水、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较典型的BOT定义是:东道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签订协议,将某一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融资、经营和维护等特许经营权授予私人投资者,并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通过经营所得偿还项目的债务和回收投资,特许期满后无偿地将该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东道国政府。...  相似文献   

5.
我国采用BOT投资方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OT是一种私营企业(主要为国际私人财团,在我国则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企业,但也不排除国内其它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政府与某一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协议,将某一公共基础设施或基础产业项目交由项目公司筹资、设计并承建。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回收投资及获得利润。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转让给所在国政府。B)T方式在各国实施过程中,又依各项目的不同情况派生出一些其他形式,如BOOT、B()()等。虽然它们各具特点,具体运作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但一般仍把它们统称…  相似文献   

6.
BOT项目的主要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项目是在政府特许授予专营权基础上开始的投资、建设、经营和转让的活动过程。特许授权的法律形式基本为两种:立法性特许授权文件和合同性特许授权文件。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BOT项目特许授权文件的采用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是一种在英国率先兴起并在欧洲国家得到较多应用的投资方式,中文意为建设一经营一移交,即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在特许期内拥有对该建设项目的营运和维护权,营运和维护的收益是投资利益的保证。特许期满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或无偿地移交给政府,或按协议由政府赎回,或签订新的协议由投资方继续营运和管理。这种投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实践中,标准意义上的BOT项目应用并不充分,而类似于BOT模式的项目却大量存在。当众多专家学者来共同研究这一课题的时候,本文却试图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即不仅要看到这种类资方式的优势,同时要看到这种投资方式的弱点,以及克服这些弱点的有效手段之一——公证介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研究和探讨是全国各个小城镇政府关注的热点。本文围绕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以项目区分理论为基础,根据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政府职能的转换、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的构建以及投融资渠道的开辟等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的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9.
殷雁双 《河北法学》2005,23(11):55-62
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善现状、吸收私人资本或外国私人资本投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对国际BOT特许权协议项目实行:现行试点、宏观引导、逐步推开、规范发展的策略。但是几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避免陷于诉争和以政府的财产承担责任,而授权政府的主管局或政府控股企业,以他们的名义与投资商签订特许协议,从而导致主管局或控股企业的权利范围和承担责任能力大打折扣,进而加大项目投资方的非商业风险,使得外国投资者得不到投资安全,严重制约了我国基础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BOT项目融资简介(-)BOT项目融资定义和基本特征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它是指私营机构参与国家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并与政府机构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分配该项目资源、风险和利益的融资模式。典型的BOT项目融资,是政府同私营部门的项目公司(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外商投资)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投融资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提供有偿服务或产品,回收投资并取得…  相似文献   

11.
吴凤君 《经济与法》2003,(12):102-103
BoT投资方式适用范围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产生需要一个由政府专门授予其经营权的法律文件。这是政府与项目发起人关系形成的法律基础。特许授权的内容主要是许可项目发起人创设项目公司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涉及其他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得以该特许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政府介入与BOT特许协议专项立法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BOT是一种新兴的特许权投资方式,其运作基础是一系列有机联系的协议。在BOT协议结构中,特许协议是其他协议存在的前提,是运用BOT方式的先决条件与核心问题。BOT方式的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BOT特许协议。我国亟需就BOT特许协议进行专项立法。BOT特许协议专项立法必须对立法原则作出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地解决政府授权和政府保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BOT投资方式外汇风险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OT投资方式外汇风险的法律分析孙潮沈伟一、引言BOT是近年来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新型投资、融资方式。所谓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经营-转让)即指东道国政府以特许协议的方式将本国基础设施的建造、经营权授予外国投...  相似文献   

14.
李静 《中国律师》2014,(6):42-44
正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受此政策指引,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内,企业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政府投资项目中去。在此背景之下,律师为企业参与政府工程项目进行策划的业务机会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温武拥 《中国律师》2010,(10):69-71
长期以来,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依靠财政力量,加大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仍满足不了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改善这种状况,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BOT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我国投资模式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6.
何文龙 《中国司法》2003,(12):68-69
BOT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简单地讲,BOT就是以政府特许权换取非公共机构融资建设经营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投资方式,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来获得利润,并用此利润来偿还债务,特许期满后,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低价移交给政府。BOT项目的核心问题:一是特许权;二是以有限追索权为基础的项目融资;三是风险分担。这些是BOT项目的本质特征,贯穿于BOT项目的整个周期。 BOT项目的本质特征决定了BOT项目的立项研究有别于一般项目的立项研究。一般项目的立项研究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和内容要求。而对BOT项目的立  相似文献   

17.
BOT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一种方式,它以政府和私营机构之间达成的特许协议为前提,由政府特别授权私营机构筹集资金建设某-基础设施并许可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管理该设施.BOT方式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应当成为我国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受到国家及各地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未来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应当明确规定风险分担事宜和政府可以提供的保证以及责任承担事宜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研究和探讨是全国各个小城镇政府关注的热点。本文围绕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以项目区分理论为基础,根据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政府职能的转换、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的构建以及投融资渠道的开辟等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的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9.
BOT方式与中国法律的融合和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OT方式是由政府通过协议方式将基础设施建造、经营和管理权让渡给项目发起人,并由其设立一项目公司专门进行经营所得偿还贷款,获得收益。它是一个围绕特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回报转让的活动过程。由于BOT方式涉及到众多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法律关系,特别是与我国法律有融合有冲突,应该对BOT合同及其法律性质、项目公司的有关法律问题、BOT项目风险与政府保证、BOT方式争议解决及其法律适用等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适合于我国的调整BOT制度。  相似文献   

20.
BOT 是目前世界上盛行的主要的特许权投资方式。BOT 特许协议是东道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本文仅指外国私人投资者)订立的协议。通过该协议,私人投资者获得建设、营运东道国某个国家项目(多为基础设施)的特许以及东道国政府在政治风险方面的支持和保证;东道国政府则通过协议对项目实现一定的控制(如社会安全、产品质量、项目维修与保养等),以确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