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形成的长征精神,为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弘扬长征精神,对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
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紧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奋勇拼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此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毛泽东《七律·长征》发表八十周年。  相似文献   

3.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省果洛地区,是青海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全国党史、军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更加激情满怀,精神振奋,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更加矢志不渝,信心百倍。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6,(6):11-1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举世震惊的奇迹。“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为纪念这一伟大壮举.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中共天津市委老干部局、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决定联合举办“辉煌征程——寻访在津老红军”活动。活动期间,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和本刊记者将走访我市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听他们讲述动人的故事。本刊从第七期开始陆续刊登,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6,(10):F0003-F0003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就是要我们重温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弘扬光耀千秋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全市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新长征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褚银 《北京党史》2006,(5):34-37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筱平 《奋斗》2006,(10):25-26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大庆油田工人技师何登龙同志。应当说,何登龙同志是现代“铁人精神”的传承者,也是“长征精神”的一种体现。今天,我们回首长征、忆铁人、学雷锋的目的,是让我们依然发扬这些“精神”,增强我们的信念,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06,(12):52-53
年初’我们用一种独有的方式纪念长征——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为主体的年度宣传策划。每期都有长征的话题,每天都有一种崇敬让我们感动。长流水,不断线。长征精神让我们在征文过程中收获了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在近百篇应征稿件中,选登的22篇文章充满了激情,展示了希望。这次征文活动。特色纷呈。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铸就了我党、我军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伟大的长征精神和耀眼的长征文化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重温长征历史可以让我们不断得到灵魂升华和精神洗礼。我们要守护好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传承好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长征途经各省区应该创新合作模式,保护和开发利用好长征资源,共同建设"长征文化带",打造长征文化名片。一是深入研究长征历史,揭示长征历史全貌,挖掘长征文化内涵。二是合理开发利用长征资源,用历史教育人、启示人。特别是要开发好长征红色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三是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在长征历史研究、长征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的互联互通等方面真诚合作,交流互鉴,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3.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刘岳 《北京党史》2006,(3):46-49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本刊记者采访了现年53岁、曾自费重走长征路的南京旅行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利祥。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1,(20):F0002-F0002,F0003
“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是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窒举办的全省党史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学党史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组织全省150多名党史干部重走长征路。亲身体验,切实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 这次活动从8月23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长汀启动,分广西、贵州、四川、甘肃和陕西五路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接力重走,在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以来,长征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长征基本问题,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系统整理、跨学科研究等方法进行了一些新阐发;关于长征历程,宏观上的辩证分析和微观上的据理释疑等均颇为可观,各路红军以及相关重要军事行动的研究成绩斐然,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新局面;关于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与红军,学者们比较关注党的政治民主建设、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会议尤其是"大遵义会议"等问题;关于长征精神,学者们在对长征精神基本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遵义会议精神、黎平会议精神、六盘山精神等"长征子精神"也进行了探讨,实现了研究视阈的新拓展;关于长征文化,学者们围绕长征文化基本问题、长征文学艺术、长征红色资源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发出了构建长征学的倡议和组织长征路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推动了研究路径的新突破;关于长征人物,学者们在以长征女红军为代表的群体研究和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个体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史实考证和人物评价等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新进步。长征研究要承前启后,还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聚焦的方向和更加专业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老山界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我们选编了陆定一的《老山界》,就是为了和读者一起重温红色经典,缅怀难忘岁月,弘扬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8.
刘丽霞 《新长征》2006,(9):56-57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根本,是长征精神的精髓所在。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深入领会长征精神的精髓,探索这一精髓的形成机理,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14,(10):44-45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 历史瞬间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月21日至27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学党史重走长征路”第四组来到了甘肃。本着“体验长征、传承精神”的信念,我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感受到了腊子口战役的豪壮艰辛、俄界会议的果敢英明、红军西路军最后一战的凄然壮烈以及会宁会师的胜利喜悦,感受到了长征精神的博大精深。尤其是来到天险雄关腊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