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咱们中国,是很有些“陪读”传统的。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太子”而无学童陪伴左右,那书就读不好;又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说,耐不住寂寞的什么公子,如果没有“红袖”在身边晃来晃去,书也读不利索。然则“太子”有了学童,也未必能把书读好;公子加上“红袖”,更不知会闹出什么风流韵事。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陪孩子读书。小家伙儿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种程度上就取决于家长陪读功夫下的多少。如今又有一种新的陪读,以不才的孤陋寡闻,似乎还不曾见诸以往的记载,无以名之,姑且叫做“陪领导读书”吧。日前接到一位外省朋友的电话,…  相似文献   

2.
张心阳 《今日浙江》2013,(20):62-62
读王春瑜先生《他们活在明朝》一书,深感其中两位“洗马”的故事耐人寻味。洗马,也称太子洗马,旧时官名。洗,通假于“先”,取马前驰驱之意,职责是教太子政事。或称始于秦朝,至清代仍存官名,官从五品。如今苏州城里仍存有“王洗马巷”,即因这里出过姓王的洗马而得名。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吾生有涯,除非流传30年以上的书不读,以免浪掷青春;有人说,中国人永远追赶新书是一种病.绝大多数畅销书的价值类似好男超女.只是过眼烟云;更有人说,在这个“烂书大行其道”的时代.对畅销书排行榜要“逆读”。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文史通义》卷四《知难》说:“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天下寥寥矣;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之知难也。”再读《论语》,读前人注,读五四以来各家讲说,偶有心得,立即付诸笔札。于“读其书难,知其言更难”自觉有所知焉。  相似文献   

5.
台湾社会对“哪吒三太子”的崇拜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庶民文化现象,因此“电音三太子”能够崛起和爆红绝非偶然。能为台湾民俗学界和文化创意产业者所关注,也说明“电音三太子”身上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源源不断的人文巧思,而这一切都与“三太子”本身所持有的“青少年”质性息息相关。“电音三太子”的流行文化,反映了青少年在人生舞台上演绎的人生轨迹,既涌现出轻龄之血的躁动与不安,也洋溢着青春之魂的活力与创意,也是绝大多数台湾年轻人曾经历过的一个不断从生命的蠢动中淬炼出能力并释放出能量的磨砺过程。台湾人对哪吒“三太子”的信仰绝不仅仅只停留在烟火袅绕的宗教祈祷层面,同时还潜藏着一份对年轻人的深刻理解与对他们的包容心。  相似文献   

6.
“读了大学也挣不来钱,这书怕是读了也没什么用。”今天的农村不仅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有富家子弟信奉“读好书不如守好业”。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某大学生说,我以前是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今的榜样却是我那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弟弟,自己的心理落差比欠下的学费更为沉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本来是汉字的艺术化和个性化。汉字的结体规范、妥贴、谐和、悦目,用笔抑扬顿挫,有粗细大小、节奏,章法有起承转合、错落有致、有韵律,则产生美感,故被纳入艺术的范畴;书法之外另加“艺术”二字而称为“书法艺术”明显累赘,因为“书法”二字已含了艺术的成分。正如一个人之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是它的个性。惟其如此,真正的书法作品必是极具有个性的,况且,自古就有“书者、心画也”、“书如其人”之说。 然而书法又确是汉字,而汉字又是中华汉语言的…  相似文献   

8.
“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推动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黑暗中有书做伴,就不会觉得心灵孤独,路途遥远;在坎坷崎岖的路上有书做伴,即使跌倒,也会重新振奋精神继续前行。希望盲人兄弟姐妹热爱生活,热爱读书,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心灵的世界。”张海迪主席话音刚落,容纳了200多位盲人文学爱好者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活动中心,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9.
反思阅读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就坚定地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一百六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可以满怀敬意地说,别林斯基对书的认识是深刻而不配的.虽然我们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知识时代.图文声像共同专送宇宙的各种信息.然而,作为思想产儿的书;依然是社会的灵魂、时代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在现代的每一个有识公民,读什么书,就其建立知识结构、洞悉社会发展、对华精神境界.锻煤油思想深度来说就里得龙为重要了审视自已在读什么书.对于每个读书人都是一林觉悟,也是面对新世纪对读书生活的一次盘点.…  相似文献   

10.
世间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宇之书”。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实践是一个“无期大学”,是一本“无字之书”。他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不仅视书本为生命,直到临终前还坚持阅读;而且,特别重视社会实践,积极提倡向社会、向群众学习,吸收各方面活的知识,即所谓读“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尽管卷帙浩繁,足以“汗牛充栋”,但毕竟还能以卷数计算;而“无字之书”,则充塞宇宙、囊括古今、遍布社会、总揽人生,是任何计算手段、任何精密仪器也无法计量的。  相似文献   

11.
情牵哪吒祖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全忠 《台声》2003,(3):24-26
“哪吒神通广大斩阴除恶煞,太子保佑万民解危永安康”;“哪吒故里宝地千里降紫气,神庙金神威灵万丈发豪光”;“太子法力无边鬼魅尽皆惊,哪吒神威赫耀显现千古在”。这些是台湾同祀中坛元帅宫庙联谊会在河南省西峡县哪吒故里捐资兴建的哪吒祖庙大殿正门和左、右侧门上的三幅对联。台湾同祀中坛元帅宫庙联谊会是遍布台湾全省各地近千座哪吒庙、宫的总会,会长柯会良和总干事长施文贤是哪吒太子的忠实崇敬者。提起哪吒太子,他们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因为他们早就从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民间传说中获知,哪吒太子实…  相似文献   

12.
晋国在穆侯之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武公夺嫡、献公逐群公子等事件,虽然损害了晋国的宗法制度,但是晋国公室仍然倾向于让嫡长子继承君位。一直运行的太子制度,让嫡长子继承保持着合法化的形式,同时以教育和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保障太子的继承权。晋侯的叔侄是君位最有威胁的争夺者,驱逐群公子的用意在于将他们排除在继承范围之外,保障嫡长子的继承权。但是宗法制度的破坏,最终使卿族权臣对嫡长子继承的干扰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
陪读     
如今又有一种新的陪读,姑且叫做“陪领导读书”吧。古时候有“陪太子读书”之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陪孩子读书。中央号召“讲学习”,我以为那个“讲”字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讲究学习、愿意学习、真正学习,不能整天让别人学习,自己不学习,光说不练,只作“脱口秀”;二是追究假学习者的责任,彻底清理假学历、假文凭。  相似文献   

14.
台北淘书记     
我喜淘书,且深感买不如淘,虽然二者本质上都是商品交易行为,但淘书之乐却非买书可比。一则买书读时常让我有一种不适,仿佛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样,淘书则不然,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后“蓦然回首”的惊愕,亦有主动选择与驾驭的快感;二则恰如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教授在一次餐叙上与我谈及的,我们大多数时间只不过是在重复阅读那些我们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因此,书虽多,但可读者少,弱水三千,可饮者不过一瓢;三则吾辈寒门学子,囊中羞涩,淘书尤其是逛旧书店淘书自然有经济上的实惠,亦仿佛是因为少花了钱而对商业霸权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减轻了知识的铜臭味儿。  相似文献   

15.
今天读书已蔚然成为一种风尚。大家不仅谈书论书,而且也都在做着相关的读书节目。我属于好读书的那种人,但却常常“不求甚解”。读书读到“甚解”,我以为那是学问家研究者的事,以读书自娱,我觉得还是“浅尝辄止”的好,消遣的目的才能达到。不过我还是爱看“读书节目”,爱浏览“读书指南”之类,它可以帮我在最短时间里了解书的市场和书界的行情。人的一生不可能读尽所有的书,也不可能全知道世上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书,以有限的时间而读所要读的书,惟有通过“读书节目”和“读书指南”,才不失为想读书而又有好书读的终南捷径。一般来说,读书人被…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把读书与做官联系在一起,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等,都是为人熟知的例证。说到底,似乎读好书,就能做到官,而做了官,就可功成名就,拥所欲求。然而,十年寒窗实属不易,仕途艰险也在所难免。有道是,读书难,做官更难,而做一个好官则难上加难。尽管如此,苦读诗书以考取功名始终还是一代代文人学子的唯一追求。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也逃脱不了世俗的框框,自小便知用功读书,长大考上大学,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后开始在仕途上一步一步向上攀行。时间…  相似文献   

17.
罗建平  尚文天 《前沿》2014,(11):47-49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支撑关系的研讨中,有片面分析的“重合论与等同论”“主从论与包含论”之说,也有形而上学式的“提高论”之说,还有线性式分析的“对应论”之说。这些论说没有看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仅从表面上、形式上,甚至采取对号入座的简单方法去分析问题,属于机械论的范畴,导致对问题的研讨陷入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认知误区中。  相似文献   

18.
认识一个学人,应该先从读他的书开始。如果我说葛剑雄的一本《行路集》已经引我上“路”,使我对历史地理这门学问产生了浓烈的兴越,那是高抬了自己的悟性;如果我说,读了葛教授的这本自选集,“夺”走了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自尊心和良好的自我感觉,请不要怀疑,这是真的。也不知为什么,读完全书,眼前总出现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总感到葛剑雄也是一个思想者,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科学准确地回答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书等三个重要问题,为引导领导干部坚持读书、在全社会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促进作用。但也有基层干部认为,要坚持读书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只要把具体工作干好就行了,读不读书没有什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世上有两种书我决不读,凑巧它们都叫做“谱”:乐谱和菜谱。据说只有指挥家式的音乐专家才会如痴如醉地读乐谱,甚至读交响乐总谱。至于食谱,除了饿鬼投胎的食中老饕会在茶余饭后借以大快朵颐,谁会捧一本《随园食单》借以消夜?北京方言有“摆谱”一说,不知和与“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