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业务外包被列为各企事业单位开拓发展业务的一项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施,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是图书馆参照企业外包管理方法实施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一、编目业务外包风险控制1、重视外包合同,监督合同履行图书馆与外包商不仅要制定权责明晰的外包合同,还应在外包合同中提出具体的与编目制作规范、数据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中 ,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占了很大比重 ,其中 ,又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为多 ,专利权转让合同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作为技术转让合同 ,其主要特征在于 ,技术转让合同的标的 ,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转让方已经掌握的“特定”和“现有”技术成果。所谓“特定的”技术成果 ,指的是符合特别规定 ,受法律确认和法律保护的技术权益。如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权等。所谓“现有的”技术成果 ,指的是作为技术转让合同标的的技术权益 ,在订立合同时已经存在。尚待研究开发的专有技术不得作为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标的。…  相似文献   

3.
对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综合考虑各种积极推定因素和消极排除因素,非法占有目的可以有效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认定应区分既遂和未遂形态而分别认定,宜参考民事违约的数额认定标准;其中的"合同"指能够体现财产转移或交易关系,能够为行为人带来财产利益,与市场经济秩序有关的合同。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可以成为独立商品的时代,《民法典》的技术合同规范有明显进步,它们吸纳并补充、完善了《合同法》“技术合同”章的规定,特别是增加了技术许可合同类型并对其与技术转让合同分别进行了界定,调整了相关条款的表达及法律用语,使它们更符合技术市场发展的规律。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重要概念的定义及相关条款有待完善。首先,应在指导理念上,充分注意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特征对技术合同带来的影响。其次,应对“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许可合同”相关条款表述不够准确之处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来完善,以体现出二者本质区别;补充完善技术合同长期合作之特性带来的相关附随义务的规定,完善扩大技术合同适用范围及突出技术许可合同的地位并丰富其规范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5.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专利实施许可的基础性文件,直接关系专利技术的经济效益和贸易效果。专利技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专利实施许可的复杂性,凸显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法律审查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合同法律审查实践,从实施权、专利有效性、许可资格、关键性条款、限制性条款等方面开展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法律分析,确保签订较完备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有效防范技术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实施有效管理把好合同关,是现化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搞好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要求。文章从分析目前企业合同管理的机构和模式入手,提出完善和创新企业合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服务合同除应遵循现行《合同法》的一般规则外,还要考虑其两个特殊性:一是作为格式合同的法律问题;二是作为电子合同的法律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关于数据电文证据效力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王明远 《法学杂志》2007,28(1):86-89
政府对于工业污染的干预应当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综合性公共目标,采用现代公共管理的多元化调控方法,并应关注经济调节、信息公开、行政指导、行政合同以及行政强制等清洁生产技术法律制度的原理、机制及其在综合调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前几期介绍了订立合同的相关问题。本期和残疾人朋友谈谈履行合同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合同履行,指双方当事人将合同内容付诸于行动,使合同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如买卖合同订立后,卖方按合同向买方交货,买方按合同向卖方付款。合同履行是合同活动的关键步骤。履行合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合同义务包括两种:一是双方约定的义务,如双方约定的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时间、地点、方式等;二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包括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照顾义务等。  相似文献   

10.
【裁判要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货物价格会因市场原因上涨或下跌,这是正常的履约风险。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一旦合同签订后,就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不能将履约风险转嫁给他人。当合同履行发生损失时,非违约方有减轻损害的责任,但这种责任应当考虑非违约方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与互联网纠纷相关的管辖权尚属于正在发展中的问题。就平等主体间的关系而言,主要涉及合同与侵权。在确定与网络相关的合同争议的管辖权方面通常将合同分为商家间合同与消费合同。对于商家间的合同,大多数的主张是信息移交地是行使管辖权的充分连结点。在消费合同领域,目前各国适用较多的是产品或服务消费地规则,或者产品或服务提供地规则。对于侵权,大多采用“侵权行为发生地”和“损害结果发生地”两项管辖原则。尽管互联网中的每一个IP地址都是唯一的,符合行使管辖权的根据,能够成为确定管辖权的连结点,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网址尚不能单独成为新的管辖基础,也只是在一定情形下可成为法院在确定网络管辖权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合作建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玲 《政法学刊》2002,19(5):83-87
在我国房地产开发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因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而引起的纠纷在房地产纠纷案件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而对于这一类案件的处理,立法上则相对处于滞后状态,导致司法实践中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案件在判决结果上的截然不同。如何克服房地产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房地产合作开发建房合同大体表现为五种形式。确认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的效力,应考虑不同时期成立的合同,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依据确认其效力,同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对房地产合同效力的影响等因素。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的处理应依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的不同情形处理。  相似文献   

13.
刘骏 《清华法学》2023,(4):125-139
合同承担移转的是合同关系,而非债权和债务。除三方合同外,合同承担还可由相对人准许让与人和受让人订立的承担协议而实现,未经准许,对相对人不生效。视当事人之意思亦可成立并存的合同承担。确定合同承担所移转之债的范围应考虑继续性合同的特性。相对人不得向受让人主张其与让与人因其他关系所生之抗辩,受让人不得向相对人主张属于让与人的抗辩以及其与让与人承担协议中的不履行抗辩。从基础合同当事人处受让已产生债权的受让人能否对抗嗣后受让基础合同的受让人,取决于它们各自产生对抗性的时点之先后;若债权在让与时未产生,合同地位的受让人优先。  相似文献   

14.
技术合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主要法律形式,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连接的纽带。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它在本质上与传统民事合同并无二致,均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设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但因其权利义务指向的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认定合同当事人的附随义务应坚持合同的约定和法律的规定优先、以诚信原则为基准、尊重交易习惯、适当限制等原则;确定合同附随义务的具体方法有检索合同和法条、参阅先例、斟酌法理、揣摩交易习惯;此外,还应当考虑合同性质、目的、利益衡平、具体情事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先林 《法律科学》2008,(1):123-129
相关市场的界定是建立反垄断法各主要制度的基础,是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往往可以体现反垄断执法的宽严。在界定相关商品市场时主要应考虑商品的物理性能和使用目的、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供给的替代可能性等因素;在界定相关地域市场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则是运输成本和商品特性、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进入的障碍等。在我国《反垄断法》即将实施之际,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制定相关市场界定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17.
论破产中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在破产中的处置,有不可自由选择和可自由选择两种。不可自由选择的合同的范围,主要是出于维护交易安全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预期而划定,如委托合同、附所有权保留的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和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等。对可自由选择的合同,完善的破产立法一方面应规定选择权,明确其性质,另一方面也应区别不同情形对其做适当的限制,在追求破产财产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合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在上述各个方面,我国《破产法》均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2,(10):111-112
近年来,吉林省公证行业充分发挥反担保合同公证职能优势,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伊朗一石油公司对某石油工程地面设施公开招标,要求承包商一揽子报价。国内某承包商认为增值税不应包含在EPC合同价格内,应作为价外税处理,没有响应业主的招标要求进行了报价。业主发现后要求承包商书面做出EPC价格包含VAT的承诺。EPC合同签订后,承包商随即发起了VAT索赔。本文从伊朗的税法、招投标法和国际惯例对该争议进行法律分析,认为承包商的索赔没有法律依据。该教训给我国承包商的警示是应高度重视合同法律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论拆封合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万友 《时代法学》2005,3(4):98-101
拆封合同是计算机软件交易的主要形式,也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格式合同。拆封合同的出现对传统的合同法则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关拆封合同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相关立法薄弱,应借鉴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