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到哪里去     
看了最近几个贪官的案例,无意中 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是放牛 娃出身,但又都忘了“本”,进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广西第一贪”李乘龙在狱中写诗“出身布衣贫,自幼讲诚信”,他是个农材放牛娃。大肆贪污受贿的河南省石化厅原副厅长张景祥,入狱后在反思中写道:“我出生在东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都是种田人,自己是个放牛娃。”贪财好色的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在狱中反省里不厌其烦地写道:“我的祖父是从河北逃荒去东北做佃户的,我7岁就拾柴、捡粪、放牛、放羊、打短工,随父下地种田,受苦挨累,一年到头饥寒交迫,苦不堪…  相似文献   

2.
姜斌 《瞭望》1997,(43)
有感于“学了报告好种田”●江苏姜斌10月上旬,笔者到启东市通兴乡采访几个种田大户,发现这些种植能手忙里抽闲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阅读有关报纸,已对江总书记的十五大报告有了较深理解。问农民何以对十五大精神如此关心,一位姓陈的种植户告诉笔者,学了报告领会...  相似文献   

3.
值得提倡的“进修”江苏孙杨生报载,昆山市农业局组织高级农艺师等人员,为种田大户及各镇、村农业服务体系人员开办培训班,帮助他们学习掌握“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三麦。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这种做法。实为一项有远见之...  相似文献   

4.
钱军 《团结》2009,(2):53-54
扬州曾经在农耕中国较早孕育了以商贾文化为内涵的现代性因素。“新城花开映水明,旧城花也弄春晴。二分明月多情种。半照新城半旧城。”(郎葆辰《广陵竹枝词》)近人有“两个扬州”之说,大抵说的是“俗好商贾,不事农桑”“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扬州,在商业文化与农业文化互动中表现出的既俗又雅的城市品格。这种两城并举的悖论现象。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异数,  相似文献   

5.
1994年初,江总书记视察了吕梁地区,写下了“艰苦奋斗、振兴吕梁”的题词。吕梁人民在这个题词鼓舞下,经过五年的奋力拼搏,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迅速改变,特别是困扰吕梁人民的“七难”———种田难、花钱难、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学科技难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瞭望哨     
《瞭望》1983,(2)
苏“员外”招亲 彭明 四川江津县石门公社有位苏老汉,家有六个女儿。女孩旧称“千金”。苏老汉家富“六千金”,因此得了个“员外”的绰号。加之他家父女种田、种菜、养蚕各有长技,这两年生活愈过愈好。苏“员外”的三女、四女尚未婚配,思量要招两个称心的女婿。一日酒后,口吟一  相似文献   

7.
《理论视野》2003,(4):24-24
据《半月谈》2003年第8期载文报导:记者采访了湖南澧县车溪乡南阳村“种田能手”罗善平,罗说:“我种田80亩还不能养家糊口。” 罗的自述如下: 我一家4口,田越种越多,不知为何日子却越过越紧张。我是1999年开始承包80亩稻田的。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附近的乡亲们就把我称作“种田能手”,我听着心里并不是滋味。 去年我种的早稻碰上了阴雨天气,老天爷一个多月没开眼,阴雨加上低温。早稻颗粒无收。原指望能  相似文献   

8.
汉南农民的“腿”变长了周东爱,徐士杰前不久,记者来到武汉市汉南区农村采访,所见所闻让人耳目一新:在城里常看到民工潮涌进涌出,在这里田头却不时碰到一些效益不佳的企业的工人为种田大户收谷摘花;在报上总断不了有撂荒地的消息,在汉南,却找不到一块荒田、荒水,...  相似文献   

9.
《摩尼教及其东渐》(林悟殊著,中华书局1987年8月出版),顾名思义,即研究摩尼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在目前出版界颇着意于“时效”的风气下,来谈这本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现在老讲什么“热”,文艺作品有“武侠热”、“琼瑶热”、“性文学热”,学术著作则有宏观热、文化热。比起这种种“热”来,这本书确实有点冷,有点僻。  相似文献   

10.
提起锡山市(原无锡县),“乡镇企业王国”的印象油然而生。全市5000多家乡镇企业遍布在11.15平方公里土地上,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1995年创造了750亿元产值。 这样一个乡镇企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农业的发展会不会滞后呢?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又怎样呢?笔者在锡山市农村采访,所见所闻,答案令人振奋。 集约经营使农民 体会到“种田有利” 1982年,锡山市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一年多的实  相似文献   

11.
李俭 《瞭望》1992,(42)
眼下,咱华夏大地可谓“热浪”滚滚:股票热、重奖热、上项目热、引进外资热、批租土地热、房地产热、兴办开发区热……实在难以尽数。这些是不是都该“热”,笔者暂且不论。我想要说的是,在这诸种“热”中,可有一种理当“热”的却还没有“热”将起来,这便是贯彻、落实《条例》这项重大事情。 国务院制定的《全艮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赋予企业14项经营自主权,这几乎包括了目前企业应该有的所有权利。无论是在指导思想上,政企职责分开上,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大学校园有过“风声、雨声、不闻读书声”的怪现象,响过“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而如今,“考研热”、“学外语热”、“学计算机热”、“科研热”、“副修热”等等,股股热浪,热遍校园,我们不妨名之曰:“大学生之热身运动”。不难发现,经过寻觅、探索的青年大学生,又一次蜂拥着重返书斋。  相似文献   

13.
宛诗平 《党政论坛》2012,(19):63-63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在给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劝告毕业生“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她提出的这三个“嘱咐”引发不少年轻人关注和热议。王安忆的三个“嘱咐”概括来看,分别是“无用之用”、“过程之美”、“竞争之失”,笔者以为,“王安忆三嘱”看似浅显.其实都是王安忆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读之品之,恰似一壶香茗,沁人心脾,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思潮”在部分青年中何以“热”起来?这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探讨和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必要的。有人认为,“西方思潮热”是对外开放造成的,“热得有因”;也有人认为,“西方思潮热”有着一定的社会基因,“热得有据”;还有人认为,西方思潮中有着一定的积极因素,并且接触和回答了青年们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一些问题,“热得有理”。的确,  相似文献   

15.
蒋元明 《民主》2008,(11):44-44
前段时间,袁隆平现身车展,看车选车,而且还在豪华车跟前表现出兴趣,这有照片为证.于是引起网友热议。热议什么?当然是这“老农”该不该坐豪华车,该不该拥有豪华车了。如果是一个大款,哪怕是个暴发户、“土财主”整辆豪华车也没人奇怪。  相似文献   

16.
吴军  陈黎红 《党政论坛》2009,(23):25-26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10月23日,上海知名论坛宽带(KDS)上有网友转发了“90后女生殴打同学”的视频,该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大家纷纷指责“熊姐”(视频中旁观者对打人女生的称呼)太暴力。广大网友开始发起人肉搜索,网上发帖声称“要教育教育打人女生”,并称其为“暴力熊”。通过网友的人肉搜索,查出“熊姐”是虹口区南湖二分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土地转包,是中共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下称“一号”文件)中规定的在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同时,为了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它的内容是指社员承包的土地在无力耕种或转营它业时可全部或部分转包给他人  相似文献   

18.
吴林 《党政论坛》2009,(16):44-44
热比娅·卡德尔:多起暴力事件的幕后元凶 作为“7·5”事件的幕后操纵者,“世维会”现任主席热比娅在该组织成立之时,尚在乌鲁木齐的监狱中服刑。1951年出生于新疆阿尔泰山脚下的阿勒泰市,曾坐拥“新疆女首富”名号。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新疆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并且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9.
论青年时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各种青年时尚在青年中广泛而迅速地流行。什么“大红色”、“海天色”、“全白色”等流行色;什么“披肩发”、“公主髻”、“波浪式”等流行发式;什么“文化衫”、“牛仔装”、“迷你裙”等流行服装;什么“四大天王”、“迪斯科”、“摆滚乐”等流行歌舞;什么“琼瑶热”、“三毛热”、“汪国真热”,等流行文学;什么“自修热”、“外语热”、“微机热”等学习热潮;什么“时代意识”、“自我意识”、“代沟意识”等流行思潮,什么“老板”、“下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戍“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引发热议。笔者看来,“官场博士群”的存在,至少有三大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