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京军区空军导弹某师"英雄营",是一支特殊的英模团队,战功显赫,曾1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日前,师党委向全师部队发出了创建"英雄营"式导弹营的号召。他们为全师官兵配发《飞鸣镝《》"英雄营"战斗故事集》等教育书籍,广泛开展"老一辈思想红、新一辈怎么办"和"对照先进查什么、争创先进靠什么、创建活动干什么"群众性大讨论,把"对党忠诚、常备不懈、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敢打必胜、无私奉献"的"英雄营"精神融入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10):30-31
什么是时代精神?当今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的英雄再用新的更合乎时代精神的武器占领他们的宝座。  相似文献   

3.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曲"英雄赞歌"响彻了大江南北,一句"向我开炮"激荡着无数中国人的心。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激情的影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无可争议地成为红色经典之一。这部深受人们喜爱的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原作者巴金经历了怎样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4.
喻丹 《当代贵州》2014,(18):25-25
正"乌江源"、"贵州屋脊"、"毕节试验区发祥地"、"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试验田"、"海雀模式"、"拉开当代中国扶贫攻坚的序幕"、"中国农村扶贫攻坚的‘范本'"、"反贫困典范"——是哪一片土地,将这些词汇集于一身?"高"是这片土地的关键词:海拔2900米的小韭菜坪,使得"贵州屋脊"实至名归。海拔之高地,同是精神之高地——天高地阔、高山大川孕育了英雄人格,英雄意志谱写了历史传奇,哲庄坝红军战斗、野马川会议、席大明烈士……英雄的精神长途跋涉,在野马川抗洪烈士群体身上得到重现,在文朝荣的脚步里得到现代诠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这精神的海拔无以用数字来度量,却高高矗立,成为永久的典范。英雄的精神延续着,发扬着,成为这片土地时代精神的原始内核。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8,(2)
正2018年1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航天员群体是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成长的英雄群体,航天员大队组建20年来,全体航天员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胸怀中国梦强军梦,矢志献身航天事业,精研苦训掌握飞天技能,锐意进取实现创新跨越,先后圆满完成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6.
他们重担在肩、呕心沥血;他们默默坚守、毕生奉献;他们舍生忘我、以身报国;他们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们用行动在新时代为我们树起了标杆,他们的敬业精神、正义感和责任心,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也激励全体人民在新时代奋勇向前。"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说道:"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今天看来,这段话仍有振聋发聩的作用。防止"糖衣炮弹"的腐蚀、倡导清廉政治是党和政府在任何时期都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而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制度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龙华烈士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内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的烈士群体,他们用生命书写的龙华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典型体现。龙华精神可以概括凝练为"洒热血,理想弥坚;书人生,青春无悔;勇担当,创新有为;聚英才,报国利民"。加强对龙华精神及其背后历史的研究和解读,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疫情逐渐缓解,"最美逆行者"们终于可以陆续凯旋了。当一名医疗队长哽咽着说,"我把队员一个不少都带回家了",让人不忍泪目。离去时,他们是英雄,武汉天河机场专门准备了5万张纪念登机牌,航班为"胜利号",登机口为"凯旋门";襄阳全市A级景点和25家星级酒店对援襄宁夏医疗队员终身免费……  相似文献   

10.
胡丽莉 《实践》2014,(12):13-14
<正>东河北梁棚户区,这个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视察的内蒙古最大棚户区,曾是包头这座城市的发展之痛。如今,它以"超过此前十年的工作成效"创造了"北梁棚改速度"的奇迹。走进北梁,了解北梁,倾听北梁,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被群众称之为"北梁棚改干部"的这个群体,他们真心为民着想,真情为民服务,在北梁树起了一组硬朗的英雄雕像。他们职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圆北梁居民的宜居梦"。当我们走近这个群体,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叶剑英都是政治家兼诗人,诗歌和政治伴随着他们一生.他们诗心相通,英雄相惜,都十分喜爱和推崇对方的诗作,而他们不同时期的诗作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心境.  相似文献   

12.
正"酒是陈的香",道出了人们对白酒价值的认知标准。年份,是时间沉淀的味道,是跨越时空的份量。在贵州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信念、用情怀、用行动、用牺牲,诠释"年份"的深义。他们被称为"年份英雄"!他们的业绩,未必惊天动地,却一定是点点滴滴、岁岁年年、持之以恒的积淀。他们彰显了贵州广大干部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精神,昭示了苟利国家生死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清明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媒体行动: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2014年以来,我国共迎回59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他们的上千件遗物中,有数十枚印章,其中24枚印章上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为有关部门寻找烈士亲人提供了线索。据《人民日报》载,截至2019年3月31日,"寻找英  相似文献   

14.
正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地雷战》一经公映,在全国风靡一时,其中主人公民兵队长赵虎、女民兵玉兰等成为观众崇拜的英雄人物,而他们的原型正是昔日抗日英雄于化虎、赵守福和孙玉敏。在抗日战争期间,于化虎用地雷炸死敌人171人,许世友还为他改名字;赵守福则创下了用地雷毙敌183人的记录;孙玉敏用地雷一人杀敌17人。1950年,他们3人出席"全国民兵英雄"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9年,于化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5.
<正>"村霸"在中国为祸不浅,他们"三五个人,七八条枪",凭借权势强取豪夺、欺男霸女,为群众所畏惧。自古以来,人民群众与"村霸"的斗争从未停息。刘三姐与莫怀仁、白毛女与黄世仁……每一个"草根英雄"的传说无不寄托着百姓反抗"村霸"欺凌的强烈愿望。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暴风骤雨式的土地改革和民主政权建设,"村霸"恶势力得到有效整治。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农村经济社会转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表达其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鼓励全社会应当"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斗,这些论述既彰显了时代特色又反映了时代所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英雄及其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英雄的内涵、价值意蕴、学习路径等方面,但目前这一研究仍然存在着范式单一、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为此,学界亟需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展开述评,进而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研究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进一步深入推动英雄及其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20,(2)
英雄文化关乎国运民气,至关重要。中国古典英雄观念的内涵在于智勇双全、文武相兼,西方英雄观念的内涵在于天授神性,二者的碰撞形成了中国近现代英雄文化的混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代提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并将其上升为"人民英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与英雄文化一度面临消解、诋毁英雄的不良社会思潮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英雄文化,习近平关于英雄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英雄谱系和英雄内涵,提出了忠诚、执着、朴实的新时代英雄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18.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凿船党前不久,《环球时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热衷于消解英雄以及一切正能量的偶像,于是乎就诞生了一个"凿船党"。他们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用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一些瑕疵,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事实上,英雄形象经过时代的洗礼之后,已经是本体的一种升华,形  相似文献   

19.
正英雄,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先锋和时代的坐标。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无论是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坚守在防控岗位的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他们既是平凡的普通人,又是可敬的"草根英雄"。对于英雄的理解,虽然每一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不尽相同,但作为中华文化滋养下的华夏子孙,其英雄观的内涵总体上是一致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能否秉持正确的英雄观,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以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能否通过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引领风尚,弘扬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位专家透露,在一项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在"你所崇拜的英雄"一栏里填写的名字,不是青春剧里的"闹角色",就是宫斗剧中的"狠角色"。这一话题引起文艺家们的热议和担忧:难道我们真的没有英雄、不需要英雄了吗?创作过《青旗·嘎达梅林》《林则徐》等英雄题材作品的作家郭雪波疾呼:"今天是一个呼唤英雄、敬重英雄、书写英雄的时代。我们不能放弃讴歌英雄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