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是直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但它又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注(1))剥去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唯心主义外衣,拯救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它放在唯物主义的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根本改造。它一方面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论的糟粕,赋予辩证法以科学的形态;另一方面又摆脱了黑格尔观念辩证法对辩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承认上的限制,确定了辩证规律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把辩证法放在唯物的基础上,则必然得出辩证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为辩证法被理解为物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容,而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是直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但它又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注(1))剥去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唯心主义外衣,拯救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它放在唯物主义的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根本改造.它一方面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论的糟粕,赋予辩证法以科学的形态;另一方面又摆脱了黑格尔观念辩证法对辩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承认上的限制,确定了辩证规律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把辩证法放在唯物的基础上,则必然得出辩证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为辩证法被理解为物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容,而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相似文献   

3.
杜梅萍 《前线》2015,(2):7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包括丰富的原创性思想,涉及了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重要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我们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重要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一个大纲,也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首次较全面的深刻批判。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马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哲学体系加以真正的推翻,即在于揭示出这体系的原则所包含的矛盾,而将这原则降为理念的一个较高的具体形式中组成的理想环节”。(黑格尔《小逻辑》第200页)洗掉神秘的色彩,可看到这句话所包含的辩证法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真正的把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推翻了。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革命,是全面深刻的,但批判的重点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他们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资本论》第1卷,第24页),而对于黑格尔辩证法体系中的形而上学杂质,却批判较少。这种历史的欠缺,对  相似文献   

5.
胡斌 《理论学刊》2007,1(12):69-71
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看,辩证法决不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而黑格尔的辩证法起源于两种对立的历史解释传统即具体的与抽象的两种解释维度。对于黑格尔,何谓“辨证的”看待历史呢?就是把历史理解为从具体而来的抽象和从抽象而出的具体。黑格尔的辩证法提供了一种在历史解释中调和具体与抽象的可能方式。辩证法作为一种解释的形式,只是意味着从总体上观看历史。黑格尔作为辩证法的发明者,他的历史理论完全符合辩证法的要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与复归,每种具体的人类精神,以及受此精神指引的具体的文…  相似文献   

6.
作为认识论的重要范畴,"真理"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从黑格尔辩证法的角度对真理的属性和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同时,也分析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批判和吸收.对真理问题的说明在很大意义上能够帮助我们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衅证唯物主义。如何理解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理解。把辩证法规定为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真理,并在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客观性和历史性的基础上确立思想内容的真理性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地吸取这一“舍理内核”,才能避免辩证法理论的形式化、经验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曾经指实际存在物的内在矛盾或实际存在物之间的矛盾。在自然哲学转换为精神哲学后,辩证法同实际存在物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剥离,于是,辩证法成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界定主词的方法,而亚里士多德则开创了系词论的新形式——形而上学。黑格尔批判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恢复了辩证法,将辩证法视为人的存在方式,开辟了哲学的新视界。马克思冲破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樊笼,肯定了人类历史的辩证存在,开创了世界与人类历史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黄学胜 《唯实》2009,(10):41-45
通过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及整个哲学,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而真切理解这一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却在于追问马克思欲完成这一批判的真实原因。其原因并不像马克思自己交待的那般简略,而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特性、现代批判运动的局限性以及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批判的不彻底性等多种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哲学存在着一个极其突出而深刻的内在矛盾,这就是革命的方法(辩证法)和保守的体系(唯心主义)之间的矛盾。然而,对这一矛盾,大部分西方哲学史教材都未作深入的分析。通常的做法是,先例举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然后再指证这一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但这样做,至多是摆出了矛盾,而未分析矛盾。人们仍然不懂:在黑格尔那里,为什么会有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或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人们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就或多或少仍然是表层的,未深入其堂奥。笔者近日在研读马克思《184…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马克思早期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哲学外壳,通过批判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相互作用来阐明阶级解放与社会进化的辩证法,从而加快自身世界观的转变。他在赞扬黑格尔辩证法运行原则的同时,致力于为辩证法打造唯物主义内容和共产主义主题,使其指向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扬弃以及劳动主体即无产阶级的解放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学胜 《唯实》2012,(11):22-27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及整个哲学的批判不是停留于以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辩证法,实现被颠倒的主客体关系的再颠倒,而在于深刻揭示黑格尔哲学"非批判的运动所具有的批判的形式",揭穿旧形而上学的"意识的内在性",从而提出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论。这就从根本上破解了整个近代形而上学,实现了思想领域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3.
在柏拉图之前,巴门尼德提出了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思考,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说和逻各斯(变化的尺度),苏格拉底使用了"助产术"的谈话技法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些可以看作是辩证法最初的发源和雏型.柏拉图进行了从主观辩证法到客观辩证法的转变,特别是把苏格拉底对话中的辩证法形式表述为事物存在的本质内容,这种认识角度和深度的转变直接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概念的提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是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辩证法思想之后,人类对同一问题的进一步表达.因此,人类的思想具有超越物质属性的永恒性,思考之花只要绽放就会永远开下去.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辩证法中“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定律构成唯物辩证法的内核,但其不可避免的也具有唯心主义、泛神学论等局限性。马克思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利用费尔巴哈唯物论做批判的桥梁,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批判和超越,建立起了新的唯物辩证法哲学。  相似文献   

15.
准确把握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是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钥匙,而准确把握二者的区别在于准确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神秘化"的真实意谓。对"神秘化"的传统理解是"倒立",其文本依据是马克思那段著名的"颠倒之喻"。近年来,这个比喻已经遭受到严重的质疑,受到这些质疑的启发,我们试图解答这样的一个问题: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究竟是怎样被神秘化了的?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直接关涉马克思的思想进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黑格尔是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上的;扬弃私有财产的理论主题,决定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以辩证法批判为突破口展开;而辩证法批判就是对黑格尔整个哲学的批判,亦即对实证主义与超验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为马克思进一步深入人的现实的自我生产史提供了方法论前提,从而直接推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进程。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辩证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理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争议,以笔者之见,人们长期以来所熟知的辩证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形式主义,二,矛盾思维,三,模糊性。 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黑格尔描述的“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段式方面。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所有的发展都可以表征为由三个相互联系着的阶段构成的有机的过程:一,“正题”,即最先的存在和开端;二,反题”,即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立足于现实的人,使辩证法跳出了意识的内在性,变成了一个真正开放的体系,并得出最终结论:“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类实现本质力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主体的超越性精神与内外规约性的互动是对辨证法运动发展规律最具有特点的展现。在中国与西方,辩证法以两种不同的演示逻辑展现着事物发展的规约性与超越性。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看到内在与外在的规约性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却忽视了主体内在超越的自由精神,将辩证法的“真理”等同于自然,主体的超越自由成了对自然的顺从。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过分强调了主体内在超越性的作用,从康德的“先验辩证法”经过费希特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危险跳跃,最终形成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从而将主体内在的超越性“极端化”。马克思的“合理形态”辩证法正是在继承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基础上,以实践契合规约性与超越性,从而达到对辩证法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20.
余佳 《兵团党校学报》2015,(3):65-68,7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本,同时也是历来受争议最多的文本之一。本文重点选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来看其中马克思的哲学。重点考察马克思与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关系,指出马克思哲学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为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中,逐渐走出马克思哲学自己的道路,同时也在这之中来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