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欣 《青年研究》2007,(3):15-20
一年一度的选秀热潮过后,伴随着电视选秀节目出现和成长的“粉丝”们将何去何从?他们对由选秀选手摇身一变成为偶像的“民星”有着什么样崇拜心态和支持行为?他们对这种偶像类型又持有怎样的评价与自我认知?本文通过对185名“玉米”粉丝的问卷调查,发现进入后选秀时代,粉丝对于选秀“民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角色认知冲突。虽然部分粉丝还有着持续高涨的热情与迷狂,但多数粉丝已经趋于理性与平静,他们有着去神化的偶像评价与回归现实的自我认知。在当事人心目中,选秀节目其实就是一档娱乐节目而已,他们的参与和表现也只是属于当前流行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符号象征。  相似文献   

2.
追思汪国真     
《侨园》2016,(7)
正今年的4月26日,是汪国真过世一周年。也许我和汪国真是同龄人的缘故,他是我写诗时的启蒙老师。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藏着一点隐私、一点秘密,今天我就把内心埋藏已久的话儿倾诉出来。我从上世纪80年代就是汪国真的忠实粉丝,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心中的偶像。虽然我与他并不认识,但当他的每一部作品发表我都会认真拜读,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价值。他写的很多励志诗我都能背下来,当时我最喜欢的  相似文献   

3.
从探讨魏收之史学、崔浩国史案,至20世纪80年代对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特点的把握、南北朝史学异同的分析,周一良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经历了由个案式向全面考察的融会贯通历程,体现了他立足史料、实事求是,视野开阔、气度恢宏,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和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治学特点;其相关成果多有突破前人之处,反映了他循风气之先的卓越史识,有启迪后学、开辟蹊径之功。  相似文献   

4.
马谡,是孔明很欣赏的军事人才.他为蜀汉立过两次功劳:一次是略施反间计,使敌将司马懿一度失去曹魏的信任;一次是孔明南征当时的少数民族,他献了忠言:“攻心为上……愿公服其心而已.”孔明采纳此策,“终亮之世,南人不复反.”(见《襄阳记》)诸葛亮与马谡之兄马良交谊深厚,裴松之认为马良“与诸葛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见《三国志》裴注)马良曾辅佐关羽镇守荆州,后死于刘备征吴之役.马谡是马良的幼弟,由于上述关系,马谡临别前夕与诸葛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  相似文献   

5.
沈佳音 《党政论坛》2014,(24):54-55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9日已经揭晓,一年一度的全球文艺偶像诞生——法国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一次爆冷。假如你上网查资料,很快便能发现这个名字离我们并不遥远。王小波和王朔都是他的粉丝,并在作品中向他致敬。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是这样开头的:"莫迪阿诺(当时的译名)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而王朔也毫不讳言《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模仿的《暗店街》,不过只学了个皮毛。  相似文献   

6.
自责责人     
成语中有个“自欺欺人”。“自责责人”乃照葫芦画瓢取其形式,意即责备自己亦责备别人。以别于责人严、责己宽,或责己严、责人宽者。此乃阅《三国演义》之一得。俗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足智多谋的孔明也曾于街亭之失中,尝过此般苦果。依口味,对苦东西谁不浅尝辄止?而他则不,偏偏要让这果子多流些汁水: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后,他既往仍咎,先自贬官三级又挥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6,(12)
正他是车改之路上执着的"谏"客,呼吁车改十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他直率敢言,常因"狠言论"而闻名。他是民进会员、高校教师,也是政府官员,他更是微博名人,粉丝数量超过600万。他就是2016年1月7日,湖北省委书记等领导接见的六位湖北"大V"中的一位——叶青。1月17日,叶青接受湖北日报新媒体"动向新闻"的邀请,在"思想"栏目开设专栏"大V叶青",又开始了"一天一文"的生活。他将其视为"一天一文一课",即一天写一篇文章,相当于讲一节经济形势的课。叶青坦言,自己将参政议政与互联网  相似文献   

8.
唐瑾 《民主》2006,(7):44-45
平日交谈,读书看报,常耳闻眼见“粉丝”一词,其评说意见不同,褒贬不一。前几天,收到译林出版社前任社长李景端先生发来的E-mail,说他在香港听余光中先生谈“粉丝”有些感慨。由此也引发了我对“粉丝”的一点看法。“粉丝”是近年来社会上很流行的一个新词。它源于英语单词fan,“粉丝”是它的复数形式fans的音译,与沙发一样,都是音译外来词。在英汉词典中,其中文释义是:迷;狂热爱好者;狂热仰慕者。如:moviefans译为“电影迷”;crowds of footballfans译为“一群群足球迷”。“粉丝”一词最初多用于演艺娱乐界,它是继“追星族”、“迷”之后,…  相似文献   

9.
从结构视角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青少年偶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有关偶像研究的焦点都集中于偶像的世俗性和非理性一面,少有对偶像社会根源的思考.本文将讨论重点放在偶像形式方面,以内容分析的方法收集了建国以来中国青少年偶像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当代青少年偶像的建构及其社会功能目的之变迁.文章认为,制度、市场和个体的三足鼎立是社会结构性力量重新划分格局的结果,同时也喻示着中国社会正在从单一的垂直型上下层级关系,逐渐向扁平型并联关系转型.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和中师生的偶像崇拜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调查发现 ,高中生崇拜的偶像中 ,影视明星最多 ,接下来依次是国家领导、文学家、科学家、教师 ;中师生崇拜的偶像中 ,文学家居首位 ,接下来依次是国家领导、影视明星、亲人、科学家。两个被试群体有一定的差异。在所有的被试中 ,崇拜鲁迅的最多 ,崇拜周恩来的次之。高中组在偶像广度上没有差异 ,而中师组偶像个数呈增长趋势。中国偶像多于外国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被试在偶像性别选择上因群体、年级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媒体对被试崇拜不同身份职业的偶像有不同的作用。老师对偶像的选择影响大于父母、好朋友。调查还发现 ,对不同的偶像崇拜的方面不同  相似文献   

11.
孔明应聘     
鹅毛飘飘,万树梨花,诸葛孔明在一个偏远小山村的平房中悠闲地赏着雪。他饱读诗书,熟谙奇门遁甲之术,深知孔孟之道。少年时上帝曾托梦给他,称他将会被刘氏集团老总刘备三顾而请之,并将用“隆中对”震惊天下商界。屈指算来,时至今日已有二十年了。孔明等了整整二十年,如今自己已经三十出头了,不能再忍了,自己要入世,要去找刘各,毛遂自荐。  相似文献   

12.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善于思考,气质高雅,因此成为很多女人的偶像。某天,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来拜访他,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习惯性地回答:“容我再考虑考虑。”  相似文献   

13.
香港、广州、长沙大学生偶像与榜样选择之比较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假设在青少年看待其特别钦佩的人物当中 ,偶像度与榜样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为验证这一假设 ,笔者调查了 45 6名香港、广州和长沙的大学生对自己钦佩人物的看法。结果表明 ,偶像度和榜样度的确互不相关 ,且香港大学生更敬佩演艺界名人 ,而内地大学生更敬佩政治家。本文还提出 ,可将青少年钦佩人物分为纯偶像、榜样型偶像、偶像型榜样和纯榜样四类人  相似文献   

14.
陈序 《党政论坛》2009,(8):42-43
英国首相布朗曾说他的偶像是斯科特船长。现在他确实陷入了斯科特船长的困境。跟他同命运者,有奥巴马,麻生……以及所有面临需求衰退和消费不足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5.
杨建 《党政论坛》2009,(2):11-11
葛优是内地影视界声名显赫的实力派明星,也是影迷朋友们最为喜爱的演员之一,这无疑与他的为人谦和、低调和处事恰如其分有关,特别是他对待粉丝的态度着实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16.
金海林 《学理论》2008,(7):32-34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到可以涵盖人类、世界、全球的词汇,也是颇为流行、时髦,被广泛使用的语言。时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如:原始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等;狭义的如:电子时代,网络时代,短信时代,知识爆炸时代,大众消费时代,粉丝阅读时代,新结婚时代等等。  相似文献   

17.
殷海光之死     
冯远理 《各界》2008,(10):10-11
背负着为中国人挣民主、自由、人权重任的殷海光教授于1969年夏,其胃癌再次发作.自称为"五四之子"和"五四后期人物"的殷海光,非但没有享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大师们的耀眼声华,反而因为追求民主、自由而屡遭迫害.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台湾,殷海光几乎是沟通"五四"和青年一代的唯一桥梁,是那个时代台湾青年的偶像和精神导师.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他的迫害也逐步升级,最后失去了他在台湾大学的教职.正如他的高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毓生所说:"殷先生一生基于纯真理想的奋斗,所带给他的横逆与痛苦,足使天下有良知的人同声一哭."……  相似文献   

18.
生活慢半拍     
正因为在《伪装者》中出色演绎剧中内敛睿智、有担当的大哥"明楼",一个月内,靳东的微博粉丝从十几万暴涨过百万。没有压力?"有。特别大。导演(《伪装者》导演李雪)说,涨1万(粉丝)要请他吃一顿饭……"这段时间,靳东被问了很多次"你觉得自己红了吗""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他曾不客气地说:"什么叫红,什么叫不红?我在自己的领域(话剧)早就红得发紫了好吧。"但看到上了标题,他又检讨自己"性情所致,口无遮拦"。靳东说,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提醒自己要慢、慢、慢,反反  相似文献   

19.
李兴濂 《各界》2011,(2):96-96
上古帝王尧舜,被儒家学派形容为古昔圣王,是至善至美,空前绝后治国平天下的圣君明王,仿佛人类所有的美德都集中在他俩身上。孔丘在《论语》中赞美他:“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  相似文献   

20.
有多少人正成为马克思的粉丝《中国青年报》2008年10月31日发表叶匡政的文章指出,面对金融危机,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悄悄地在欧洲及各国风行起来,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成为马克思的粉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