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谭国生 《传承》2003,(6):27-28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的政策是比较稳当的,是比较得到少数民族赞成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无产阶级坚持民族平等,各民族之间是兄弟般关系,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之一。不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对于祖国的统一和各…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新构想是这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新构想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各民族间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55个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都比汉族更为落后。建国后,经过各项社会改革,使它们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同汉族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中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民族史研究中,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云南民族成分多,除汉族外,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还有尚未确定族别的苦聪人、克木人等;云南各民族同样“都是有历史的民族”,他们长期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直至近代,各民族仍分别处于前资本主义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垮境而居民族多,因而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不论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里,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些内外历史的、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形成了新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能够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主义时间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问题历来在我国社会革命中占居重要的位置,少数民族对于革命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着革命的成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的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的一部分,所以,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对内推翻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灿的中华民族文化。而千百年来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影响极深、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同近代体育运动以及其他科学文化艺术一样,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闪耀璀灿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值得我们提倡、重视、研究、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发展民族文化的最有效工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坚持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马列主义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辨析题“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璃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答:(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巩固。(2)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认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的提法是不准确的。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杜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经济、及化等方面,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上享有旱等权利,但是,在发展程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别。为了使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民族皆有自己的发明和创造,都有自己特有的科学和技艺,侗族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侗族人民曾经创造过自己的科学和技艺体系。然而,在旧社会由于民族之间并不平等,少数民族的科学技艺往往遭到封建文人的贬斥,以致于在汉文献中很难窥见其原貌,甚至在与汉族涵化的过程中被淹没掉。历史上留下的舛误,到今天是应当加以匡正的时候了。本文拟以侗族传统历法的复原为例,希望让大家看到侗族先民在天文律算上的卓越创造,期盼唤起学术界同仁对少数民族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视,并以此增强少数民族的自尊、自重、自信和自强。  相似文献   

11.
我们祖国是一个由汉族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情况已有长久的历史,并将持续下去。我们要走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道路,不能不对此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国家政权对各族劳动人民实行压迫剥削的统治关系,改变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和阶级统治所造成的不平等地位。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型的民族关系,即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始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民族关系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不断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21世纪不但是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世纪 ,也是人类打破自身封闭性 ,走向全新人际关系、族际关系的世纪。随着国家间、民族间联系交往的日益密切 ,国际社会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它与国家间、民族间发展差距的矛盾 ,与平等、效率的矛盾将日益激化 ,因此 ,个别国家、个别民族发展差距问题不仅仅是局部问题 ,还将影响到国家、地区间的关系与稳定。当前 ,我们面临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面临着反分裂斗争的复杂局面 ,面临着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时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各民族中的先进分子 ,担负着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 ,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 ,因此 ,改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 ,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系到全局的战略任务。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培养现状及其培养途径三个方面作粗浅探索。一、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一)少数民族干部的桥梁作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天然桥梁。他们本身具有汉族干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他...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但汉族吸收、容纳了许多非汉族成分;同时,各个少数民族也无一例外地在自身的发展中吸收、容纳别的民族成分,包括吸收、容纳汉族成分。从总体上讲,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未必低于汉人中的少数民族成分。本文对这个历史上被人忽略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少数民族古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它记录着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生活,蕴含着民族信仰,体现着民族精神,具有规范各民族人民道德、整合凝聚各民族心理、调控各民族与生态环境关系等功能。虽然不同的少数民族古歌仍保留许多自身的文化特质,但在文化特征、生态伦理意识和文化传承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是贵州独特地域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兄弟民族,其中汉族占有全国总人口的94%,是主体民族,另外还有约占全国人口总数6%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国土面积50%以上的地区。长期以来,各兄弟民族同心协力,团结战斗,共同缔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和光辉的历史。因此,在历史研究中,对于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活动及其地位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遗憾的是目前状况并不理想,在近代史体系中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李世书 《创造》2003,(7):46-4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明的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从广义上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生活习俗、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各个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废除几千年来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开辟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我们党历来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一贯坚持平等政策,并于五十年代给苗族、侗族人民创制了苗文、侗文,实现了苗族、侗族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他们把获得语言平等权利当成政治上翻身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时期。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目前已识别的民族有汉、苗、布、侗、彝等四十七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6.3%,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0.8%,这些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可谓“地大物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与汉族地区相比,不仅差距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已成为我省的一项艰巨任务。然而,要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这里我仅就少数民族智力开发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20.
奇·斯钦 《前沿》2002,20(12):123-126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重视不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要不要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本身 ,而是事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是事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大问题 ,本人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语言文字的平等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1 语言文字的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的民族语文政策 ,它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精神 ,是“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