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新疆地区,对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仍然存在观念认识上的不统一。在重新认识恐怖犯罪活动的背景下,新疆暴恐犯罪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动机复杂、手段残忍、境内外勾结以及向内地延伸等。在新特征的背后,暴力恐怖犯罪猖獗可以从历史、地理、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找到原因。结合新疆反恐的严峻形势,完善刑罚制度、建立预警机制和强化应对机制是预防和处理暴恐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恐怖犯罪,也称"暴恐犯罪活动",是指刑法规定的,以极端恐怖的方式,使用暴力手段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且应受刑罚处罚的具有特定意义的犯罪行为。暴力恐怖犯罪主要涉及主体、目的、手段、对象和后果等基本要素。暴力恐怖犯罪具有作案动机独特、作案手段残忍、既有预谋性,又有突发性等特点。面对反恐工作极其复杂严峻的新形势,公安机关要加强领导,完善机构机制,着力整合资源、强化情报工作、侦破大要案、加强巡逻防控、提高处突能力,全面提升反恐对策水平。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新疆的暴力恐怖犯罪具有鲜明的政治取向性、反社会性、恐怖性、暴力性和国际性。民族分裂主义是暴力恐怖犯罪的思想根源,宗教极端主义是暴力恐怖犯罪的思想基础,是恐怖分子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正确认识、把握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本质特征,对于开展反恐怖斗争,加强国际反恐怖合作,研判新疆暴力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新疆的暴力恐怖犯罪具有鲜明的政治取向性、反社会性、恐怖性、暴力性和国际性。民族分裂主义是暴力恐怖犯罪的思想根源,宗教极端主义是暴力恐怖犯罪的思想基础,是恐怖分子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正确认识、把握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本质特征,对于开展反恐怖斗争,加强国际反恐怖合作,研判新疆暴力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恐怖犯罪的发生与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际形势、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恐怖策略固然需要重视对暴力恐怖犯罪的打击,但更要重视营造健康的社会心理氛围,降低既定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从一般预防的层面减少恐怖犯罪发生的机率。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社会心理氛围的调控要注意反恐宣传、社会控制与心理引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个人恐怖犯罪与社会公共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恐怖犯罪与有组织的恐怖犯罪有明显的区别。个人恐怖犯罪也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安全危害。近几年 ,我国境内发生的多起投毒、爆炸案件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引起个人恐怖犯罪的原因 ,包括对社会严重不满和对他人极端仇视等复杂原因 ,其中反映了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的矛盾。为了防范个人恐怖犯罪造成的危害 ,全社会都要更多地了解个人恐怖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以便在此类案件发生时作出应有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犯罪学的角度而言 ,恐怖主义犯罪是指在恐怖主义旗帜之下 ,由个人、团体乃至政府实施的足以引起恐怖气氛的反人类的暴力行为或暴力胁迫行为 ,具有动机政治化、犯罪组织化、影响国际化等特征。刑法上的恐怖主义犯罪是由刑法规定的 ,由恐怖主义组织或个人实施的 ,旨在引起社会恐怖气氛 ,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安全以及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恐怖主义犯罪也不同于恐怖犯罪 ,区别二者既有刑法上的意义 ,又有形事政策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界定恐怖组织是认识恐怖犯罪的关键。有无特定的政治目的并不能成为恐怖组织的构成特征。恐怖犯罪的范围与种类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暴力性犯罪,而应与恐怖犯罪的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来认识和考察。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犯罪的常态化、恐怖袭击的多发、频发,特别是个体恐怖活动的高发,预示着恐怖犯罪已经成为后现代社会,继传统犯罪之外威胁性更强、破坏性更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我国现阶段对恐怖犯罪的防控,多集中于社会预防、情境预防和法律预防,恰恰忽视了对恐怖犯罪主体预防。文章以莱维纳斯"他者"理论为视角,基于对恐怖犯罪分子的个体研究,尝试构建新时期恐怖犯罪综合防控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打击恐怖犯罪,2014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多处涉及明知的问题。如何准确界定明知的对象,如何认定恐怖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是否明知,直接影响对恐怖犯罪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当代邪教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恐怖主义犯罪由邪教组织实施,是严重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极端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的雏形是邪教犯罪,邪教犯罪的严重程度达到极为恐怖、极端、暴力的程度时,最终就演变为恐怖主义犯罪。当代邪教犯罪逐渐走向恐怖主义的趋势日益加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因各国针对邪教、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和所持态度不统一,所以国际上加强国际法和国家间协作打击治理邪教恐怖主义极为困难。虽然我国不是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重灾区,但是面对国际化的邪教犯罪,寻求一个国际性的和符合我国的打击与预防邪教犯罪、邪教恐怖主义犯罪的方案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个体型恐怖犯罪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型犯罪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犯罪主体多为农村和城市中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边缘人,犯罪成本极低但危害后果极大,具有强烈的恐怖性,犯罪目的在于借滥杀无辜以引起社会关注的方式表达诉求。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畅通公民意愿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消除公务化暴力、降低公民维权成本和增设终身监禁刑等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恐怖犯罪活动已成现实威胁,对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以及“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需严厉打击。通过全方位地探析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处置等过程,总结教训,应在工作机制、情报工作、社会管控、应急处置、反恐协作等方面加强探索与研究,以提升公安机关防范、打击和处置暴恐案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暴力恐怖犯罪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犯罪学理论和有关的国际文献中,一般把针对国家或社会的暴力恐怖活动统称为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使用暴力的动机和目的是政治性的,目标是反对国家和社会.所以这种犯罪从理论上被列入政治犯罪的范畴.当把恐怖活动放到具体国家的法律范围之内考察时,一切恐怖活动都属于该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活动对任何一个受侵害的政府和社会来说,实际上就是暴力恐怖犯罪行为.正因为这种犯罪从理论上看是政治犯罪,又由于它的社会危害性特别大,所以在实践中却不能按政治犯罪对待,有关国际公约明确地把这种罪行列入可引渡罪,不作为政治犯罪,如不引渡,则必须起诉,反映了国际社会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决心和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恐怖犯罪活动的现状及特点,深入剖析了我加恐怖犯罪增多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中城市打击和防范暴力恐怖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7·5”打砸抢烧暴力恐怖犯罪事件是一起由境外民族分裂组织直接煽动、挑唆的,有组织、有预谋,以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仇视为目的的重大暴力恐怖犯罪事件。“7·5”事件不仅对新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破坏。而且粗暴践踏了无辜群众的基本人权。依法严惩暴力恐怖犯罪分子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建设民主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犯罪情境预防注重研究犯罪的时空、机会和条件等因素对犯罪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力图减少和消灭影响犯罪发生的各种情境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杀人犯罪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影响最为广泛和最令人感到恐惧的犯罪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暴力犯罪。杀人犯罪具有多发性、多变性、多样性和多因性等特征。找准杀人犯罪发生的主要情境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情境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杀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绑架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的危害严重的暴力性犯罪行为,对该种犯罪行为之发生原因、主要特征、危害性以及司法认定予以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并对于绑架犯罪采取最为有效的侦查防范对策,能够使刑法理论对绑架罪的研究更进一步,同时对完善相关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犯罪具有恐怖性、破坏性、政治性或社会性、新闻效应性等特点,呈发生日益频繁、对象趋于泛化、威胁范围日益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防治恐怖主义犯罪,要注重标本兼治、预防与打击相结合,强化反恐情报的主导和预防作用,推进反恐法律体系建设以及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的极大威胁,各国应致力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联合国制定的反恐诸公约中,越来越强调预防和打击恐怖犯罪的各项合作,我国已经加入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我国也是深受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非常重视反恐的国际合作。应当完善立法,特别是应当尽快设立反恐怖犯罪的专门法典,以更好地应对恐怖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