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资料报道 ,乳牛乳房炎发病率在生产乳牛中占 78% ,其中阳性乳房炎占 45 %左右、隐性乳房炎占 2 0 %以上 ,严重制约了乳牛业的发展。笔者在 2a间用公英散加味防治乳牛乳房炎2 86例 ,总有效率为 92 %。公英散 组方 :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 5 0g ,木芙蓉、浙贝母、丝瓜络各 30g ,通草 2 5 g ;如乳房有硬块者加黄柏 40 g ,皂刺、穿山甲 (炮制 )各 30 g ;如乳房增生、硬块不消者加昆布、海藻、七叶一枝花各 30 g。研末水冲灌服或拌料饲喂。典型病例  1999年 10月 18日 ,本地驻军某部奶牛场 2 6头产乳牛产乳量骤减约 30 %。笔者应邀协…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无棣县张某的 1头 3岁乳牛于 2 0 0 2年4月分娩 ,3个月后在不挤奶时乳汁不断自乳头孔溢出 ,其质清而淡 ,挤奶时奶量极少 ,遂来求治。症状 乳牛精神倦怠 ,自汗 ,大便稀薄 ,小便清长 ,舌质淡无苔 ,脉细弱。治疗 用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 :黄芪 2 0 0 g ,白术 6 0 g ,陈皮 6 0 g ,升麻 10 0 g ,柴胡 6 0 g ,党参 75g ,当归 6 0 g ,熟地 6 0g ,白芍 6 0 g ,川芎 6 0 g ,甘草 6 0g。水煎服 ,每日 1剂。上方服 2剂后 ,乳汁自溢大减 ,自汗止 ,继续服 5剂 ,乳汁自溢停止中药治疗乳牛乳汁自溢$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局!251900@王本琢 $山东省无棣…  相似文献   

3.
临床症状 内蒙古扎兰屯市卧牛河镇马场杨某饲养的 1头6岁黑白花乳牛 ,于 2 0 0 1年 10月 19日上午被另 1头乳牛抵伤。最初右侧肷窝下方组织凹陷 ,皮肤轻微损伤 ,很快皮下严重肿胀并波及乳房及下腹壁。当地兽医治疗时 ,将患部组织切开 ,使液体流出后填入大块纱布 ,但仍不能制止液体外渗 ,下午转本院。临床检查 :病畜精神沉郁 ,饮食欲下降 ,体温 3 8.6℃ ,脉搏 63次/min ,呼吸 2 8次 /min ;损伤部仍有橙黄色、稍带血液的液体不断外流 ,根据以上症状初步诊断为淋巴外渗。处理过程 术部常规消毒 ,用 3mL静松灵镇静 ,取站立保定。术者…  相似文献   

4.
母猪乳腺炎俗称奶炎、奶痈 ,以乳房发生红、肿、热、痛为特征 ,是哺乳母猪常发且难治之症。发病原因 母猪分娩期间起卧不安、冲撞擦伤乳房 ;仔猪吮乳咬伤乳房 ;栏圈环境不良乳房常被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所感染 ;哺乳期饲喂精料过多 ,乳腺分泌机能过强 ,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而引起激素失衡等。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母猪的乳房有 1~ 2个乳区表现红肿热痛。随着病情的发展 ,乳腺淋巴结肿大 ,炎症扩大到多个乳区 ,甚至波及整个乳房 ,这时母猪拒绝仔猪吮乳 ,仔猪饿得乱叫 ,乳汁稀薄、内含凝乳块或黄白色絮状物 ,严重的混有血…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 ,其病原有 3种 ,即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禽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对乳牛的致病力最强 ,黄牛次之 )。各型分枝杆菌会交叉感染不同的宿主 ,其中牛分枝杆菌的易感染宿主尤为广泛 ,人常因饮用未经消毒的结核病牛所产的乳汁 ,或接触病牛及其污染物而被感染。有资料显示 ,目前全球约有2 0 0 0万结核病人 ,其中我国就有 6 0 0多万患者。据1 999年卫生部门调查 ,城市儿童患结核病的病例明显高于农村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与饮用不安全的牛奶有关。由此可见 ,控制和净化乳牛结核病是关系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1990~1991年,岢岚县种羊场2000多只绒山羊有57只被毒蛇咬伤中毒。笔者用钢针密集针刺治疗,有55只痊愈,治愈率达96.5%。 临床症状 局部症状:咬伤的部位多在羊的口鼻周围及四肢下部,咬伤处常有出血,肿胀发硬,剧痛灼热,并迅速向伤口周围组织扩散蔓延;继而局部淋巴结肿大,皮下出血,有的还在皮肤出现水泡、血泡、组织溃烂及坏死。全身症状:患羊全身战栗,发热,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口吐草沫,停止采食。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突然倒地抽搐死亡;也有的昏睡24~36小时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自 2 0 0 2年 10月起 ,笔者从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乳牛中随机抽取 4 8头共 184个乳室 ,进行了乳牛隐性乳腺炎的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 3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该菌的培养特性及形态与蜡样芽孢杆菌极为相似 ;小白鼠腹腔注射可致其死亡 ,证明该菌所产毒素毒力较强。1 材料与方法1.1 乳样采集 先用温水洗涤乳牛乳房 ,继用 2mL/L新洁尔灭洗涤 ,再用 75 0mL/L的酒精消毒乳头。每个乳头弃去头 2~ 3把奶 ,然后每个乳室收集乳样 5~ 10mL ,标明牛号、乳区及日期待检。1.2 乳腺炎的…  相似文献   

8.
乳腺炎是乳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给乳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隐性型乳腺炎 ,发病率高 ,个别奶牛场的发病率达 6 0 %~ 80 % ,但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常被人们忽视。临床上治疗乳腺炎常用抗生素 ,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 ,使耐药菌株越来越多 ,不仅疗效不断降低 ,而且造成乳汁的药物残留超标而影响食品卫生 ,危害人体健康。为此 ,笔者用自制的中药制剂乳炎康和乳酸环丙沙星对乳牛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型乳腺炎进行了疗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乳炎康的疗效优于乳酸环丙沙星 ,治愈率达 80 %以上 ,有效率达 10 0 %。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9.
选用当归、川芎、芍药、黄芪、蒲公英、丹参、益母草等中草药,配制成饲料添加剂饲喂患隐性乳房炎乳牛,检测乳牛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的变化,并用北京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液(BMT)对供试牛进行疗效跟踪检验.结果表明,该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SI(P<0.05)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力(P<0.05),并能明显降低乳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乳牛养殖已从 1981年的 1.3万头增加到 2 0 0 1年的2 .8万头 ,乳牛养殖业已成为部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乳牛布鲁氏菌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乳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保证给人们提供卫生合格的牛奶及奶制品 ,根据历年来对甘肃省乳牛布鲁氏菌病普查结果表明 ,乳牛布鲁氏菌在部分地区仍比较严重。笔者对甘肃省 1988~ 2 0 0 1年 14个地区乳牛布鲁氏菌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旨在为全省对乳牛布鲁氏菌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乳牛 从甘肃省 14个地、州、市城镇奶牛…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检验和实验资料证明,乳腺损伤可以引起乳汁细胞数增多等炎症应答;而炎症的发生又经常与微生物因子的入侵和反复作用有关。在许多情况下,受损伤的乳室仅有轻度的炎症应答,而无感官可察觉的临诊症状,一般将此称为隐性型乳房炎。对患隐性型乳房炎牛乳室乳汁所做的乳房炎诊断试验及其它相应的实验室检验证明,部分病例除乳汁细胞数、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的条件下,饲养乳牛需要经常地检查高产乳牛的新陈代谢状况,及时、成群地诊断酮病和其它疾病的早期类型。我们在莫斯科省一个育种场对2800多头母牛进行的高产乳牛疾病防治检验的试验证明,在一年期间至少应进行一次基本的和三次间隔的疾病防治检验。 然而,在畜栏内给牛采血有一定困难。为了早期诊断出新陈代谢紊乱,可以用乳汁化验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当前给奶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在诊断方面,除了临床检查和乳汁细菌学检查以外,还根据隐性乳房炎大多表现为乳汁中炎性细胞的增加及其理化性状的改变,国内外设计了许多简易、精确、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泰勒虫病是哺乳动物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 ,常呈地方性流行 ,乳牛感染后病死率较高 ,对养牛业危害很大。新疆一些地区每年 5~ 8月常发生乳牛环形泰勒虫病。近年来 ,笔者等在乌鲁木齐及石河子地区接诊了一些非典型性乳牛环形泰勒虫病 ,此类病例与以往临床上见到的泰勒虫病有较大差异 ,常被误诊 ,以致耽误治疗时机而导致乳牛死亡。1 临床症状2 0 0 1年 6月 ,石河子市 1头 2岁的中国黑白花牛发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 ,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行动迟缓 ,鼻镜干燥 ,眼结膜苍白 ,两眼睑有黄豆粒大的出血斑。心跳加快 ,90~ 110次 /min ;呼…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局部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白蛋白、抗胰蛋白酶等会进入乳汁,在乳汁中的含量或活性升高。因此测定乳汁中的含量或活性变化,可作为炎症指标,并反映乳腺炎症的严重程度。本试验测定了乳房炎病牛用CI注射液(中草药制剂)和青、链霉素治疗前后,乳汁抗胰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抗胰蛋白酶活性与治疗效果及病原菌转阴的规律和联系。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根据患牛有无临床症状这一特点,一般分为临床型(Clinical)和隐性型(Subclinical)两类。前者因有明显临床症状(局部或全身的),故易于确诊;后者因乳腺病损轻微,无或不显临床症状,主要是以乳汁体细胞数增多,并伴有乳汁组成和理化性状的潜在性异常变化为特征,这时乳汁因无肉眼变化,故临床上不易发现和确诊。然而这类乳房炎在整个乳房炎病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发病率往往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三倍以上,同时又易于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因此,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乳房炎的发展与播散,对隐性型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临朐县乳牛养殖户刘某于 2 0 0 0年 4月 2 3日由外省引进 18头初孕黑白花乳牛 ,饲养在与原乳牛舍相距约 5 0m的新建牛舍内 ,产房位于其东侧 ,仅有一狭小前门 ,按常规舍饲。自 7月 9日起相继有 3头乳牛正常产犊 ,母牛产后 2 3— 2 6h出现食欲减少 ,当地兽医按乳牛产后感染治疗 ,病情未见好转。临床症状  3头病牛体温 39.8— 40 .9℃ ,呈稽留热 ,精神、食欲、反刍差 ,结膜红黄 ,尿呈黄色 ,从阴门流出无异味恶露 ,肩前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轻微肿胀。实验室检验 分别取病牛耳静脉血进行虫体浓集、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 ,可见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某奶牛场三个队74头临床健康奶牛泌乳期乳汁(前乳)进行了细胞计数、pH、氯化物以及电导值的测定。282个乳区的前乳样品经加里福尼亚乳房炎试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简称CMT),确定为乳房炎阴性(包括可疑反应)者204个乳区(占72.3%),乳房炎阳性乳区78个(占27.7%),并依据CMT反应等级标准确定为健康或乳房炎乳区。上述各项指标检查表明,健康(CMT阴性)乳区的乳汁细胞数为90000/毫升,pH为6.6,氯化物为0.19克/100毫升,电导值为0.41~0.42×10~4μs厘米。隐性型乳房炎(CMT阳性)乳区乳汁细胞数在515000/毫升以上,pH为6.70~7.02,氯化物为0.21~0.30克/100毫升,电导值为0.44~0.53 ×10~4μs/厘米。健康乳区与隐性型乳房炎乳区乳汁测定值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本文报道的意义在于为乳房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骨髓中的一种寄生虫病。2 0 0 1年 9~ 10月 ,山东省青岛市某奶牛场先后有 11头乳牛发生了以贫血、黄疸、体温升高、前胸和颈部等处严重肿胀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乳牛附红细胞体病。该病在青岛市属首次发生。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青岛地区某饲养场饲养乳牛 48头 ,为 1~ 3胎高产牛 ,全部圈养舍饲。 2 0 0 1年 9月 3日 ,该奶牛场有 5头乳牛突然发病 ,主要表现为食欲明显减退 ,体温 40 .5~ 42 .0℃ ,精神萎靡 ,不愿站…  相似文献   

20.
“鱼蒲木”甘油水溶液浸泡乳头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虽无临床症状及乳汁眼观变化,但乳汁的理化性质有潜在性改变,营养降低,含体细胞增多,产奶量渐减;病牛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机率增加,发病率高达50%以上或更高,给养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用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