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人权保护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并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公民享受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水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护法律制度和体系。2004年3  相似文献   

2.
莫纪宏  李岩 《法学杂志》2005,26(1):7-12
人权概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逐渐从价值形态上升到制度形态的,特别是通过民族国家中的宪法权利和以宪法权利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法律权利体系来充分表现出来的。即便是在国际人权公约所构建的普遍人权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这些普遍人权也需要通过每一个缔约国国内法所保护的权利来实现。在保障人权价值实现的法律制度中,宪法权利、行政法上的权利以及民事权利、诉讼权利是人权概念制度化的主要法律手段,并且这些不同性质的制度权利由于各自的权利性质和实现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人权在具体法律制度上形成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形同金字塔的权利体系,对人权的实现起到了现实和有效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审判的古老规则中,从被告人没有辩护人在人,甚至没有机会为自己申辩的时代起,社会长期以来就注重在作出判决前保护被告人。中世纪以后,在“革命’的旗帜下,被告人的权利通过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刑法原则,更为广泛地被纳入权利法案或宪法和法律之中。历史推移至今天,国际社会从人权保护的最高目标出发,形成诸多对被告人权利保护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作为对被告人的最低限度的权利保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普遍趋势。在对被告人人权保护的措施中,辩护权是被告人最基本的诉讼权利,也是其人权和政治权利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人权问题是个法律问题,但又不单纯是法律问题,同时它又是个政治问题、经济社会问题、思想文化问题,而从根本上说人权是个社会制度问题,是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个更广泛的问题的组成部分。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决定于人类发展所到达的历史阶段,归根到底决定于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关的生产关系。因此,要解决人权问题,固然需要解决法律问题、政治  相似文献   

5.
有的同志提出要单独制订一部经济诉讼法典,作为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程序法,以保障经济法规的实施。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订立经济诉讼法的理论根据问题《政治与法律》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刊登的顾培东谈《经济诉讼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一文中说:“……实体法部门的发展总是要引起程序法的相应分设。历史上,刑、民法在各自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同时,相应产生了刑事和民事诉讼法。当今行政法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又形成了独立的行政诉讼程序”,据此,他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人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了当代政治的、法律的很有影响的理论问题,也成了法制建设的极为重大的实践问题。其中,诉权与人权保护的关系,诉权在人权保护中的作用等等,自然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以期于人权保护有所帮助,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人权及人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当代政治、法律的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问题,也成为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其中,诉权与人权保护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权是一种法律权利,就必然受到法律的保护。其方式不外两种:一种是实体权利,一种是程序权利。如果实体权利受到侵犯,就必须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要求保护。程序权利就成了实体权利得以保护的前提。程序权利的核心又是诉权,因为它是引起诉讼的钥匙和契机。正如《世界人权宣言》第9条指出的,“人人于其宪法或法律所赋予之基本权利被侵害时,有权享受国家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所享有的以生存权为基础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权利的总和。人权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人权的内容(即人权的保护目标),一是人权的保护形式(即人权实现的策略方式)。因而,人权在任何国家都离不开法律保护。人权的内容必须由法律加以确认,人权的实现必须以法律保障为前提。人权的法律保护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法律对公民享有哪些人权予以确认,二是建立相应的法律实施制度,以确保法定人权不受侵犯。我国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的法律保护中处于重要地位,起着其他国家机关所不  相似文献   

9.
安曦萌 《行政与法》2013,(9):108-114
经过3D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犯罪所带来的新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底,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刑事政策的改革探索。刑事政策也围绕人权保护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人权理念影响深远的今天,我国的刑事政策改革也在沿着遵循宪法、保护人权的道路行进。与此同时,在刑事法律领域,数部刑事法律的通过使我国结束了政策代替法律的局面,开启了政策法治化、法律化的进程。本文从分析了我国刑事政策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国特色”.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权利学说因其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特征成为现代人权的思想起源。本文指出后现代民主国家逐渐在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上对人权予以保障和发展。二战后形成了人权的国际监督和保护体系,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已使人权的话语成为一套跨越国界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标准。  相似文献   

11.
纵观国际关系史和各国国内史,诸多侵犯人权的事件比比皆是,对人权问题的关注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那么加强人权保护至关重要、势在必行。关键是采取何种途径来保障人权-从国际社会和大多数国家人权保障的实践来看,已从原来的"政治途径"转化为"法律途径",所以通过"法律途径"保障人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慧 《时代法学》2006,4(4):71-76
保护公民平等就业的合法权益,是维护人权的基本要求。有效保护劳动者在就业中不受歧视,是世界各国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公约,各国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借鉴,在评析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比我国的现状,提出一些措施,以健全我国相应的法制,更充分地保证我国公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一切政治文明的最终标准,都基于对现实中的人的权利的判断。妇女的法律地位最能表明文明程度。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妇女为法律上的人格平等对待和享有人权进行了长期斗争,联合国已通过若干有关保护妇女权利的公约和宣言,大量学者也对于妇女人权进行关注和探讨,对妇女人权的发展、妇女人权的国际保护乃至中国妇女人权状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一个内容与涵义极为丰富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国家,对人权的含义和理解都不尽相同。但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认为人权就是指人的“权利”,包括人的一切权利,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承认人权、尊重人权和保护人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共同信念。那种公然宣布不承认、不尊重、不保护人权的行为和主张,已经没有市场。那种用自己的人权标准来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也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谴责。本文意在通过检察监督行为对人权保障作用的论述,阐明检察机关在我国人权保  相似文献   

15.
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家机构是人类法治史上的一个新的创造。它的出现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经验总结也不过是在1991年。但1991年同时也是国家人权机构发展史的转折点,在之后不久,依据巴黎原则建立的国家人权机构遍及世界各地。由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等背景的不同,使得国家人权机构在形式上不可能拥有统一的可以被任何国家套用的模式。①相反,巴黎原则鼓励准备设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国家可以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巴黎原则所确立的各项原则,规划和设计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国家人权机构。但不论怎样,为了有效地履行依据巴黎原则所确立的权限和职责,联合国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在对实践深入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国家人权机构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亦即国家人权机构有效发挥作用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虽然人权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强势的政治和伦理话语,但它一直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从19世纪的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批评到当今社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诘难,西方社会对人权的批判一直没有停止过。当代西方人权批判从如下四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展开:一是道德批判;二是法律批判;三是政治批判;四是社会批判。鉴于存在上述批判,需要认真对待谁之人权、何种人权以及人权的道德局限问题,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一个开放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赵威 《法制与社会》2013,(17):96-97,119
随着中国海外投资快速发展,海外投资政策中已经出现人权政策的身影。它们先后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萌芽阶段;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起步阶段;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发展阶段。但是现有的这些政策存在一些问题:未充分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缺乏专门规定人权责任的文件;没有形成一部专门的人权政策文件;现有规定的位阶过低,主体混杂。为此,本文在梳理了我国海外投资政策历史之后,给出了文化、制度、监管三个层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莉 《时代法学》2009,7(2):101-108
贸易与人权问题是各国对外政策博弈的核心之一。在整个国际交往过程中,贸易体制侵害和逐渐边缘化人权,人权的内涵与外延也曾一度因政治的原因被曲解。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的顽固阻滞。以“人”的视野去思考贸易与人权保护制度冲突的产生、冲突的动因与本质及冲突的协调理论与原则,这正是历史的要求和必然,也是文章的内容和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9.
革命时期谢觉哉就对肆意践踏人权的极左暴行进行持续深刻反思,指出其“名为革命行动、实为封建暴行”.1959-1965年担任最高法院院长期间,他执着坚守保障人权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基本原理,提出“政治敌人也是人”、“社会主义时期法律不会消亡”、“保护公民权利是社会主义司法的根本任务”等论断,提倡依法司法和审判讲理,努力把急速群众化、政策化和情绪化的司法工作,扭向专业化、法律化、理性化方向,形成了以法律理性规制和融合政治激情来保障人权的司法思想,对当前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发展人权事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自己决定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己决定权是宪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当代人权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考察自己决定权的概念和种类出发,通过分析关于自己决定权的两个重要学说——一般自由权说和人格自律权说各自的观点、理论构造及法理依据,详细地探讨了自己决定权与基本人权、基本人权与宪法、宪法中的国家和个人、宪法中的基本人权和一般法定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