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井琪 《发展论坛》2000,(11):31-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以法律的形式来全面规范。 1994年 1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下简称《消法》 )正式实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调整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作用。应该说,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人们真正了解《消法》、使用《消法》、明确自身权益、运用法律武器的程度还不够。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还是选择了能忍则忍、息事宁人的办…  相似文献   

2.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还从总体上规定了其适用范围。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此次修正又从许多方面如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协的作用、建立召回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如果发生权益争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如协商、申请仲裁、申诉、提起诉讼等,在各种途径中,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部门等对消费者的投诉或申诉还有专门规定。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一般来说,违法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补偿性法律责任,一类是惩罚性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共八章63条。  相似文献   

4.
新《消法》中"消费者网购商品收货起7日内可无理由退换"的条款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的保障,而现实仍存在商家违法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网购不满意选择退货来回运费该由谁买单新《消法》规定,7天无理由退货时,退货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不过,产品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消费者不满意是否也应由消费者承担退货运费?日前,消费者朱先生在京东网站购买了价值一百多元的电视耳机,符合包邮条件,结果到货后他发现,耳机线仅有2米长,  相似文献   

5.
已实施15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将迎来第一次大修改。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认为,此次修改应进一步拓宽消法适用范围,囊括各类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建议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和对网上交易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内容涉及面广,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让消费者们有了一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各级人民法院准确判决的“适用指南”.当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正盛,电商企业间的竞争却日益激烈,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既是对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高效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3,(16):7
新闻背景:最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提出,非现场购物将被赋予"后悔权",冲动网购后不满意可在7天内退货。这是"后悔权"首次拟入消法。舆论热议:老百姓有句俗语,叫做"买家没有卖家精",这主要是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因为商  相似文献   

8.
我国消费者维权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权益维护并不是最近的事情,《消费者保护法》颁布至今,已经有十年的历程,但是,我国目前的消费者维权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于是,各种探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书刊纷纷出现。笔者认为,针对目前我国消费者维权状况,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资源及其整合应用的角度来探讨消费者维权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冯小兰 《世纪桥》2008,(6):40-41
当前,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步强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多元化、消费者权益维护的课题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加强消费者权益维护、发展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做好以下几点:修订法律法规: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提高消费者权益维护意识;加强社会对不诚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在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消费者较之于经营者往往处于相对弱势或劣势的地位,他们之间存在着经济实力和对商品及服务知情的不平等。因此,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地方性法律法规中如果设立“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对于消费者实现其权利,促使经营者履行其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知假买假"者索赔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对“知假买假”索赔;有的地方法院予以支持,有的地方法院则不予支持。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权益保护法》中的有关“消费”基本法律特征的规定,使人们对“知假买假”的“消费”身份产生歧义。所以,应尽快修改《消法》,以明确“消费”的身份。“知假买假”作为“消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卖假”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理应受到法律的制度。支持“知假买假”索赔可以刺激和鼓励广大消费与不法销售作斗争,制栽和惩罚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人,从而有效地遏制生产、售销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通过强化对消费的保护,维护消费权益,最终还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步强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多元化、消费者权益维护的课题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加强消费者权益维护、发展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做好以下几点:修订法律法规;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提高消费者权益维护意识;加强社会对不诚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5日晚,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自治区发改委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责任品牌阳光消费2014宁夏3·15活动"颁奖典礼上,建设银行宁夏区分行荣获"2013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称号。3月24日上午,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和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0周年颁奖活动中,建设银行宁夏区分行被授予"《消法》实施20周年贡献单位"称号,银川湖滨东街支行、贺兰支行营业部、中宁广场支行及彭阳支行被授予"《消法》实施20周年明星窗口"称号。  相似文献   

14.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玲 《世纪桥》2010,(11):63-64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非法经营者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现象日趋严重。虽然我国在2008年施行了新的《反垄断法》,但是目前我国研究与探讨在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并不成熟。有鉴于此,笔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范德群 《唯实》2003,(2):81-82
1993年以来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出台 ,江都工商局先后成立了消费者协会、1 2 31 5申诉举报中心、消费者权益保护科 ,实行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具体维权举措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构建维权网络 ,实施立体维权过去 ,维权工作往往偏重于城区。针对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投诉难、消费纠纷处理难的问题 ,该局在扬州地区率先建立了以工商所为依托的消费者维权联络站 ,聘请各乡镇的负责人担任维权联络站站长 ,各村的村民主任担任联络员 ,到目前在全市各镇设立了 2 0个投诉站 ,维权联络站 1 6个 ,在商贸流通单位设立维权监督站 2…  相似文献   

16.
正在网上买了东西,想退不能退,遇到这样的情况,您是默默忍受,还是选择与卖家漫长谈判,协议退货?收到广告短信,您是否也曾纳闷自己的手机号是如何流出的?买的家电过了15天换货期出现质量问题,您是选择维修后凑合使用,还是无奈之下买新产品?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将实施,其中对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个人信息保护、完善"三包"规定等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10,(3)
<正>2010年3月15日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第十六个年头。近年来,随着社会商品的极大丰富和交易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在民事诉讼和仲裁中,举证责任分担主要是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如果消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属大陆法系,原本没有惩罚性赔偿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首开我国惩罚性赔偿之先河。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也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各大航空公司先后采取了新的机票折扣计算方法,致使机票价格呈现上涨趋势。社会公众舆论普遍质疑该行为涉嫌构成价格垄断。虽然本次运价新体系有暗箱操作嫌疑,但在现有的《反垄断法》框架下,直接认定其违反《反垄断法》有一定法律技术困难,而认定本次运价新体系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知情权更确切些。同时,本次运价新体系围绕《反垄断法》展开的争论也说明尽快通过合法有效程序全面细化《反垄断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问题的产生源于商品交换中各方当事人利益形态的差异。消费者问题的存在和恶化催生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切入,探讨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公法土壤上借用不同利益话语产生的曲折历程,展示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展的“中国特色”和法律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