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立 《前沿》2013,(13):172-174
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是保障和改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各民族民生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红军 《今日民族》2008,(10):59-61
2008年26月12—16日,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工作委员会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自2006年实施国家、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来,耿马县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把扶持布朗族、德昂族两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让自治县中人口较少民族与自治民族同步发展,他们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发展目标,举全县之力,多方争取支持帮助,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的19个考核指标评价广西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4个指标目前已提前完成,8个指标在“十二五”末预期能完成,7个指标预期难以完成.文章结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了广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05,(9):1-1
据新华社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切实帮助22个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8月29日至30日,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安排部署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我…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精神和国家新一轮五年扶持规划要求,总结我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扶持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切实加大力度,加快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在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提出了很受人们关注的概念,即“人口较少民族”,也称“少民族”或“小民族”。在我国56个民族当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即人们所说的人口较少民族。这22个少数民族不仅每个民族不足10万人口,而且人口相加起来也就63万人。这22个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加快他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却是很大的。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事,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新世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赵芳 《今日民族》2007,(5):F0002-F0002
5月15日,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今年4月在德宏召开的全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精神.通报一年来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8.
6月10日,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昆明召开,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刘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部署,总结了全省2007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并对2008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讯7月10日,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度重视,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分关心,2005年专门制定并实施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相似文献   

10.
11月12日,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在景洪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信心,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促进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发信息资源的潜力,用信息技术改造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就开发信息资源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胜冰  魏云 《思想战线》2001,27(6):67-71
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现代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失落与神话思维的崩解,其审美文化的原创性面临着破坏与消解的危险.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所面临的"保存与发展"的困境,应首先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应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基点,以集中体现民族审美意识的民族艺术为中介,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民族心理学、民族伦理学、民族语言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民族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方法,建立艺术哲学的比较视野,以取得该学科领域的新突破,拓展美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以后, 英、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入侵。为稳定边疆, 国民政府曾组织了多次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调查。这些调查规模较大, 调查内容广泛, 涉及到民族名称、分布区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土司情况、生产生活、人口情况等内容, 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民族史、民族学、人类学资料, 尽管这些资料有很多不足甚至歪曲, 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组织的较全面的云南少数民族调查, 对今天的边疆少数民族研究, 还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许多好的传统至今还存活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诊视、保护、开发和利用。这对西部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15.
宋涛 《桂海论丛》2004,20(6):68-70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有两个特点:一是跨时代跳跃的两重效应,二是成绩和失误并存。总结这30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改革开放前西南少数民族劳动生活、物质消费生活、政治生活、文化娱乐生活的变革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7.
法律变通权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体现.它对我国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法律变通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法律时的变通权,二是执行法律时的变通权.必须从立法上、制度上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法律变通权在民族自治地方才能真正得到充分、完全的行使,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军的迷梦,而且扩大了革命影响,遍撒了革命火种,点燃了各少数民族革命的星星之火,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民俗文化,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主要表现了其原始性与分散性的特点。本文从墓地选择、葬具构成及丧葬礼仪几个方面,反映明清时期,乃至近代,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民俗文化演变的历史状况,从一个侧面认识台湾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与特色,通过比较,从更多方面透视台湾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刘荣 《思想战线》2007,33(2):43-46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干部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所起的作用不大,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的代表性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民族代表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每一少数民族占中国总人口比例与其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所占的比例并不一致,只有那些少数民族特征明显、集中聚居在边疆省份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具有地缘政治因素的民族才最有机会当选。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少数民族高级领导干部的过程和条件已与汉族高级领导干部越来越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