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对犯罪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在犯罪学的理论指导下,提出切实可行的犯罪应对策略,其在减少犯罪,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科学的犯罪预防体系需要从不同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将犯罪预防理论贯彻到实践中,最大化地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犯罪被害人学视阈中的被害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犯罪研究》2014,(6):10-19
传统犯罪学研究遵从"犯罪中心主义",作为犯罪对象的被害人长期未受重视。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行为是犯罪学的核心要素,绝大部分犯罪中都存在犯罪人和被害人互动的现象,忽视被害人的犯罪学研究进路是片面的,不可能全面揭示犯罪原因及提出科学的犯罪预防对策。犯罪被害人通常在生理、心理、社会或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被害性因素,导致自己更容易成为犯罪的侵害对象。通过对这些被害性因素的分析,结合部分常见犯罪的案发特征,提出被害预防的有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诚  伍星 《犯罪研究》2007,2(5):38-44
环境犯罪学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犯罪与时空之间的关系,它在犯罪预防与控制的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犯罪地图则是该理论在犯罪预防与控制实践中运用的成果。通过对抽取的浙江省某市区2006年发生的2050起侵财型案件的犯罪地图描绘,发现了"侵财型"犯罪的热点和活动规律,提出了"侵财型"犯罪模型,并对当前警务运行机制和战略改革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犯罪率逐年上升,为了有效治理犯罪,研究犯罪学核心问题犯罪原因势在必行.论文通过对西方学者犯罪原因四种不同理论的阐释和评述,提出了犯罪是由社会原因、生物原因以及心理原因公共作用导致的,主张研究犯罪原因理论有助于我国治理犯罪.  相似文献   

5.
2022年,我国犯罪学研究成果数量上较前两年少,关于犯罪学本体的研究关注域外理论的引介,犯罪现象研究成果中犯罪地理研究突出,原因研究视角多元但成果分散,犯罪治理研究中评估研究成果偏少。因此,针对未来研究有以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犯罪学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二是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犯罪规律的研究;三是加强对犯罪下降规律的区域研究;四是加强犯罪原因及其政策转化研究;五是加强犯罪治理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被害人学专业委员会、《犯罪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于2023年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犯罪预防与治理”,由“基层社会治理与犯罪预防”“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犯罪学视野下的单位犯罪研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与革新”四个单元组成。  相似文献   

7.
夏凉 《法制与社会》2011,(17):13-13,17
犯罪对策有其理论渊源,根据社会现状可将犯罪对策分为犯罪预防和犯罪惩治两大部分,本文通过对犯罪对策作宏观上的论述,对几中学说作简要分析,并以此构建犯罪学宏观对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波 《犯罪研究》2011,(2):42-48
犯罪测量是犯罪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西方犯罪学发展缓慢,原因就在于测量量具缺乏标准化。测量量具不标准不利于犯罪学核心概念的精确,不利于实证研究的比较,不利于理论与实证互动,不利于研究成果的累积与转化。对于初学实证的我国犯罪学界,普及量具标准化意识有独特的意义。犯罪学测量量具标准化有利于西方犯罪学理论的中国化和我国本土犯罪学理论的验证。量具标准化不会影响犯罪学的多元比较,它是灵活的、发展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量具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定期评估。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犯罪学与刑法学彼此分离各自为“家”,导致了中国社会过于看重严刑峻法而忽视犯罪原因,使得犯罪虽受到严惩但犯罪情势依然十分严重。如何扭转这一现象,尽快使刑法学惩罚犯罪的研究与犯罪学预防犯罪的研究相互结合,构筑刑法学与犯罪学整体相互联动的格局,是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稳定的现实政治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要求,更是中国社会通过历史反思对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的必然趋势,从而实现使中国的刑事政策从刑事惩罚为主到刑事预防为主的战略转移,刑事法理论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的重点研究为主要转移到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主的研究重点上来,以此迎接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但犯罪并不猖獗疯狂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末,风险已成为占据主要支配力的问题处理方式。对于犯罪学来说,关于风险的争论已经贯穿在研究的全部范畴内。犯罪学中的风险理论经历了从隐性到显性的知识发展。在犯罪控制范式转变中,风险的规制、维控与治理与犯罪的预防、控制与治理分别对应而形成了以回抗、维控、化解风险压力为导向的控制结构。同时,作为犯罪控制结构要素的控制主体、控制措施与控制客体的任一环节的自反性都将使犯罪控制的运行超出设计初衷而出现风险性。犯罪学中的风险理论是犯罪学与风险学科的交叉研究理论,也存在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在犯罪治理中的适用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议性问题。由此,风险议题在解决我国司法实践难题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构建预防犯罪理论的可贵探索──评张滋生、汤啸天新著《预防犯罪导论》赵廷光,莫洪宪犯罪学以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为研究对象,而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宗旨。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犯罪增长的严峻势态,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犯罪,为学者们所关注。多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2.
论犯罪被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犯罪学只研究犯罪和犯罪人,而忽视了作为其产物和对立面的被害和被害人。这样研究犯罪现象、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其结论只能是片面的。此为犯罪学的一元研究时代;二次大战后,从传统犯罪学母体中分离出一门新学科——被害人学,从而使犯罪学研究建立在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二元互动的双轨之上,为分析犯罪现象、查找犯罪原因以及设定犯罪预防,奠定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3.
刘涛 《犯罪研究》2014,(2):26-38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人应当是理性的犯罪人。行为人选择犯罪虽然在价值理性的角度看存在不理性的成分,但是犯罪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犯罪人行为的实践理性与工具理性。犯罪人对犯罪的长期后果(法律后果)低自控与低自珍不是决定犯罪人非理性的决定因素。适应性非理性应当注重对于犯罪情境的分析。当代理性选择理论强调犯罪人的有限理性,犯罪预防的落脚点在于对于犯罪人犯罪机会的控制与犯罪具体社会情境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论犯罪学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是刑事法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他在刑事法学诸学科中处于最前沿的地位。就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来讲,犯罪学是着眼于事(犯罪)前研究的实施科学。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构成犯罪学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犯罪学学会主办,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犯罪学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犯罪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公检法司等实务界以及企业学会会员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万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上海市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章华,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开幕式后,举行了《中国犯罪治理蓝皮书:犯罪态势与研究报告(2019)》的发布仪式。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现代社会与犯罪治理",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网络犯罪治理的有关问题""2020年度中国犯罪态势与犯罪学研究""网络平台与犯罪治理"三个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  相似文献   

16.
犯罪原因论与犯罪预防论构成犯罪学的基本框架。贝卡利亚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机械决定论出发,提出了社会性质的犯罪原因,并据此建立了其犯罪预防论,包括刑罚预防和社会预防两部分。其犯罪原因论和犯罪预防论统一于相同的哲学思想渊源中,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已基本具备了现代犯罪学理论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赵希 《犯罪研究》2023,(5):16-26
生命历程犯罪学是在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下对个体反社会行为的历时性研究,其理论特性在于关注微观场景中的个体犯罪生涯,理论聚焦于个体生命历程中影响犯罪加重或停止的“转折点”事件,理论诉求在于重构家庭、学校、工作等非正式社会纽带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力,提升非正式控制机制的质量,从政策导向上由“警察社会”重归“福利社会”。对于我国犯罪学理论研究与犯罪治理实践来说,有必要探究本土化的非正式控制机制,反思犯罪预防当中的过度工具主义与实用主义思维,同时重视犯罪人生活史叙事在分析“生涯犯罪人”当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早期的繁荣与发展之后,我国的犯罪原因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目前几乎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犯罪原因理论的概念范畴含糊不清;实证研究方法极为匮乏;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中庸思想盛行;功能性目的性不明确等五个方面.如何突破困境,厘清对犯罪原因的科学认识,是摆在我国犯罪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重视实证研究方法,摒弃中庸思想的不良影响,恢复犯罪原因研究的科学品性,建构犯罪原因研究与犯罪控制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犯罪学研究范式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  单勇 《法学评论》2005,23(4):17-24
法学研究范式的讨论曾在学界广受关注。将研究范式的思考投放到犯罪学上,无疑也会为犯罪学的研究提供学理分析的新思路、建构体系结构的新视角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路径。本文以犯罪学的范畴探析为核心,强调被害应同犯罪、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一样作为犯罪学的中心范畴,而犯罪预防应为四个中心范畴中的基石范畴,并围绕犯罪预防建构犯罪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