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明中叶哲学派别上,廖纪基本上属于王阳明的实心实学流派。在哲学理念特别是心性学说上,廖纪同王阳明甚为相近,是明中叶实心实学流派中的重要成员。在经典文本上,廖纪与王阳明都是高举《礼记》中的《大学古本》批评程朱的《大学今本》,高举《中庸古本》批评程朱的《中庸今本》。在性学上,廖纪与王阳明都主张性一元论,极力批评程朱学派的性二元论。在心学上,廖纪与王阳明都从"体用合一"的"实心"论高度继承与补充了程朱学派的"心论。"在经世实学上,廖纪和王阳明一样,也大力提倡"爱君之诚,忧国之心"的"明德亲民"论。  相似文献   

2.
宋元学案》由于其前后历经三阶段叠加编纂的曲折成书历程,同时具有哲学史、思想史和文献汇编三重性质。首先在文献编纂上,《宋元学案》以其内容构成的完备性集学案体史学著作之大成,成为现代学术思想史之范式,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其次在思想史构建上,编纂者在《宋元学案》中构建了完整的宋元儒学思想史体系,体现了兼容开放的思想史观,并可据以探讨宋元儒学思想史中各地域的学术源流及特色。最后在哲学思想诠释上,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为代表的编纂者从本体工夫合一论出发,对宋元学者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诠释和评价,包括哲学观点的诠释、哲学派别的比较、宗教观与耶儒交涉等方面,体现了清代浙东学派一本万殊、经世致用的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3.
对于黄宗羲哲学体系性质之界定,学界有心本说、气本说、还有心气二元论说、亦有理气心性合一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参鉴浙江学者吴光先生十五年前关于黄氏力行哲学提法,通过学理论证,认为可以也应该把黄氏哲学界定为一种以强调实践、行动为主要特征的力行哲学,它已经具备了经世应务的实学品格。  相似文献   

4.
在本体论上,伊藤仁斋批判了朱熹以诚为贯通未发已发之理的诠释,指出周敦颐受道家影响以诚为未发之实理。在人性论上,仁斋批判了朱熹以五性为五常,以理气善恶、未发已发区别性情,以复性为复归于仁义礼智本性的诠释,指出信是四德所规范的行为,周敦颐以仁义作为道德规范而非本性,因此复性是复归于作为性命本源之诚。在工夫论上,仁斋指出周敦颐受佛道影响的无欲主静说与先秦儒学的积极主动不符,并批判了朱熹存理灭欲的理欲观。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认为马浮思想守旧而封闭,只能称作“当代儒家”;又有学者认为马浮的哲学是陆王一路,或程朱、陆王的融合;这都是有待讨论、澄清的地方。本文在探究马浮的理气论、心性论和修养工夫论的基础上指出,马浮的哲学基本上是朱子理学的立场。他据此融摄佛学、陆王心学以及历代经学、子学。他主张“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六艺实统摄于一心,即是一心之全体大用”,并且就用这六艺之教的概念来作成儒家判教,来撰述《复性书院讲录》。他又强调六艺是国学的最佳代表,可以统摄诸子与四部,可以统摄中西一切学术。总之,他对儒学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有一个整体的、创造性的洞见,可以归为“当代新儒家”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6.
牟宗艳 《理论学刊》2001,(6):100-102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 ,如何对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儒家文化的问题 ,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之一。对这样一种产生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框架之下的文化体系 ,我们要想使之历久弥新 ,就必须以批判为前提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 ,对传统的批判 ,其全部含义 ,并非简单地否定 ,而是要以继承为目的 ,在破与立完美结合的基础上 ,创造新的文化传统。所以 ,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方法 ,对儒家文化进行一种什么样的批判 ,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做到真正的继承。在已有的各种批判中 ,有民族文化虚无论 ,有儒学复兴论 ,有批判继承论 ;本文试…  相似文献   

7.
论颜元对儒家修身思想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 《理论学刊》2003,(3):152-154
生当明清之际的一代大儒颜元,在批判继承宋明儒者(主要是宋代朱熹)修身思想的基础上,改造了宋明儒者性气二分的人性论和依赖内在体验的工夫论,开辟了"践形尽性"的修身之道,创新了儒家修身的根据和路向.  相似文献   

8.
论高拱的实学精神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拱(1512-1578)是明朝嘉靖、隆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明清实学思潮的先躯者之一。他的实学思想是在概括和总结其实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批判空虚寡实的宋明理学而阐发的,建构起以元气实体论、求实求是论、实理实事论和实政实功论为主要内容的实学思想体系。在高拱的实学思想体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品格,今天,继承与弘扬这些精神,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务实而不务名”的务实精神 “崇实黜虚”是高拱实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所谓“崇实黜虚”,就是鄙弃以空虚寡实、虚谈心性为特征的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9.
北宋的张载作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在批判佛老哲学的基础上,以“虚”、“气”、“虚气相即”为根基,在“太虚即气”的宇宙论推演中,提出了人性结构“二重”说,首次用“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来阐述人性。他秉承了孟子性善论的同时,也为以善恶论人性的伦理思想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这种本体论的人性论规定,不仅为道德修养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及“向内”的道德情感、道德人格的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宗羲文论中的“元气”说、“性情”说,以及“文”与“道”的关系等思想观点,将文章中的“理”置于“气”的运行及其万变万殊的呈现中来认识,以文章中的“气”及其受感相应的“情”之生发、变化为主轴,由此确立其审美的“至文”标准,以及“文与道合一”说。黄宗羲文论中的哲思运绎,是他哲学思想在纵横向层面展开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从中亦可见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气论与五行学说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点,而较为全面的气论与五行学说皆形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气论分为天气论和人气论两大部分,天气论包括以气、阴阳二气、六气等来论说事物及其变化,人气论是从人的身体健康、心志等视角对气的探讨。春秋以前就有五行观念,但还没有五行说。五行说出现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五行说基本上是五行相克说,还没有发现五行相生说,也没有以五行来系地附会万物的观念。但春秋时期五行说的以五行论牝牡,是五行说与阴阳说合流的最初表现,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罗尔斯继承发扬近代西方启蒙政治哲学,并在近代契约论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当代契约论.他相信并继续倡导近代西方政治解放的理想,把马克思视为自由主义的批评者.总体上说,他基本上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又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进行批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且不值得欲求的.就是说,它与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异质性的,是马克思在19世纪就已批判并超越了的自由主义的当代新形态,其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是敌对的.  相似文献   

13.
新儒家批判朱熹心性哲学缺失“道德本心”,导致“性”“天道”的超越性、根源性在主体层面无法落实,而为朱熹做辩护的核心就在于证成“道德本心”。当下流行的框架是利用“形著论”框架:“性”对自己的自觉即是“心”。这种策略忽略了“性”兼理气所带来的道德本心指称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形著论”框架是不适合的。“理气纠缠”结构是一种新的解决模型:“理”“气”在“无始无终”的过程中形成规范性与动力的互补性结构,这个结构凸显了朱熹对于宇宙秩序和人类行为规范性及动力的关注。“理气纠缠”在伦理学上表达为“规范性动力”,有两层含义:第一,主体行为实践的动力的规范性;第二,主体在面临困难境遇时,对于“本分”的“勇敢果决”的积极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14.
郑寒村继承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清初浙东诗家在诗论方面的"性情"说而有所发挥,其以性情诠"诗言志",视诗歌功能为"观民情"治性情"等观点,在清初浙东诸诗家中实属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5.
永嘉学派产生于南宋时期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文风鼎盛的温州,是瓯越文化的优秀代表。它创始于薛季宣,发展于陈傅良,成熟于叶适。永嘉学派政治上反对君尊臣卑,主张君臣一体,主张抗金和改革弊政,经济上反对以义抑利、重农抑商,主张以功利统一仁义,以国家之力扶持工商业;哲学上批判程朱理学,主张道不离器物。由于它注重研究实际问题,提倡事功,反对空谈义理心性,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一起被并称为事功学派。它是我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派,在当时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经验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经济理论始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呢?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对资本主义的东西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在系统地分析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经济  相似文献   

17.
北宋的张载作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在批判佛老哲学的基础上,以"虚"、"气"、"虚气相即"为根基,在"太虚即气"的宇宙论推演中,提出了人性结构"二重"说,首次用"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来阐述人性。他秉承了孟子性善论的同时,也为以善恶论人性的伦理思想提出了更合理的解释。这种本体论的人性论规定,不仅为道德修养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对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及"向内"的道德情感、道德人格的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的形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密切联系实际,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当时西化派进行文化批判的产物。这种文化批判主要体现在:在文化特征的认识上,批判了西化派过分强调文化时代性、世界性而轻视文化民族性的观点,注重三者的统一;在文化演进依据的分析上,批判了西化派文化决定论的进化史观,主张承认文化反作用的唯物史观;在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比较上,批判了西化派过分注重发展差异性的比较,坚持发展差异性和性质差异性相统一的衡量标准;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批判了西化派文化整体观下的全盘西化论,强调可析分下的中国化"扬弃";在中国文化现代化方向的构想上,批判西化派的西方文化现代化论,倡导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发展中介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方向。从思想史的维度梳理和考察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对西化派开展文化批判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四、从西方化到本土化再到第三条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 ,激进派的“彻底重建论”以反传统继承传统 ,主张用这种偏激的方式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重构 ,李泽厚的“西体中用”论是其突出代表。从理论特征来看 ,这派文化主张是典型的“用激进方式求渐进改良”的近现代文化变革思想的当代版本 ,因此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 ,未成为当代文化话语的主流。在中国大陆虽然还没有人自称“新儒家” ,但是 ,文革“批孔批儒”引起的逆反心理已使孔子和儒家的地位日益上升 ,在思想感情、理论观点上与现代“新儒家”文化主…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钱穆对于朱熹心性论作了较多不同的诠释。冯友兰认为,朱熹依据理与气的关系而讲性与心的相互区别,讲“性即理”,而与“心即理”截然不同,因此把朱学界定为理学,而与陆九渊心学对立起来,同时还认为,朱熹讲“心统性情”,只是讲情“从心上发出”,性“在于心中”。与此不同,钱穆认为,朱熹讲心性,犹如其说理气,均属“一体两分”,由此进一步认为,朱熹既讲“性即理”又在工夫论的层面讲“心即理”,同时强调朱熹“心统性情”中“心”的主宰作用,因此把朱学界定为“心学”,并肯定朱熹心学对于陆九渊心学的超越。冯友兰、钱穆对于朱熹心性论的不同诠释,体现了冯友兰从差异不断推展到对立的思想方法与钱穆从差异中寻求圆融的思想方法的学术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