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省白马战劳教所地处湖南省工业重镇株洲市石峰区,是全省唯一的女子劳教所和女戒毒所,又名湖南省洁灵女子学校。近几年来,该所认真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局《关于维护劳教人员法定权利的暂行规定》,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该所1996年被司法部、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1997年9月被司法部命名为“优秀劳动教养学校”,同年10月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1998年3月被省政法…  相似文献   

2.
文明的屏障济南市劳教所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纪实张晓济南市劳教所位于泉城英雄山下。1994年1月,该所被司法部列为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试点单位。几年来,在济南市司法局领导的直接关怀下,经过全所干警的共同努力,该所由一个地市小所一跃跨入全国劳教系统的先进...  相似文献   

3.
重塑女性心灵的特殊学校在上海市西郊,余山脚下,有一所教育挽救失足女性的特殊学校,这就是连续两年被市劳教局评为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先进单位,最近又荣获司法部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称号的上海市女劳教所。上海市女劳教所是上海劳教系统唯一一个收容教育女劳教人员的场...  相似文献   

4.
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代表了劳教工作的发展方向,要创建成功、并达到用创建推动整体工作全面上水平的目的,就必须正确处理创建工作中的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否则,不仅创建最终难以达标,而且会在一定程序上对其他工作造成影响。那么,所谓的软件与硬件是指什么呢?硬件是指为矫治劳教人员而建造设置、配备的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物理性实体,它的外延包括场所的基础建设、技术装备、管教设施及生产经营设备的现代化。司法部劳教局在《现代化文明劳教所考评细则》中将硬件指标具体分解为所区设施、大中队设施、生活设施、医疗设施、帮…  相似文献   

5.
依法严格管理科学文明施教———谈莫干山劳教所对吸毒型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傅冬根我们浙江省莫干山劳教所是全省唯一收容改造女劳教人员的场所,也是司法部确定的全国3家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随着禁毒斗争的深入开展,我所收容的吸毒型女劳教人...  相似文献   

6.
1998年,湖北省十堰市劳教所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切实贯彻党的劳教工作方针,以创建现代化文明所活动为龙头,不断总结,努力实践,实现了管理教育更加规范、场所安全稳定、干警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创建工作在实现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和省级...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司法方政机关从1980年4月起陆续重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在重建的20年中,取得了7大成就。(一)认真履行执行刑罚和劳动教养的工作职能,依法治监治所,监狱、劳教工作稳步前进。全省监狱、劳教所坚持了监狱.劳教工作方针,监管改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以来,成功地教育改造了20东万罪犯和劳教人员,脱逃军、狱所内发案率、非正常死亡军等各项控制指标都达到了部、省的要发。新建了5个劳教所,收押收容规模不断扩大。遵照司法部关于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和劳教所的决定,加大了创建力度,1个监狱、1个劳教所、3…  相似文献   

8.
劳教所在被命名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后。如何巩固提高,发展成果。这是摆在我们从事劳教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前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应抓好如下工作:(一)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巩固和发展现代化文明劳教所成果在人们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单凭劳教所一个所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深圳市第一劳教所的创建经历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创建不易、巩固和发展现代化文明劳教所成果更难。这项工作同样不能离开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不能离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立法…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劳教场所办学工作检查考核日前结束。考核结果显示,1998年全省劳教场所办学上等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以来,各劳教单位根据全省劳教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为目标,把办学上等级作为一项重点,在软、硬件建设上狠下功夫,促进了教...  相似文献   

10.
李陵军  陈涛 《中国司法》2009,(12):47-50
为进一步加强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解决1、别劳教所执法制度不完善、执法管理不科学、执法监督不到位,少数民警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水平不高等制约劳教工作改革发展、影响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形象的问题,司法部今年在全国劳教所部署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劳教场所积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专项整顿,“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专题教育等活动。  相似文献   

11.
12.
Youth are known to be that part of the population that are most receptive to things new. The current preferences of youth very frequently become the standards of tomorrow. On the basis of this fact alone, we can say that the study of youth's tastes ha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This also applies to tastes in music.1  相似文献   

13.
论立案与侦查的关系——关于初查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思平 《政法学刊》2001,18(6):48-49
我国侦查部门一直以来是采用先立案后侦查的提起侦查方式。然而,执法实践证明,一切侦查活动都必须在立案之后才能进行是不可能的。立案不能作为提起侦查的条件,提起侦查的条件应概括为侦查主体获得犯罪线索之后,只要认为有可能存在犯罪事实时,就可以提起侦查。立案则可以在侦查的任何一个阶段,它标志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权力指的仅仅是公权力,而法治的使命则在于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利.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权利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被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应是现实存在的一切权力,而不仅仅是公权力;在这个基础上来认识权力和权利,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命题,为更好地贯彻“四个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服务.  相似文献   

15.
"非刑罚化"与"刑罚化"--论刑罚的退守与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罚谦抑思想、犯罪学的新发展以及现实的需要下,我国的刑罚要顺应"非刑罚化"的趋势,在刑事政策的视野中广泛适用非刑罚的犯罪制裁方式,以及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等,必须退守.同时,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的"犯罪化"趋势以及刑罚和非刑罚措施本身的不合理性又决定着刑罚必须进攻,即"刑罚化".把单位犯罪和劳动教养制度的"刑罚化"改革作为契机以实现刑法的科学与完善.在"非刑罚化"和"刑罚化"两个大趋势的辨证作用下我国的刑法才能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虽然"偏"和"偏偏"在用法上有交叉和重合,但二者仍有彼此对立的语义内涵."偏"指向句子主语,说明主语的意志与潜在行为与语境中的预期相反."偏偏"指向说话人,说明客观事实与说话人预期相反,从而表达说话人的不满或意外."偏"和"偏偏"核心语义的不同决定了二者情态类型的差异,"偏"属于动力情态,"偏偏"属于评价情态.从主观性上看,"偏偏"的主观性比"偏"更强.情态和主观性的视角使得对"偏"和"偏偏"差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刑"字的本义为残害肢体的肉刑,后来引申泛指刑罚."灋"字的本义是在神判之后令其离去、离开,亦即放逐."聿"、"律"本为一字,"聿"字有区分之义,引申为界限、标准等义,"律"字因此而被用为音律、法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明代诗学将汉魏分论,到清人选诗有"汉音"、"魏响"之谈,至今影响甚巨.对"三曹"及邺下文人集团诗歌创作的定位,已经成为汉魏诗歌分期及其"自觉时代"确定的焦点.从理论上讲,诗歌自觉的标志,应以其作为语言艺术而独立之时为起点.据此而论:曹操的作品仍是诗歌语言与音乐旋律之美的综合体,属于汉代"歌诗"的范畴;曹丕与曹植的诗歌,则由于创作心态与观念的新变,逐渐表现出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分离,从而走上了诗歌自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姜明安 《法学家》2004,(1):13-15
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重大措施.其中之一即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刑"与"非刑"之间的区别都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包括美国法在内的很多法律体系当中都出现了"刑法民法化"以及"民法刑罚化"这样的两种并行趋势,从而使得原本尚属明晰的"刑"与"非刑"之间的区隔变得愈发模糊.美国法"刑"与"非刑"关系传统界别往往关注二者之间责任类型的不同归属、行为性质的不同认定、立法目的的不同设定、救济模式的不同特质以及救济程序的不同厘定.本文通过对美国法"刑"与"非刑"二元分野合理性的反思与追问,着力对于美国法"刑"与"非刑"关系之间的模糊地带,特别是所谓的"惩罚性民事制裁"问题加以深入研究,继而从一个更为深入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