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英口译教学中的思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是口译活动的基础,思维的差异势必会影响汉英之间的语言转换。在口译过程中,思维的差异对口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汉语思维不区分主体和客体,将理性融于主观感受,不注重符合逻辑的形式表达,但是擅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句子标准也较宽松,造成的结果是忽视形式,不注重逻辑,因而汉语缺乏英语的形式机制;英语是直线思维,重形式,注重逻辑,其句式结构严谨,极其重视语法形式。在汉英口译教学中,要使学生清楚汉英思维上的差异,有意识地对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作为汉英口译教师,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汉语和英语思维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克服汉英口译过程中思维差异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汉译英教学中的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翻译学者彼得.纽马克曾提出翻译的四个层次,笔者将之应用到汉英翻译教学中,提出要培养四种意识:文本意识、指称意识、连贯意识和自然意识。文本意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析原文、清理原文和阅读同类文章;指称意识指翻译时要能在头脑中构建起译文的情景,能将翻译的对象和自己的经历、想象适当地结合起来;连贯意识指熟悉连接前两个层次的手段,从而连贯起文章思路的发展以及文章的语气、情感等;自然意识则主要是知道如何用符合当前场景的普通的语言、普通的语法、成语和词汇来进行翻译,避免一些常见的陷阱和错误。这四种意识能将翻译教学和其他各个科目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言中名词化的使用存在许多的差异,名词化现象成为译者汉译英时所面临的一大困难。文章从名词化的概念,进而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汉英对照文本,通过实例分析了法律汉译英中名词化结构的五种模式,以期对法律文本的汉英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法学论文标题的汉英翻译特点及其翻译技巧,从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对具体翻译作重点评析。  相似文献   

5.
中西思维差异反映在语言上,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一种是原语,另一种是译入语。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西思维差异这一角度来分析中西古典翻译理论的共性与个性。中西翻译活动的发展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现代西方翻译理论空前繁荣,给我们造成了我国无译论的印象。为了改变这一印象,本文在概述中西古代译论的情况基础上,以中西思维差异为切入点来分析中西古典译论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汉英语篇差异与英语写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写作究其根本乃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写作有不同的预期标准,而不同的预期标准又表现为不同的内在语篇模式。本文简略评述了国内外学者针对Kaplan提出的中英文化思维模式假说所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篇章模式、篇章主题、篇章策略三个方面简要概括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层次上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以及这种差异对英语写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指出了英语写作教学中强调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对语言的某种感觉,是一种民族语方思维的优化机制,它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语言,尤其是语言结构。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差异的对比,阐述了语感在翻译时结构转换中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英两种语言差异在立法文本中的体现是我们翻译时应该特别注意的。该文结合西方国家一些法学家对立法句子的观点,评述了目前中国法律英译文中一些条款的法律主体缺失现象,讨论了英语国家法律评论家普遍赞同的立法句子的施动性,有生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提出了译者在翻译立法句子的过程中要遵循突出法律行为的主体,而在某些情况下被动句能更好的传达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文化翻译就会“名存实亡”。本文将通过分析汉英翻译实例,深入探讨如何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并论证了文化翻译中的“对等”应是深层言内意义的对等,即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以避免语用失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首先以西安翻译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以错误分析理论、语言迁移等理论为框架,调查分析中式英语在学生汉英翻译中的现状,并试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找到使学生规避或减少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公示语的双语化成为大城市国际化进展的必然,公示语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缩略语、文字与图标结合,从而构成了英语公示语独特的语言风格.从事汉英公示语翻译宜参照英语公示语的功能要求确定语言风格进行试译,或直接采用国际上的常用表达,进行汉英置换.  相似文献   

12.
因受各自文化及思维习惯的影响,中外新闻报道在语言表达及处理手法上存在着诸多不同.新闻报道的英译除借助一般汉英翻译的技巧方法之外,还要充分运用西方译学中注重交际、注重目的的功能翻译理论,对中文进行有效地编译并辅以必要的解释性翻译,这可促进新闻报道的翻译准确规范、简明易懂.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昭彰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共存性和核心凝聚力,是凝聚中华民族思想共识、积聚国家核心力量的思维根基与价值基础。面对新时代发展语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国内外现实困境及发展要求,通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族文化交融交流等路径,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底、政治基础与文化依托。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于理想译者高超的技能。首先是翻译的复制性决定了二者的统一 ,其次是翻译思维的特点及操作方式 ,必然要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关于人的意识的研究,有人总是把思维与意识等同起来,或者把思维纳入意识的组成范畴,说“思维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他们推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所以思维也是第二性的。事实上,思维与意识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处在两个不同领域,尽管它们有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从翻译的本质及语言学基础谈翻译教学内容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的本质及语言学基础出发对翻译教学内容的编排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往的活动,其本质就是交往传播。同时,翻译活动研究的是使用中的语言,结构主义语言学因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而不足以作为翻译的语言学基础,应该将言语语言学作为翻译的语言学基础。基于上述理论,本文指出,在翻译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兼顾语言构成性规则与协调性规则,使翻译活动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虽然宗教只是文化范畴中的一个方面,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对人的思想和意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块基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一个民族思维习惯的反映,思维方式还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汉语就如同我国宗教中的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富于变化;而英语就像基督教的十字架,结构稳定,不可随意变动.从东西方宗教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各自遵循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字词选择、句子结构、语篇安排上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公共外交。公共外交需要对接内外话语体系,提高话语权。适应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提高对外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汉英词汇翻译中要遵循“听得懂、易理解”原则,做到准确理解语言现象,理解逻辑关系,理解原文涉及到事物的内涵。通过音译、直意译、注解等方式进行有效语言沟通,更好地传播中国内外政策、塑造国家形象,推进公共外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问题意识是对现实的质疑精神,是思维创新的基础,是创造能力的催发剂。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必须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及学术研究中着力增强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笔者围绕英汉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中的体现 ,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由此说明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