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行政程序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法治观念尤其是程序观念在我国极为淡薄,有关行政程序立法理论更几乎是空白。从行政机关方面来看,封建传统中的“官本位”和“家长制”的思想影响很深.缺乏行政程序的观念更为普遍。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往往是“长官意志”,有程序规定不照办.没有程序规定更好办。从行政相对人方面来讲,由于法治观念淡薄和受“无讼”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老百姓一方面认识不到自己正当权利受到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解决,另一方面仍然报着“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的信条,不敢轻易去诉诸法律。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行政程序法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辉阳 《唯实》2004,(8):108-111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由于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的恒定性,即在撤销前不得认定为无效,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公共利益关系重大,因而现代行政法治要求作为行政执法载体的行政执法体制,即行政机关的设立,职责的界定,权力的取得、分配和运作,都必须符合行政执法的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然而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未获重大突破、政府职能未完成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所形成的行政执法体制明显缺乏法治特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 .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 ,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 ,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 ,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由于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的恒定性 ,即在撤销前不得认定为无效 ,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公共利益关系重大 ,因而现代行政法治要求作为行政执法载体的行政执法体制 ,即行政机关的设立 ,职责的界定 ,权力的取得…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执法程序中存在着行政处罚中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监督渎职等检察监督缺陷。检察机关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督促行政起诉、督促行政监管等实质是对行政公诉前置行政监督程序的有益尝试。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应然性要求,具有打击经济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双重作用。在《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分别设立刑事审查行政公诉制度是防止违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的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项改革也必然会对未来政府执行体制的制度创新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行政执行体制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实施中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上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是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及综合行政执法后的又一项改革措施,是我国《行政许可法》确立的一项旨在解决我国传统行政审批制度弊端的法律制度。该项制度的确立,对目前形势下改革我国现行行政许可体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在本质上和一些法律原则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决定了它生命力的阶段性。目前该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心镇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我国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项有力举措。浙江省宁波市在推进卫星城试点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通过变革行政执法组织制度,明确行政执法权下放的原则、内容和形式,设置了行政执法权运作、考核和监管的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基于卫星城试点镇的改革经验,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几重关系:行政执法权下放与遵守现行法律的关系;行政执法权下放与中心镇的承接能力和差异性需求的关系;行政执法权下放与权力监管的关系;行政执法权下放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当前进一步推进中心镇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明确行政执法下放的基本原则,不断优化县镇两级政府的行政执法权的配置;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运作程序,促进行政执法权的规范运作;完善行政执法权的横向监管及纵向问责监管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辉阳 《唯实》2004,(9):108-111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   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杨仁鹏  金瑞 《理论研究》2009,(5):25-27,31
推行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塑造问责文化、理顺政府职能、强化外部问责,同时建立起我国的“问责督察体制”,真正形成问责合力,完善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公共管理体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瑞 《新视野》2002,(3):32-3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情况下,在我国已经加入WTO,政府管理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正在与国际日益接轨,社会管理改革也在深入发展的情况下,研究我国的公共行政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政府改革的本质,就是公共行政体制的建立;而从社会管理方面看,就是公共管理体制的实现。我们过去的政府文件,一直没有采用公共行政体制、公共管理体制这样的概念,我们只讲“行政管理”、“行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现在看来,这是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的,同时它也暗含了许多问题。为了…  相似文献   

11.
田兆阳 《新视野》2001,1(6):38-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系统和一些事业单位逐步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给国家、社会生活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探讨政府在这种新的领导体制下如何坚持集体领导,发挥领导集体的整体合力和群体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兼备委员会制优点的首长制马克思指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1]行政管理是有组织的国家管理活动,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在行政组织中,人们根据最高行政权的归属,将政府首脑体制即…  相似文献   

12.
党组制是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将党的领导行为转化为执政行为,实现党依法执政的重要组织形式。国家行政机关实行党组集体领导与行政首长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二者分属两套逻辑不同的决策组织体系,涉及行政机关内部决策职责权限、程序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本质上体现为行政机关中党的领导作用如何具体发挥的问题。党组集体领导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其进一步完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执行机制予以衔接和协调,即党组决定前置于行政决策的程序安排,党组议事规则、决定程序的进一步规范,党组成员个人意见的充分表达等,才能更好地将党的领导、依法执政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地方税务行政执法是地方税务机关最大量、最常见的行政管理活动,它对行政相对人权益发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因而也是易于滥用行政权力、损害公私权益、以权谋私的行政管理环节。因而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地方税务行政执法体制,对地方税务行政执法权力的行使过程加以妥善安排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4.
寇学军 《学习论坛》2003,(10):63-64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以法定的程序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其核心是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 ,要求行政执法机关、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守法。依法行政原则是为了保障行政权力的行使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公开化、经常化 ,避免主观性和任意性 ,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当前 ,我国的行政执法水平虽然较之过去有较大的提高 ,从总体上看 ,行政执法状况还不容乐观 ,问题仍然存在。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动依法行政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违法行使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从条块分割的单一部门行政执法向行政综合执法迈进,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主线和重要内容,市级政府作为承接省、县(区)的中间层,加强行政执法横向、纵向网格化、立体化综合,打造行政综合执法"升级版",对于提升政府执法能力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结合蚌埠市行政执法现状  相似文献   

16.
浅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组成部分.而要落实依法行政,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行政执法水平.近年来,我国行政执法水平比以往有明显的提高,但执法体制、执法保障、执法程序、队伍素质、监督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强化行政执法程序;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杨立仁王继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85%以上,主要是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行政执法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执法,而且越到基层,行政执法任务越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加强执法监督”,“越...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行政执法权在横向上交叉,在纵向划分上不明确,致使有些部门职责不清,上下级行政机关执法重叠问题较为突出;执法经费没有保障,执法利益化倾向严重。鉴于上述问题,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应积极推进综合执法,逐步实现行政执法权的相对集中;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基层执法力量;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增加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部分证据可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为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提供了法律基础。但该条规定相对原则简单,有必要结合两高司法解释对该条文作出进一步诠释与解读:在主体上应将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收集的证据与行政机关等同,纪检机关收集证据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移送证据需提供合法性说明;对"等证据材料"的范围界定应包括当事人无异议及符合法定条件的言词证据,但最高检规则囊括鉴定意见的做法值得商榷。在具体程序方面,应完善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对非法取得的行政证据也应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要求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     
我国的依法行政,可以界定为:各级人民政府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推行公共行政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实施的活动。甘藏春等撰文指出,依法行政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依法行政是对行政主体即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要求,而不是对行政相对人的要求,是治“官”,而不是治“民”的。在我国,既不可将依法行政等同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监督,也不能将依法行政等同于依法治国。 二是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意义上的行政,即国家行政或公共行政。是指一定的国家组织(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职能、维护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规范,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