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预算失控和投资过度;地方融资平台绕开监管大规模举债;地方债管理混乱无序;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针对我国地方债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硬预算约束制度、推动市政债融资模式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2.
洪丰 《公民导刊》2011,(10):26-27
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等。如何控制地方政府举债搞建设的冲动?"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众多学者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3.
在土地财政逐步退出阶段,依赖土地经济的财政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依旧存在且风险日益凸显。后土地财政时期地方政府负债的成因是: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规范,致使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预算软约束激励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行为;财政融资方式存在缺陷,投融资渠道单一;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有限,偿债意识淡薄。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地方政府财政收益方式由显性方式向隐性方式过渡,隐性债务风险难以预料;通过过度举债弥补财力不足形成长期风险;税收排挤破坏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进一步降低政府未来预期的财税收入和偿债能力。为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强化偿债能力,规范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的发展变化,探讨了地方负债的融资行为风险对财政、金融、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最后提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本出路在于地方政府举债债券化,应采用总体部署、阶段实施的解决方案,最终使地方政府债务走向透明化、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桂海论丛》2021,37(3)
2015年起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及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地方政府债务"开前门、堵后门"成效明显,法定债务规模及风险得到较好控制,但受政府职能定位、政绩考核、预算软约束、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的隐性债务不容忽视。面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中的风险挑战问题,要时刻关注、及时研判,从财政可持续发展出发,统筹财政发展和安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资产资金配置效率并强化绩效考核、规范推动债权债务融资融合发展,抓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地区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经济建设职责不断加重,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举债建设,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对辽宁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及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方债务本质的认识,对帮助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过度举债、风险累积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出现了过度举债现象,表现出债务形式日趋复杂,规模大幅扩张,余额增速明显,结构相对失衡的特征。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原因在于分税制改革后的不配套、地方干部任命与考核制度、决策机制不完善、法制约束力不够等。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迅速扩张势必诱发各种风险,进而阻碍地方经济发展。为此,文章针对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及其风险累积,提出兼具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博 《求索》2013,(5):190-192
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债,但当前各地政府通过积极筹集资金.着力改善民生,优化结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当讲。没有地方政府大规模的举债建设,就不可能有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审计学和经济学研究理论,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和效应,从公共选择的角度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角度提出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皮 《时事报告》2010,(8):44-46
近期,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到底有多少?如何评估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发达国家举债发展的经验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本刊特邀请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知名管理专家、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尽管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借债,预算不允许有赤字,但在现实中,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非常普遍.由于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社会各界对目前地方债务规模的估算不尽相同,但从抽查的结果看,起码在万亿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源性探析与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来说,地方政府债务本身并不合法,因为我国现行的《预算法》规定,除国务院特批之外,地方政府不得举债,而国务院至今并没有特批的案例。但在现实中,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债务的效应及形成机制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债务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中央政府将国债部分收入转贷给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企业担保等形成的隐性债务等。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膨胀已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这种债务的形成和扩张既有显性的正式预算制度的制约,也有非正式预算制度、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债务动态发展机制等因素的拉动。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融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加大,地方政府的举债问题频频出现,如何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试提出地方政府融资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微观察     
《乡音》2015,(4):1
中央不能随便兜底“地方债”《学习时报》:今年两会,地方债纳入预算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成为热点话题。在美国也有地方债。比如美国的底特律城市都破产了。如果是联邦制的国家,中央不管地方财政,地方政府破产就破产了。中国不是联邦制,不会有地方政府破产,以致造成地方政府的依赖思想。所以说,在中国的体制下,必须明确,中央不能随便兜底,也不能为所有的地方债务兜底。中央即使需要兜底,也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不能随便说了就算了。  相似文献   

15.
王姝 《协商论坛》2013,(8):49-50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已于8月展开。目前,国家审计署暂未公布本次审计的具体安排。但据人民网消息,与2011年的第一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相比,本次审计将更彻底、更全面,将由第一次的"三级审计"(即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地方政府),延伸到"五级审计"(即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五级政府)。据此,本次审计将摸清全国政府性债务"详单"。什么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具体包括哪些?地方政府举债是否符合现行法规?地方政府向谁借钱?怎么还钱?怎么花钱?  相似文献   

16.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要按照协议和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资金的偿还义务.政府举债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平衡政府收支的重要措施.适度举债搞建设对地方政府来讲,不仅可以拉动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还有利于拓宽筹资渠道,加快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但超越自身财力过度地举借政府性债务,不仅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债务额过大,欠债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高.偿债难度大、空间小,且成因复杂.解决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债务需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综合采取发展经济、壮大财政实力,精简机构、分流财政供养人员,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等措施.使乡镇政府债务有益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诱发因素,全面整顿、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已刻不容缓。分税制改革导致的地方政府财权与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的责任不相匹配,以及淘汰式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促使地方政府陷入举债危机。全面推进地方自治,逐步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公债制度是化解风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谈乐炎 《小康》2012,(7):54-56
全国2000多个县级市中,仅54个县级政府没有举债。2010年底,有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过10%还债,还债!这是近几个月来,中国很多省市县掌管财政官员的一块心病,而近日财政部一纸"地方债务不得延期还款"的公告更让他们愁上加愁,似乎连喘气的空间都没了。财政部今年将代地方政府发行2500亿元的政府债券,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今年也将从10.7万亿元提高到12.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小康》2012,(8):6-7
专家点评处理好地方债考验政府智慧曾康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教授地方债的问题由来已久,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第35号公告显示,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到发展的进程来看,早在1979年,我国某些地方政府就进行了举债。然而,引起地方债急剧扩大的时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分税制改革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而事权的重心却在下移,由于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造成县级政府财力的紧张,这是形成县级地方债务的体制原因。时至今日,县级地方债务面宽、量大,已经严重影响着县级财政的运行机制,尽管总体上县级地方债可控,不少县级政府面临债务风险却是事实,如何化解县级地方债问题,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主要有:地方政府预算失控和投资过度;地方融资平台绕开监管大规模举债;地方债管理混乱无序;经济和社会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针对我国地方债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硬预算约束制度、推动市政债融资模式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